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诗歌的分类(用于初一到初三)
1诗歌的分类一、按表达方式分依据诗歌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可以把诗歌大致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1、抒情诗:以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被激发起来的感情为主。在抒情诗中,诗人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某种事件或景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融情入景,或借古咏怀,或托物言志。抒情诗是一种最个性化的艺术。诗人往往就是抒情诗的主人公,诗人的感情往往决定着诗的格调,诗人的人品往往决定着他的诗品。2、叙事诗:则客观地描述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中国是一个诗国,但数量庞大、最为发达的是抒情诗。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作品几乎屈指可数,比如我们熟知的叙事诗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长恨歌》等寥寥几首。二、按表现形式分(体裁)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形成于唐代)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A、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雀楼》)B、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律诗】:A、五言律诗(杜甫《春望》)B、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按内容分(题材)不同类别的诗歌,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有着一定的不同。1、叙事诗叙事诗以写事记人为主。一类着重写事,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2慨,或怀亲、或思乡、或赠友,如《月夜》、《过故人庄》。一类着重记人,在人物命运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孔雀东南飞》。鉴赏叙事类诗歌,一要能够分析出事件的概况、来龙去脉;二要能够读出诗歌所塑造人物的性格、思想、命运等(如同情百姓、关心民生疾苦等);三要能够口味出事件的意义以及寄托在事件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应邀赴乡村老朋友家喝酒,从“应邀出发”到“村外之景”到“进屋喝酒”再到“依依惜别”,一一叙来,把诗人一路的所见所闻尽收笔底。简单的故事情节蕴含着主客两人的深厚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进屋后坐在已经打开了窗户的廊下,面对着屋前的大场院,相互敬酒,闲聊着今年庄稼的大好长势。临走时还约定到了秋天重阳节,我还到你这边来赏菊花。闲适的农家生活、朴素的农家真情,构成了孟浩然笔下的美好田园,反映出诗人热爱农居生活的思想感情。2.写景诗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写景诗多歌咏山水名胜,描写山水田园的旖旎、边塞风光的苍莽、风花雪月的绮丽等,如柳宗元的《江雪》、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山居秋暝》。写景诗在艺术上往往塑造形象,或勾勒意境,或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阅读写景诗,首先要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分析所绘景物的变化(如远近、高低、动静、虚实、正侧等);其次要理解凝聚在景物描写中的作者的主观情感(有的积极乐观,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向往理想生活、渴望建功立业;有的消极悲观,如隐逸山林、怀才不遇、落寞悲伤等);最后要品味出诗歌的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是意境的主要特征)。3.友情送别诗(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中国人重视友道、友情的传统源远流长地,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表达友情、描写送别的诗词)友情送别诗在内容上多写羁旅的愁思、离别的伤感、亲友的怀念等。如柳永的《雨霖铃》、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与《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是依依不舍的留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别董大》则定出了情深意长的勉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则是坦陈心志的告白。友情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多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写法。4.爱国怀乡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爱国怀乡诗就是以表达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为主的诗歌。如《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又如李白的《静夜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爱国怀乡诗在艺术手法上也多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写法,有时也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35.咏物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是指以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或无生命的物体(如“石”)、现象(如“云”)为歌咏对象的诗歌。与一般写景诗不同,咏物诗中的“物”通常是以自然界中的某一物(两物以上的咏物诗极少见)为集中表现对象,通过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刻画,有所寄寓,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情感、精神、品质或理想)。咏物诗多写盛衰的感慨、离乱的痛苦、人间的世象等,名为咏物,实为咏人,托物以言志,以物喻人、寓理于物,是咏物诗的一般特点。比如李纲《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诗歌表现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品格。名为写牛,其实是写诗人自己。又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黄巢的《菊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也有纯写物象,没有寄托的,如贺知章的《咏柳》。阅读咏物诗应从物象的特点出发,把握作者的心志,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6.咏史怀古诗是一种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一般地说,诗歌题目中含有“览古”、“怀古”、“咏史”等字样的,都是属于这类诗歌,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当然,判断咏史怀古诗的基本依据,主要是看诗歌内容。咏史怀古诗多写山河沦丧的悲苦、仕途失意的苦闷、借古讽今的情怀等。咏史怀古诗虽然歌咏的是古人古事古迹,但诗人的落脚点却都在“今”。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受现实触动、有感而发的,是诗人用曲折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它或者借助对历史人物的追慕和赞赏,表达诗人的理想和向往;或者是借助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说,表明自己的政治信念;或者是借助对历史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因此,托古讽今,借古鉴今,怀古伤今,咏史抒怀,才是诗人的用意所在。多用今昔对比、借古讽今、抒发幽愤的写法。从表达方式上说,咏史怀古诗一般集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于一体,这决定了咏史怀古诗在形象性方面往往不如写景一类的诗歌那样鲜明。阅读咏史怀古诗,一是要了解诗歌所咏的古人古事古迹,二是要了解诗人的现实处境或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三是要进一步揣摩出作者在咏叹古人古事古迹背后所抒发的对现实的感慨。7.边塞征战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塞诗是指以反映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将士的精神风貌。具体地说,边塞诗在内容和思想上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辞辛劳、保卫边疆的战斗精神,抒发建功立业的愿望;反映战士们怀土思乡的离愁,揭露将士之间苦乐悬殊的不合理现象,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等。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盛唐边塞诗(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大都表现得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边塞诗(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4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边塞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边塞诗在艺术上,或借景抒情,或借古讽今,或叙议结合,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见长。8.山水田园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是指以山水风光、田园景色以及乡村生活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诗歌。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曹操的《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田园诗则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代表,开创了通过描写田园自然风光以表达恬淡情怀的诗歌流派。一般地说,田园诗人都以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及乡村生活为诗歌的表现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回归自然和恬静古朴生活的向往,并由此折射出诗人不慕名利的旷达心境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懑心情。在艺术手法上,崇尚平淡充实,追求朴素自然。阅读山水田园诗,一要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切景语于皆情语。”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从而使诗歌产生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感,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这些从每一个画面中都渗透出来了。],二要体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要体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尤其一些纯粹的写景的山水田园小诗。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色彩丰富,诗情活泼,意象飞动,表面看好似单纯写景叙事,实则抒发了作者的心情。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我们直接感受的是作者对山河的热爱,再深一层,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我们还能体会到作者的这首即景之作,实则包含着一种对万象更新的企盼和欢悦。],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绘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等。]9.宫怨诗和闺怨诗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从内容上看,两类诗都少不得一个“怨”字,集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皇权至上、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和古代女性对待婚姻问题的种种复杂心态。“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李商隐《宫词》),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君恩无常”是古代宫女忧怨之情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太5行路》),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男尊女卑”是古代民间女子多生忧怨之情的重要原因。男尊女卑的现实使许多夫游在外的妇女和尚未婚嫁的姑娘对自己的丈夫和情人也往往忧心忡忡。商妇的闺怨诗,其抒情主人公忧怨的焦点则在于丈夫的重利轻别、约而无信上。从创作特色上说,古代宫怨诗和闺怨诗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情。一是浓重的感伤色调。二是细腻的心理描写。三是恰切的比兴衬托。四是不
本文标题:诗歌的分类(用于初一到初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3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