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方红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要内容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二、途径1课程设置三、途径2课程标准四、途径3课程实施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改革的动因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严密的分科体系、高度统一封闭的教科书、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等。(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目标之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课程功能的转变传授知识需要注意的问题[1]新课程并不是要削弱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双基还是要坚持的,关键的是学生是如何获得双基的;[2]应使课程功能回归,起到的原本应有的育人作用。案例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能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交谈(语文标准);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标准);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标准);了解人体各系统生理保健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提高戒除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和远离毒品的自觉性(科学标准);目标之二重建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设,增加了可选择性2、课程综合化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综合化的目的是: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倾向3、课程的均衡性减少了课程门类小学阶段:低段5-6门;中高段8-9门初中阶段:9-13门调整了科目比重关系减少传统强势学科的课时比例,如语文从24%降至20%-22%;数学从16%降至13%-15%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收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自然责任感等培养有利的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6%-8%、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10%-12%目标之三密切课程内容与时代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不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重视将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而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事例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观察: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与其轻触的乒乓球会跳起来。了解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建筑物中是如何防治噪声的。目标之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保证其次,在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再者,提倡将学习过程应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重要的观点: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对学生终身的影响也有可能不同目标之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言语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分析和反思,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应将评价看成一个教育教学的基本反馈系统,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发展多样的评价工具。“价值多元、民主参与、尊重差异、促进发展”应是评价和考试改革的基本准则。目标之五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管理模式的演进“国家”权力模式(1977-1985年)“国家+地方”模式(1985-1999年)“国家+地方+学校”模式(1999年-)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必将对我国课程建设的民主化、科学性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实施二、途径1课程设置本次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九年一贯整体设置的。1、根据教育部的总体意见,省教育厅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提供了课程安排表。[1]发挥我省的优势,全面开设综合课程[2]3年级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我省实际,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单独设科[3]传统的班队活动、课外活动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或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课时中[4]各地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课时比例,对课时安排进行局部调整。但应确保各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科课时比例不超限,周活动总量不突破2、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要与不同特点,使教育既能促进国民共同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特征:地域性、时代性、实践性、选择性等根据《纲要》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规划本省地方课程并组织实施。2003年69号文《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1]浙江省地方课程的开发拟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创造精神、社会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设置“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两类。[2]“通用课程”是指在省内中小学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以“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相应的地方课程(通用内容)课程标准,分模块设置,共14个模块,又可分成两类。A类:国家要求进行的各类专项教育(1)安全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3)体育与健康教育(4)公民道德教育(5)性健康教育(6)环境教育(7)国防教育(8)民族教育(9)法制教育(10)禁毒以及预防艾滋病教育B类: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的教育(11)经济常识(12)医药卫生(13)现代科技(14)理财教育[3]“专题课程”是指在通用课程的基础上,围绕特定教育内容和要求而进行教学的地方课程。它应充分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4]地方课程的管理。采用立项、审定制,各地可向省教育厅申请立项,通过立项审查后,才能编制;教科书在通过审定后方可使用。专题课程建设应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等。学校课程[1]学校课程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的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2]学校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最大发展为根本目的的。[3]学校课程的基本定位课程目标: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独特性和实效性。课程内容:一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和调整;二是挖掘学校自身和周边环境、社区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特色的内容。课程形态:显性的或隐性的;预成的或生成的。课程呈现:课程不等于教科书,学校课程一般不提倡编制文字的教科书;应以专题为主、以活动性教育为主、以个性化为主。课程使用:应在本校内使用。[4]学校课程的管理学校负责开发,教师是开发主体需向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和方案,经核准后开发报告和评估制度教学时间不少于“地方与学校课程”的1/3时间三、途径2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性质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一定学段的学科课程水平和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学科课程标准是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所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2、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区别[1]课程标准关注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进行描述;教学大纲关注对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定。[2]课程标准是所有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则是学生应达到的最高要求。[3]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控制严格的、硬性的,限制得比较死。3、各类课程标准[1]国家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引课程指引,如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过程模式(theprocessmodel)的课程类型,其基本特征是不以事先确定好的、由仔细分解一般目的而得出的目标系统作为课程编制的依据,而是关注整个课程(包括教学)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2]地方课程的课程标准如通用部分的课程标准,各专题课程的课程标准[3]学校课程的课程标准多数学校课程属于过程模式的课程,因此,往往应是具有课程标准或指引而无具体文字教科书的。四、途径3课程实施包括:1、教科书的编制2、教学实施3、课程评价4、教师培训5、资源建设1、教学实施与教学改革新课程的深刻变革,要求教学在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教学改革。[1]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的改革的困难和阻力主要来自旧观念的束缚新课程需要重新树立教学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对教师的培训应充分重视教育观的改变,不能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观念的转变更多地发生在教师教学实践过程[2]大力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过于依赖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处理好一些关系,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学民主与遵守纪律的关系气氛活跃与思维活跃的关系活动体验与接受学习的关系[3]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制度创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应及时梳理教学管理制度,剔除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制度规定应建立教学工作评价管理的新制度2、课程评价[1]传统的评价已经成为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急需活动突破评价的定位评价的过程评价的作用评价的工具评价信息的使用[2]应高度关注高利害关系的考试改革传统初中入学考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应进行必要的改革[3]高中入学制度的改革要改变以考试成简单相加的方式的高中录取制度,探讨建立以多种方式录取新生的制度[4]评价改革需要以审慎但积极的态度推进,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艰苦扎实的工作我们拥有深厚的根基,更有前十余年课程改革的时间基础,整体教学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再有国
本文标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2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