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佛山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20年)
佛山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09-2020年)1目录前言..........................................3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4第一节现状与基础..............................4第二节机遇与挑战..............................9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11第二节发展目标...............................13第三节产业定位...............................14第三章主体框架...............................15第一节主导制造业.............................16第二节新兴制造业.............................20第三节优势制造业.............................23第四节生产性服务业...........................26第五节生活性服务业...........................32第六节现代农业...............................34第七节企业发展...............................35第四章产业布局...............................36第一节空间布局...............................37第二节产业集中区建设.........................42第五章支撑体系...............................43第一节基础设施...............................432第二节自主创新...............................45第三节融资服务...............................46第四节人才资源...............................47第五节绿色生产...............................48第六节城市环境...............................50第六章主要措施...............................51第一节规划导向...............................51第二节政策引导...............................52第三节大项目带动.............................53第四节品牌提升...............................54第五节区域合作...............................55第六节统筹协调...............................56第七章十大工程...............................573前言现代产业体系指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自然生态健康、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佛山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实现从参与国际低端竞争向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历史性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佛山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编制,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佛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4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现状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佛山顺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内外源型经济,形成了制造业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专业镇与产业园区为载体的较有特色的产业体系,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性发展,为产业升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2.9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333.3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35%,2008年全国大中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11位。人均生产总值72975元(约合10423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4%。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佛山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逐步提升的趋势。1978年,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4.04亿元、6.54亿元、2.38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31.2∶50.5∶18.3。经过30年发展,第二产业实现长足发展,产业强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08年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5.17亿元、2842.81亿元、1395.32亿元,30年年均增长分别为5.0%、20.2%、18.1%,三大产业的比例变为2.2∶65.6∶32.2。经济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发展带动。5第二产业64.9%第三产业32.9%第一产业2.2%第二产业65.6%第三产业32.2%第一产业2.2%二、制造业实力雄厚。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11658.31亿元,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排第8位,较1978年增长849.73倍,年平均增长22.8%。工业呈现出适度重型化及高级化特征。2008年,轻重工业比例为46.64∶53.36,重工业的比重较1978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佛山已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十大优势行业,2008年,十大优势行业工业总产值9532.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9.35%。佛山优势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陶瓷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建筑陶瓷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0%,全球的30%;家电生产规模位居广东省首位;陶瓷机械总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木工机械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铝型材加工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光盘生产约占全国总量的25%。同时,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液晶显示器件、电子信息、汽车配件、节能光电、新材料等行第二产业50.5%第一产业31.2%第三产业18.3%专栏1佛山市生产总值构成图1978年2008年6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涌现了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37亿元,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19.19%。专栏2佛山市2008年工业结构图佛山市2008年工业结构图精细化工及医药行业6.3%家居用品制造行业2.8%其他行业10.6%电子信息行业5.7%食品饮料行业3.0%纺织服装行业7.6%陶瓷及其他建材行业8.5%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行业18.5%家用电器行业15.7%塑料制品行业5.4%机械装备行业15.9%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性服务业近几年快速发展,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升均比较明显。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建成了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物流交易配送中心,一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相继落户佛山。金融业发展提速,2008年,金融业实现产值97.68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0%,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初具雏形。会展业表现突出,家电、陶瓷等国际展会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专业市场的发展基础较好,陶瓷、不锈钢、家具、有色金属等专业市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商业零售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连锁经营企业相继在佛山设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相继挂牌成立,吸引了以7制造业为支撑的创意与设计企业和项目进驻。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了一批国家A级风景区和五星级酒店。总部经济、软件基地、科技创业园开始起步。四、民营经济迅速崛起。2008年,佛山民营、外资、国有经济的比重分别是60.2∶25.9∶13.9,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15.2个百分点中,民营经济拉动了9.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已成为佛山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截至2008年底,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登记数达29.76万户,占全部企业登记户数的92.3%。民营经济对工业的贡献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62.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2%。2008年,民营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07.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8.8%。五、集群发展特色鲜明。依托工业园和专业镇,形成了32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共有重点工业园区7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3个,省级产业基地6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37个,省级专业镇31个。西樵纺织、(丹灶)金沙小五金是国家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顺德家电、禅城陶瓷、大沥有色金属、狮山家电等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008年,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139.78亿元、工业增加值1243.53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4.1%和45.3%。六、自主创新能力增强。2008年,佛山荣获“创新型国家十强市”称号。全市现有各级工程中心458家,其中省级工程中心78家,市级工程中心138家;高新技术企业213家,其中8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企业46家;国家级、省级检测机构30个;产学研示范基地46个,引进高校驻佛山研究院18所、办事处21所。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共85.77亿元,比1994年的3.61亿元增长了24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省前列,参与制定并发布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现有中国驰名商标25件,中国名牌产品65个,总量位居全国同级城市前列。七、五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佛山城市发展定位的统领下,五区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禅城以“优二进三”为主线,大力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城市精品经济;南海实施“双轮驱动”和“东西板块”战略,汽配、智能家电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金融服务业异军突起;顺德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正在由“顺德制造”迈向“顺德创造”;高明以建设“新兴产业之城”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水实施“园区兴业、工业强区”战略,汽配、饮料、医疗器械、电子电器等产业聚集发展,生态休闲产业加快发展。此外,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提速,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较快,建立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基本建立起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城市功能得到完善,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9同时,佛山产业发展也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在整体产业中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过低,物流、会展、金融、设计、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服务支撑能力不强。二是制造业多数行业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大多数企业以低端的制造加工为主,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研发设计水平不高,多数产品的质量、品牌、技术含量和效益缺乏国际竞争力。三是缺少发挥杠杆作用的大项目。投资规模巨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很少,产业高级化后劲有待进一步强化。四是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市内东西部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受到行政辖区的制约。五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建设用地紧缺,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大气和内河治理仍需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第二节机遇与挑战佛山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
本文标题:佛山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20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0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