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综合素质---作文部分
综合素质作文部分卷面分150分,作文占50分,拿90多分基本上是能保过了。一篇作文小学,幼儿基本上不少于800字,中学不少于1000字。具体还要看试卷上的要求。以教师的眼光来写作文,一方面在测试同学的写作表达,思维逻辑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测试同学掌握了多少教师的理念和教育学的知识。一、将教育观与写作相结合(一)运用教育观准确抓住作文的立意在教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当中,大多考生都对教育相关的理论、观点、职业道德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背记了不少内容。其实,这些知识点不止能应对与教育理论有关的选择题、问答题,还能在写作中派上用场。综合历年综合素质写作主题来看,除了考查人生观,如:2013上半年(小学)主题是“人生挫折”,(幼儿)主题是成长;最主要的是考查教育观,如:2013下半年(中小幼)主题是学高与身正;2013上半年(中学)主题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哈里总统的母亲不仅为总统儿子骄傲,也为挖土豆的儿子自豪);2012下半年(中学)主题是发现人才(戴维最大的成就是发现法拉第);2012下半年(幼儿)主题是知行合一、贵于行之(儿童博物馆墙上的名言);2012下半年(小学)身教重于言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母亲与父亲教育儿子的不同方式);……其中人生观的考查主题也可以往教育观引申,如“人生挫折”主题可以写渴望成为一名教师路上的挫折,也可以写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成长”主题可以写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见,综合素质写作主题与教育观密不可分,要懂得灵活地把教育理论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找准写作材料的意图,抓住材料表达的核心观点,明确立意。(二)运用教育观拆分出作文的分论点如,2013上半年(幼儿)“成长”话题,若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结合教育理论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来提取分论点。教师专业发展方法有:1.终身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可直接作为三个分论点。又如,若考查主题: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理想的教师?教育理论中,教师职业角色主要包括:1.传道者的角色;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的角色;5.(父母)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分论点就可以从中任选3个进行写作。因此,要懂得将自己背诵过的教育理论灵活运用。但是,切忌大段抄写,不要把作文写成主观问答题。二、积累与教育有关的名人、名事、名言虽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功夫在平时。平时要多积累素材,作文才有内容可写,否则,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既然写作考查主题多是教育观,那就应该多积累与教育有关的名人名言、事例典故或社会新闻等。比如教育名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金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与他有关的很多典故都可以直接用在写作中。因材施教的典故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方啊!人生挫折的事例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孔子的一生都在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奔忙,周游列国,但是由于身处乱世,不得明君,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郁郁不得志,如“丧家之犬”。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此外,还有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蔡元培等中外教育家的事例也可多关注。比如与教师有关的社会新闻: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张丽莉黑龙江省佳木斯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她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她的事迹被传到网络上感动无数网友,她被称为“最美女教师”。2012年5月15日、5月16日,张丽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教师谭千秋:舍己救学生四川绵竹东汽车中学教师谭千秋,在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时,他用双臂将4名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当人们从废墟中把他搜救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血肉模糊,后脑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51岁的生命,而4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温岭虐童案20岁的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老师颜艳红万万没有想到,她会以这种方式一夜成名。只是“为了好玩”,她双手捏住班上男童的耳朵,把他拎了起来,男童双脚离地大约有20厘米,双耳支撑全身的重量使他的脸看起来都变了形,疼痛使他张大了嘴,哇哇大哭起来。颜艳红没有理他,她叫正在班上实习的童老师帮她拍照,留下这个“好玩”的瞬间,她一脸笑容。再如与教育有关的名言:(一)运用教育观准确抓住作文的立意苏霍姆林斯基: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李觏《广潜书》: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陶行知: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蔡元培: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在平时复习中,多积累与教育相关的名人、名事、名言,胸中有墨,考试自然下笔千言。三、多练笔、多做真题才是王道前面的积累和铺垫,都是为了动笔做准备的。很多考生都不喜欢动笔写作文,只停留在“看”或“构思”这一步,总有种惰性,想着考试再来写,这是绝对不行的。笔头表达能力并不是“想”出来的,一定要多加练习。再好的作家,再好的文章,也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正所谓,“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因此,平时一定要动笔去写,无论写得好或差,无论一篇作文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写完,坚持写出来,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写作作为一种能力型的考试,方法只是基础,没有经过练习和消化,再完美的方法也只是摆设,一无所用。一、启发性教育主题1.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傅雷2.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第斯多惠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4.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佚名5.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二、终身学习主题1.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4.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杜威5.无论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多么丰富,目的多么明确,这种教育不应随着发给学生毕业证书而告结束。从学习转到劳动是男女青年生活中极其重大的一步。——苏霍姆林斯基6.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之推三、师生关系主题1.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裴斯泰洛齐2.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太公家教》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4.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司马光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6.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佚名7.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佚名8.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佚名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10.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四、创新教育主题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2.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苏霍姆林斯基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6.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郎加明7.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进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五、诚信教育主题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2.即使开始时怀有敌意的人,只要自己抱着真实和诚意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池田大作3.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4.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5.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6.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7.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8.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爱的神奇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有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学生们都很认真,不久报告都出来了,结论令人沮丧:200名孩子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等。40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好奇心驱使他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个已离开故地,无从考查外,其余180个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采访这些人,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继任者找到那位小学教师,她已迟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我只是爱这些孩子们。”只有没有爱心的父母和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说禅一位年轻人想向一位著名禅师学禅,禅师开导他很长时间,年轻人还没找到入门途径。有一天,禅师当着徒弟面倒水,杯子满了,茶水溢了出来,他还在倒。弟子很惊讶,提醒他水倒不进了。他说:“是呀,杯子满了,水就倒不进了;而你呢?用成见把自己的脑子塞得满满的,我又如何能增加你的智慧呢?要想学到禅的奥妙,必须把头脑腾出空来,把充塞其中的幻象和杂念清除出去。”如果一味以书本为权威,让过多、无用、甚至可能错误的书本知识充斥头脑,就会限制我们接受新东西,限制我们的思维,限制我们的成长。教育应该在教给学生所需书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保持一种客观清醒的认识,“读书而不为书累”,心灵时常处于“虚怀若谷”的清净、开放状态。无声的教育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间,在禅院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墙外一阵响动,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才发觉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惊慌失措,张口结舌,站在原地,等待师傅责备和处罚。出乎小和尚意料,师傅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有时,宽容、关心远比惩罚的教育效果要好。人生第一课这是美国一家普通幼儿园。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图书馆
本文标题:综合素质---作文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0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