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0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三角函数(教案+习题+解析)
-1-专题复习——三角函数一、重点知识回顾1、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凡是与终边α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k·3600+α的形式,特例,终边在x轴上的角集合{α|α=k·1800,k∈Z},终边在y轴上的角集合{α|α=k·1800+900,k∈Z},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900,k∈Z}。在已知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大小时,通常先确定角的终边位置,然后再确定大小。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弧度和角度的换算;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弧度180,1801弧度,1弧度)180('1857⑵弧长公式:Rl;扇形面积公式:RlRS21212。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诱导公式:(1)三角函数定义:角中边上任意一点P为),(yx,设rOP||则:,cos,sinrxryxytan(2)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xxxxxtancossin;1cossin22(4)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1)和(差)角公式①;sincoscossin)sin(②;sinsincoscos)cos(③tantan1tantan)tan((2)二倍角公式二倍角公式:①cossin22sin;②2222sin211cos2sincos2cos;③2tan1tan22tan(3)经常使用的公式辅助角公式:22sincossin()abab(由,ab具体的值确定);-2-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象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及平移sinyx的对称轴是2xk()kZ,对称中心是(,0)k()kZ;cosyx的对称轴是xk()kZ,对称中心是(,0)2k()kZtanyx的对称中心是(,0)()2kkZ5、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⑴正弦定理RCcBbAa2sinsinsin(R2是ABC外接圆直径)⑵余弦定理:Abccbacos2222等三个;注:bcacbA2cos222等三个。Ⅱ。三角形面积公式:⑴))(21(,))()((sin2121cbapcpbpappCabahSABC;⑵内切圆半径r=cbaSABC2;外接圆直径2R=;sinsinsinCcBbAa二、考点剖析考点一:三角函数的概念【内容解读】三角函数的概念包括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任意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会由角的终边所经过点的坐标求该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学习中要正确区分象限角及它们的表示方法,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确定终边在各个象限的三角函数的符号。在弧度制下,计算扇形的面积和弧长比在角度制下计算更为方便、简洁。【命题规律】在高考中,主要考查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例1、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2),则tan2α的值为.解:222tan4tan2,tan2.11tan3点评:一个角的终边经过某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形,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求解,或者不画图形直接套用公式求解都可以。-3-考点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内容解读】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有平方关系和商数关系,用同角三角函数定义反复证明强化记忆,在解题时要注意22sincos1,这是一个隐含条件,在解题时要经常能想到它。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求解时,注意角所在象限,看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命题规律】在高考中,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结合坐标系分类讨论是关键。例2、若cos2sin5,则tan=()(A)21(B)2(C)21(D)2解:由cos2sin5可得:由cos52sin,又由22sincos1,可得:2sin+(52sin)2=1可得sin=-552,cos52sin=-55,所以,tan=cossin=2。点评:对于给出正弦与余弦的关系式的试题,要能想到隐含条件:22sincos1,与它联系成方程组,解方程组来求解。例3、是第四象限角,5tan12,则sin()A.15B.15C.513D.513解:由5tan12,所以,有1cossin125cossin22,是第四象限角,解得:sin513点评:由正切值求正弦值或余弦值,用到同角三角函数公式:cossintan,同样要能想到隐含条件:22sincos1。-4-考点三:诱导公式【内容解读】诱导公式用角度和弧度制表示都成立,记忆方法可以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变”与“不变”是相对于对偶关系的函数而言的,sinα与cosα对偶,“奇”、“偶”是对诱导公式中2k+α的整数k来讲的,象限指2k+α中,将α看作锐角时,2k+α所在象限,如将cos(23+α)写成cos(23+α),因为3是奇数,则“cos”变为对偶函数符号“sin”,又23+α看作第四象限角,cos(23+α)为“+”,所以有cos(23+α)=sinα。【命题规律】诱导公式的考查,一般是填空题或选择题,有时会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有些大题用到诱导公式。例4、sin330等于()A.32B.12C.12D.32例5、(2008浙江文)若2cos,53)2sin(则.解:由3sin()25可知,3cos5;而2237cos22cos12()1525。