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商洛市主要农产品十二五区域布局规划
商洛市主要农产品十二五区域布局规划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打造优质绿色食品基地,促进“三化同步”,推动商洛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依据《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一、搞好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战略思想。这是“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谋划农业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的重要原则,是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体现。我市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突破,就必须从搞好农产品区域布局入手,把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适度规模和产业化转变。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搞好全市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先把优势区域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从而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我市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我市农民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0%左右,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区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业主产区。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提高主产区和优势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带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四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速推进时期,我市农民人均耕地刚性减少和农产品需求增长矛盾加剧,要确保主要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必须推进农产品区域布局,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整合涉农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改进种植业耕作手段,配套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提高全市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推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及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要求出发,以保障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的,按照“区域化布局、园区化承载、产业化推进、市场化开发”的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强宏观指导,实施政策倾斜,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商洛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产业带和示范园区(基地),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提高我市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既要立足市内省内市场,也要考虑国内国际市场;既要瞄准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要立足多样化、优质化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和产业区域,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坚持产业整体开发原则。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立足于打造名牌产品,构建优势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对优势农产品扶优扶强,不搞面面俱到;对优势产区优中选优,不搞到处布点;对投资项目突出重点,不搞全面开花。坚持科技引领原则。注重农业气象区划等成果的应用,注重与各地实际的结合,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原则。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积极示范引导,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主产区特别是示范园区(基地)要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法人独立生产经营。(三)发展目标经过5年努力,优先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农产品,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省内知名的优势产业带和示范园区,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大宗及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通过更长时间的努力,构筑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布局,推动主导产业更趋明晰,主产区和优势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主要农产品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三、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一)确定主要农产品的原则1、生活必需,消费需求量大,能够保障有效供给的“米袋子”产品。主要是小麦、玉米、马铃薯3个品种。2、具有鲜明区域特色、比较优势明显、增收作用突出、竞争力较强及市场潜力较大的优势农产品。即“菜篮子”和“钱袋子”产品。主要是设施蔬菜、核桃、中药材、茶叶、烤烟、蚕桑、油料、魔芋、水杂果、花卉等10种经济作物。(二)确定农产品主产区和优势区的主要依据一是资源条件好。自然条件为该种农产品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具有生产传统、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二是生产规模大。能够集中连片生产,一般应在2万亩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区域内商品总量在全市占有重要份额。三是市场区位优。市场目标明确,流通渠道畅通,运销便捷,对产业发展带动力强。四是产业化基础强。除粮食作物外,产品的生产、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有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基础。五是环境质量佳。具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三)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及优势区区域布局按照“稳粮、扩经”的总体要求,推动粮食向主产区集中,通过“压麦扩薯”优化粮食内部结构和高产创建提高单产等途径,在粮食总产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腾出更多的空间发展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加快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市确定13种作物,规划主产区和优势区面积264万亩,示范园区(基地)28个82.1万亩。其中:规划粮食作物3个,主产区(小麦为高产园区)面积180万亩,示范园区(基地)6个50万亩,春玉米60万亩为套种;区域特色经济作物10个,优势产区面积84万亩,示范园区(基地)22个32.1万亩。