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校园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课件)
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培训专题之五:校园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殷剑平【序言】●近年来,包括意外伤害、学生自杀、校园暴力、师生冲突、家校冲突,以及波及到校园内的社会危机等的校园危机事件对于中小学来说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话题,尤其是今年3~4月间全国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校园恶性事件。(资料链接)近期校园的恶性事件频发“3·19”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然而,就在这个日子不久,3月23日--5月12日40天之内,全国发生六起严重校园伤害事件:▲3月23日早晨,福建南平一名疑患精神病男子郑民生在南平实验小学校门口挥刀乱捅,至少造成小学生8人死亡、5名重伤,制造南平惨案。4月28日上午9时,郑民生被执行枪决。▲4月12日16时30分左右,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一起凶杀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小学生▲4月28日15时左右,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1名教师,有一名学生逃跑中受伤。▲4月29日上午,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持刀行凶事件。事件中受伤的人员一共为32名,其中学生29名,教师2名,保安1名。▲4月30日上午,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5月12日8时左右,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民营)发生一起凶杀案。犯罪嫌疑人吴焕民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5男2女)和1名教师死亡,另有11名学生和1名成人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重。●校园安全事件已成为国家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将校园安全作为各级政府、学校和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一般来说,重大灾难(自然灾害性事件、社会事故灾难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也会给人们带来长期持久的心理损害。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灾难发生后,及时接受心理干预的人比末接受心理千预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整的能力、情绪自控的水平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心理康复的周期更短,效果更好。●作为学校心理辅导员(咨询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本专题重点学习的内容:1、几个概念的界定2、引起校园心理危机的重大事件3、危机事件发生后典型的应激反应4、心理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5、创伤后应激障碍(PESD)及症状6、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宏观策略7、具体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8、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9、心理辅导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10、心理辅导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途径11、心理辅导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常用的技术方法12、班主任心理危机干预策略13、家庭心理危机干预策略14、心理危机干预工具的开发15、综合练习一、几个概念的界定1、“危机”▲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所遇到的无法按照通常方法应对的、紧急的严重事件,通常具有危险性、突发性、毁灭性和不可抗拒性,可以在人所生活的所有范畴和所有时间发生。2、“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又称创伤事件,是指那些危及生命、出乎意料的、让当事人无能为力的一些负性的重大事件,是一种境遇性的危机。3、“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时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容易导致个人认知、情感或行为方面的功能严重失调。处于危机状态的人容易诱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或发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的行为。4、“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这些人或人群平衡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简言之:为处在危机事件中并产生心理失衡状态的当事人或人群(以及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人群)提供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援助称为心理危机干预。5、“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建立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基础上的心理危机干预。二、引起校园心理危机的重大事件1、自然灾害性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主要包括地震、海啸、山洪、泥石流、台风、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通常是不可抗拒的、突发性的,它不仅会在短肘间内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会给人们产生极其强烈的心理冲击。如果这种灾害是直接发生在学校校园,其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发展将会产生无法估计的短时间的和长时间的负面影响。2、社会恶性犯罪事件▲社会上的各种恶性犯罪事件通常不会对学校成员产正直接的、严重的影响,因为学校的校园相对封闭,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凶杀、爆炸、绑架、恐怖袭击等社会安全事件与学校成员相关或直接在校园里发生,这类事件中的主要受害者是学校成员,就会在整个校园引起巨大的恐慌和心理危机。3、社会重大灾难事件▲这类事件包括社会上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卫生(食品)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建筑物倒塌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大型集会管理事故等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恶性伤害事故,而这些事故又同时大面积地影响到校园内的各种成员。4、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这类事件包括校园内师生之间可能发生的暴力冲突事件、校园运动伤害事件、与性相关的伤害事件、学生同伴间可能发生的敲诈勒索事件等。在这些校园伤害事件中,在心理上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事件的当事人,其次就是当事人的朋友和同学。5、校园内发生的自虐、自残、自杀等事件▲这类危机事件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人员中可能出现的自我虐待、自我伤害或轻生自杀等对青少年和儿童成长会形成负面心理影响的恶性事件。三、危机事件发生后典型的应激反应▲应激又称为紧张状态,当人的肌体在遭遇各种强烈的、有危险的刺激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会立刻大幅度增加,超过平时的一般生理水平;由此引起肌体产生各种适应性、抵抗性变化状态,这种肌体功能变化状态称为应激或紧张状态。▲应激反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它能够增强肌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抵抗力,减轻肌体所受的损害。▲应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警戒反应阶段、防御抵抗阶段、无助疲惫阶段。1、警戒反应阶段▲警戒反应是应激反应的最初阶段,伴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皮肤温度下降、血糖升高等。