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历次大部制改革及其影响
历次大部制改革及其影响班级:基层行政管理班姓名:胡文训学号:3100310044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进行了七次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或者称“大部制改革”。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改革开放后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就其内容和影响展开论述和分析。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大部制”改革)、职能转变、人员减少、部门减少目录绪论…………………………………………………1一、1982年改革…………………………………………1二、1988年改革…………………………………………6三、1993年改革…………………………………………7四、1998年改革…………………………………………9五、2003年改革…………………………………………10六、2008年改革…………………………………………11七、2013年改革…………………………………………12结束语……………………………………………………14参考文献…………………………………………………15绪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做了不懈的努力,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政府机构,为了管理的需要,几乎处于臃肿的状态,对此,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共进行了数次的“大部制改革”。所谓“大部制”改革,就是政府把那些职能相近、管理权限相同的部门合并成一个大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2008年、2013年进行了七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一、1982年机构改革着力点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再次背景下,1982年第一次大部制改革由此展开,此次改革历史三年之久,首先从国务院开始,自上而下,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此次改革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以精兵简政为原则。1981年,国务院的部门达到了100个,处于建国以来最多的时期。此时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国务院如此多的部门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在1981年十二月的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提出改革。先行改革的有十二个部门,他们分别是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粮食部、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化学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以后其他的部门陆续进行。这次改革,国务院部门由原来的100个减少到了61个,与之配套的省级部门由原来的60个减少到了30多个。县级部门由原来的40个减少到了25个左右。此外,人员也大幅减少,国务院的人员由原来的5.1万人减少到了三万人,而省级部门的人员则从18万减少到12万左右。县级部门由于涉及面太广,没有具体的数字,大约较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除此之外,干部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平均年龄降低了5岁左右。而且领导岗位也减少了很多,副职人员大幅减少,并且也废除了领导终身制这一制度,实现了突破。此次的改革,进行的规模非常之大,范围也非常之广,涉及到了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很好地起到了精兵简政的作用,这次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进行,很好的配合了改革开放这一政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这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农村,并没有触动体制的根本,总的来说,这次改革进行的并不很彻底。二、1988年的大部制改革,关键点是转变政府的职能。由于1982年的改革并没有触动体制的根本,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改变,也正因为如此,改革不久,政府的规模有臃肿了起来,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决定再次进行改革。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此次机构改革由此开始。此次改革的方案主要是:撤消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消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撤消国家物资局,组建物资部;撤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建建设部;撤消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消水利电力部,组建水利部;撤消隶属于原国家经委的国家计量局和国家标准局以及原国家经委质量局,设立国家技术监督局。通过此次改革,国务院部门减少了四个,由原来的45减少到了41个;直属机构和非常设机构分别由原来的22个和75个减少到19个和44个,人员则共减少9700个。但是由于此后的经济过热,人员有膨胀了起来。三、1993年大部制改革,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992年,中国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原来的体制改革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尤其是建设是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此背景下,1993年,国务院再次启动了改革。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的改革方案,由此,改革正式开始。此次改革的方案主要是:撤销能源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物资部等7个部,新组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国内贸易部,更名1个(对外经济贸易部)。其中,航空航天工业部改为航空工业总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轻工业部改为中国轻工总会;纺织工业部改为中国纺织总会;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撤销能源部,分别组建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撤销机械电子工业部,分别组建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撤销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改革后,国务院的部门由原来的86减少到了59个,总共减少了27个,人员则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至此,中央的改革基本完成。为了配合中央的改革,是地方政府有与中央政府配套的机构,此后三年,地方政府开始了其大规模的改革。与中央政府改革不同的是,地方政府的改革则侧重于转变政府的职能。其宗旨主要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把原来属于企业的经营权交给企业;把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任务还给市场,由市场和市场主体来进行基础性配置。除此之外,另一个改革的重点是事业单位的改革。一方面,把事业单位和政府进行分离,扩大事业单位的自主权,把一些本不属于政府管理职能的部门,转变成事业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另一方面,也好做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此次地方政府的改革共历时三年,1997年左右结束。这次改革的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改革。因此,这次改革的目的很明确,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却不是很清晰。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盲目性较大,撤掉了1988年建立的能源部,改成了电力部和煤炭部,除此之外,1988年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组建了机械电子部,但是此次改革又将其分成了机械部和电子部。让人感觉到,目的很明确,但目标不清晰,目的和目标背道而驰。但总体上来说达到了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效果和宗旨。四、1998年的改革重点是消除政企不分的体制基础经历了1992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政府的职能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政企不分的体制仍然保留了下来,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再次进行改革,重点是消除政企不分的体制基础。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由此,这次改革拉开了序幕。此次改革的方案为:撤销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邮电部、劳动部、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此外,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科学技术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此后数年,各地方政府和党政机关都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革,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部门共减少了十一个,由原来的40个,减少到了29个。人员方面,全国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共精简人员约115万。这次改革几乎撤销了所有的经济专业部门,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如:撤消了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10个直接管理企业的部门,这十个行业的企业的经营权回归了企业本身。经济专业部门管理企业的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这次的改革撤消了这些部门,也就消除了政企不分的体制基础。此次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明确了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职能和责任,企业掌握了自主经营权,活力和潜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也明确了自身的职责权限和企业之间的职责分工,完善了行政运行体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五、2003年改革,主要任务是建立规范、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公开透明的政府,在次背景下,2003年,国务院启动了第五次大部制改革。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改革方案,由此,第五次大部制改革开始了。改革方案为:设立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局,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撤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改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8个。2003年的改革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史上的一次转折。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理念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十七大上,党中央提出“要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思想。此次改革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以后的两次改革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方向。六、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改革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1992年中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于建立公正、透明、协调、高效、廉洁的政府的要求更加强烈。政府角色的需要重新定位,政府既要有宏观调控的职能,更要有为市场服务的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发展服务型政府,而不是全能型政府,是此次改革的重点。改革任务: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实行大部制管理,调配和转变实施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整合和配置能源及环境管理的机构,整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及交通运输行业部门,并完善其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改革方案:组建国家能源局、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交通运输部、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环境保护部、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经过此次改革和调整,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得到了完善。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的管理、药品和住房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政府着眼于民生的改善,同时也突出和加强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七、2013年政府机构改革改革背景: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也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启动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以下为现在保留的部委: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
本文标题:历次大部制改革及其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7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