考点四: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内容解读】理解正、余弦函数在]0,2π],正切函数在(-2,2)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与最小值、周期性,图象与x轴的交点,会用五点法画函数sin()yAxxR,的图象,并理解它的性质:(1)函数图象在其对称轴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且相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的距离为其函数的半个周期;(2)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其对称中心,相邻两对称中心间的距离也是其函数的半个周期;(3)函数取最值的点与相邻的与x轴的交点间的距离为其函数的14个周期。注意函数图象平移的规律,是先平移再伸缩,还是先伸缩再平移。【命题规律】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图象的平移等,以选择题、解答题为主,难度以容易题、中档题为主。-5-例6、设5sin7a,2cos7b,2tan7c,则()A.abcB.acbC.bcaD.bac例7、函数ππlncos22yxx的图象是()解:lncos()22yxx是偶函数,可排除B、D,由cosx的值域可以确定.因此本题应选A.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图像识别,充分掌握偶函数的性质,余弦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另外,排除法,在复习时应引起重视,解选择题时,经常采用排除法。例8、把函数sin()yxxR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行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是()A.sin23yxxR,B.sin26xyxR,C.sin23yxxR,D.sin23yxxR,例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20[)(232cos(,xxy的图象和直线21y的交点个数是()(A)0(B)1(C)2(D)4.考点五:三角恒等变换【内容解读】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公式之间的规律,能用上述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注意三角恒等变换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如函数的周期性,三角函数与向量等内容。【命题规律】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恒等变换。题型主、客观题均有,近几年常yxπ2π2Oyxπ2π2Oyxπ2π2Oyxπ2π2OA.B.C.D.-6-有一道解答题,难度不大,属中档题。例10、已知函数xxxxfcossinsin3)(2(I)求函数)(xf的最小正周期;(II)求函数2,0)(xxf在的值域.解:xxxxfcossinsin3)(2xx2sin2122cos13232cos232sin21xx23)32sin(x(I)22T(II)∴20x∴34323x∴1)32sin(23x所以)(xf的值域为:232,3例11、已知向量a=(cos23x,sin23x),b=(2sin2cosxx,),且x∈[0,2].(1)求ba(2)设函数baxf)(+ba,求函数)(xf的最值及相应的x的值。例12、已知函数2()sin3sinsin()(0)2fxxxx的最小正周期为π.(Ⅰ)求ω的值;(Ⅱ)求函数f(x)在区间[0,23]上的取值范围.考点六:解三角形【内容解读】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问题。解三角形时,要灵活运用已知条件,根据正、余弦定理,列出方程,进而求解,最后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命题规律】本节是高考必考内容,重点为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考题灵活多样,近几年经常以解答题的形式来考查,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的试题,有一定的难度。例13、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10103cos,21tanBA(1)求tanC的值;(2)若⊿ABC最长的边为1,求b。-7-解:(1)310cos0,10BB锐角,且210sin1cos10BB,sin1tancos3BBB,11tantan23tantan()tan()1111tantan123ABCABABAB(2)由(1)知C为钝角,C是最大角,最大边为c=1,2tan1,135,sin2CCC,由正弦定理:sinsinbcBC得101sin510sin522cBbC。例14、如图,△ACD是等边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D交AC于E,AB=2。(1)求cos∠CBE的值;(2)求AE。四、方法总结与高考预测1.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基本策略。(1)注意隐含条件的应用:1=cos2x+sin2x。(2)角的配凑。α=(α+β)-β,β=2-2等。(3)升幂与降幂。主要用2倍角的余弦。(4)化弦(切)法,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5)引入辅助角。asinθ+bcosθ=22basin(θ+),这里辅助角所在象限由a、b的符号确定,角的值由tan=ab确定。2.证明三角等式的思路和方法。(1)思路:利用三角公式进行化名,化角,改变运算结构,使等式两边化为同一形式。(2)证明方法: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代换法、相消法、数学归纳法。EDCBA-8-3.高考考点分析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主要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内容按综合难度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诱导公式和倍角公式的简单运用,解决有关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问题。如判断符号、求值、求周期、判断奇偶性等。第二层次:三角函数公式变形中的某些常用技巧的运用。如辅助角公式、平方公式逆用、切弦互化等。第三层次:充分利用三角函数作为一
本文标题:2010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三角函数(教案+习题+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1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