同时伴有一系列心理变化,如紧张、恐惧、愤怒、悲伤、思维狭隘、缺乏自信心等。2、防御抵抗阶段▲防御抵抗是应激反应的第二阶段,此时全身所有的机能都调动起来,应付当前的应激状态。此阶段会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能量。3、无助疲惫阶段▲如果防御抵抗失败,则进入最后的无助疲惫阶段,此阶段若调理不好易引起生理疾病,若个体承受能力脆弱,可能引起心理和行为异常。四、心理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心理学研究发现,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人们的心理反应通常会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即冲击阶段、防御阶段、解决阶段和成长阶段。1、冲击阶段:事件发生时会给当事人以巨大的冲击力,人们会突然感觉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2、防御阶段:人类在应对无法预料的、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危机事件时的本能行为就是在“逃避一拼搏”之间做选择。当人们发现无法以自己的力量来抗衡时,人们就会选择“逃避”。逃避之后,人们会在心理上努力恢复平静,控制自我的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知功能,当危机事件的冲击超出了个体的承受能力时,人们通常就会采取否认、合理化等应对反应。3、解决阶段:解决阶段通常是在危机事件警报解除,人们离开危机事件现场后开始。当回到日常的生活环境后,人们会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努力寻求各种资源来设法解决问题。如果一切顺利,人们的焦虑就开始减轻,自信增加,各种社会功能得到恢复。4、成长阶段:在经历了危机事件之后,如果我们能很好地重新认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重新体验和反思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就会变得更成熟,获得更多的、更有效的应对危机事件的技巧,所谓“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危机”=危险+机遇)五、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症状▲个体在经历了灾难性的创伤事件后所出现的各种身心综合反应称为创伤后应激反应,各种反应症状综合起来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1、侵人性的回忆和反复出现的噩梦,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总是难以控制的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各种场景及当时的情绪,表现出一系列特征形状,如驱之不去的闯人性回忆、频频出现的痛苦梦境等,仿佛完全处于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境,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强烈的精神痛苦和生理反应。2、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情感麻木并且兴趣降低。回避的对象不仅限于具体的场景与情境,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及话题,患者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有关的交谈。对创伤性事件的某些重要方面失去记忆也被视为回避的表现之一。在行为回避的同时,情感回避——心理麻木,情感麻痹,整体上给人以木然、淡然的感觉,如:失去亲人后,表现麻木,没有强烈的痛苦,甚至一滴眼泪都不掉,从心理角度讲,处于情感隔离状态,对健康不利,悲伤的情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泄渠道,否则会引起更多的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另外,自己感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情发生兴趣,对过去热衷的活动同样没有兴趣,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格格不入,似乎对什么都无动于衷,难以体验各种细腻的情感,对未来心灰意懒,轻则抱听天由命的态度,严重时可能万念俱灰,以致自杀。3、持续性的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如难以入睡或者不能安眠、警觉性过高,容易受惊吓,无法专心做事等。大多数一年可以恢复。少数数年不愈,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他们受到的伤害。▲确认创伤后应激障碍,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持续性出现创伤体验;二是持续性回避现实,并在整体上情感反应麻木;三是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注意】创伤后应激障碍不是学校心理辅导员干预的对象,应尽早发现和筛查,及时转介。六、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宏观策略(资料链接)浅论学校公共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的构建殷剑平内容摘要:乌鲁木齐“7·5事件”给学校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必须建立和完善学校公共心理危机干预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心理危机事件。公共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的内容包括:成立突发公共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建突发公共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团队、制订突发公共心理危机处置预案、收集与公共心理危机相关的技术资料、协调与其它干预手段之间的关系、提高专家团队的素质、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发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工具。关键词:公共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乌鲁木齐“7·5事件”给学校工作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仅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7·5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是,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一般心理问题的预防,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共心理危机干预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心理危机事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学校都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具有防范心理危机加深和蔓延的能力。一、建立公共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的必要性(一)学生公共心理危机的特点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学生在面对灾难性事件时由于无法应对而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灾难性事件可能只是对个人造成威胁,如父母下岗失业或离异、本人遭遇车祸、疾病缠身、恋爱受挫、面临处分、重大考试失败等,称为个体心理危机;如果灾难性事件对群体构成威胁,如地震、水灾、疾病流行、暴力恐怖事件等,称为群体心理危机或公共心理危机。公共心理危机具有三个特点:1、突如其来2、涉及面广3、后果严重所以,当公共心理危机爆发时,学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应激预案,防止危机的蔓延,这就需要建立公共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二)心理问题发展的规律健康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如果在短期内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程度加深是必然的趋势。心理问题所持续的时间是临床心理医学诊断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公共心理危机爆发时,为防止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一般心理问题向严重心理问题转化,必须依赖于学校公共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三)“7·5事件”的教训乌鲁木齐“7·5”
本文标题:校园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66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