到2015年,粮经比由“十一五”末的75:25调整到60:40。我市马铃薯主要为菜用,若计入经济作物,则粮经比可达40:60,种植业结构更趋合理。市上重点抓好马铃薯、设施蔬菜、核桃和中药材4大产业。各县区在抓好市级重点产业的同时,重点抓好2-3个县域主导产业,并根据各自实际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1、马铃薯。突出秦岭南麓马铃薯产业带和南部冬播马铃薯产业带。主产区面积扩大到80万亩,力争达到100万亩,分布于7县区。市上集中力量抓好30万亩的马铃薯—春玉米间套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我市马铃薯上市早、适宜菜用的优势,大力实施“压麦扩薯”战略,以马铃薯高产创建为平台,形成优势产业,打造马铃薯优势产业品牌。坚持科技带动战略,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整市推进工程,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全面推广地膜覆盖、规范间套、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等关键技术,在主产区积极组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以湖北、河南和西安等地市场为重点,不断拓展销售渠道,积极扶持马铃薯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把我市建成百万亩马铃薯产业大市,形成北有榆林、南有商洛的产业格局。发展目标:到2015年,马铃薯主产区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单产1500公斤以上,总产鲜薯150万吨,年总产值20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2、玉米。主要布局在北部海拔900米以上春玉米间套区,主产区面积稳定在60万亩,集中在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5县区。主攻方向:以高寒区地膜玉米间套马铃薯、中温区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小麦间套玉米为主要模式,加快引进示范推广区域性中晚熟杂交良种,推广普及配方施肥技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发展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增强主产区玉米转化加工能力。发展目标:到2015年,玉米主产区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单产500公斤以上,总产30万吨,年总产值6亿元以上,马铃薯玉米间套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整体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增加。3、小麦。主要布局在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5县区的河谷川塬地带。持续压缩播种面积,重点抓好5个共20万亩的高产创建示范园区。主攻方向:以满足自给为目标,大力压缩低产区面积,坚持品质优先原则,加强区域性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繁育与推广,加大小麦机械播种和收获,推行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普及配方施肥技术,实现节本增效。发展目标:到2015年,20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园区间套田单产300公斤,纯种田单产450公斤,带动全市小麦单产提高,总产保持15万吨,保障群众基本口粮需求。4、设施蔬菜。在县、区和重点镇周围发展设施蔬菜5万亩,建成商州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主攻方向:设施蔬菜以提高自给率、保障中心城市“菜篮子”需求为目标,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做大做强商州绿色蔬菜基地和品牌,以大拱棚、春提前、秋延后反季生产、精细菜生产为主,县区适度发展日光温室,积极发展设施瓜果,大力推行集约化育苗;推广“专业化种植+合作社经营”模式,鼓励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高标准的设施蔬菜示范园、示范乡镇,积极培育品牌。发展目标:到2015年,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5万亩,增加蔬菜供应能力25万吨,反季节蔬菜自给率提高到70%,总产值超过5亿元,促进菜农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基本满足市区及县城精细菜和反季节蔬菜的供应,解决市区及县城居民吃菜依靠外调和“吃菜贵”问题。5、核桃。以商州、洛南、丹凤、山阳4县区为重点发展良种核桃标准化建园,面积20万亩,示范园区4个共10万亩。主攻方向:按照“区域化布局、园区化承载、品种化栽植、批量化生产”原则,以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山阳县为重点,着力打造洛河流域川塬丘陵区、丹江流域川道坡塬区及金钱河、银花河流域浅山区3大优势产区。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面积推广良种规模建园,以辽核、香玲、中林3大早实品系为主,加强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大力实施商洛《核桃标准综合体》,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质量;加快“商洛核桃”地理标志认证,以核桃节和旅游节为平台,发挥“中国核桃之都”的效应,着力把商洛核桃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加快企业整合,积极开发核桃系列产品,培育年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提高加工增值能力。发展目标:到2015年,良种核桃标准化建园达到20万亩,占全市核桃总面积的7%,亩产值4000元,力争基地镇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3000元,户均核桃收入9000元,园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5000元,使核桃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6、中药材。以商州、洛南、丹凤、山阳为重点,耕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发展到17万亩,示范园区4个共6万亩。主攻方向:以丹参、桔梗、黄芩、金银花等品种为主,建立道地中药材规范化基地,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农户”模式,着力打造西部现代中药基地和“五大商药”品牌,做强现代中药产业,争取两个以上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发展目标:到2015年,耕地规范化种植面积发展到17万亩,年产值5亿元,药农中药材收入达到年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7、茶叶。全市耕地优势区发展到7万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3个共3万亩。主攻方向:以绿色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主攻新建纯种茶园和低产园改造,加快良种无性系繁育体系建设,重视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建设,推广优良品种无性系种苗、机械化修剪、采集、清洁化加工等关键技术,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推进品牌整合,积极拓展市场,加快提高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发展目标:到2015年,耕地优势区发展到7万亩,力争占全市茶叶总面积25%左右,优势区茶叶产值占全市茶叶总产值的40%以上,优势区群众茶叶年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烤烟。全市烤烟优势区面积发展到12万亩,建成全国知名卷烟品牌原料基地单元6个,示范园区2个共4万亩。主攻方向: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提高烟叶产量和上等烟比例为目标,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采取“公司+基地+生产合
本文标题:商洛市主要农产品十二五区域布局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