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国际经验与制度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研究
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际经验与制度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研究姓名:于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世界经济指导教师:王丽娅20090401国际经验与制度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研究作者:于涛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吕健丞.刘志刚.石畅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湖南农业科学2009,(9)农村公共产品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备受党和政府关注.然而现阶段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许多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水平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湖南为例,结合实地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了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对于创新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2.学位论文李明会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研究2007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一揽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计划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客,这标志着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迈进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崭新时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入了整体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免除农业税之后推动农村发展的新举措,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瓶颈”,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近年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的升华。“新农村建设”核心的目的,是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由于过去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而在农村公共物品投资上欠账造成的今日农村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的“短腿”问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限制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新农村建设”要达到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目的,其核心任务(主要内容)就是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工业偏向、城市偏向的经济社会发展体制主导下,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一直不足,这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为解决三农难题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和平台。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亟需创新,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本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研究是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以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按照制度的含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人为设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的规则。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行为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构成的,包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资金筹措、生产管理、分配使用等具体行为,如果按照制度的含义,将这些具体行为的规则也称之为制度的话,那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制度所构成的制度集合。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所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失衡,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问题。二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不同,农民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产品,产生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问题。这说明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经不是一种公正、有效的制度,因而产生了对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的需要。农民公共品供给长时间没有得到很好改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有自然条件的原因,有农民自身的原因,更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缺失,主要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是一条城乡二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为适应城市重点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在财力一定和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或优先把财力、社会资源用于城市公共品的供给,从而促成了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品供给制度,这种供给制度的最终结果是农村的公共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城乡公共品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除了国家分配制度上的不平等以外,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造成农村仅有的供给不是最有效率的供给。在成本分摊制度上,由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对等,事权过大,财权过小,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公共品供给;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本应由中央提供的公共品反而成了地方的职责,使地方政府更苦不堪言;地方税体系不完整,财政支出在经济领域的越位和农村公共品投入的缺位。农村公共品供给运行制度上,政府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线员”率较高,农村基层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政绩工程”等问题,以上是造成农村公共品公平和效率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必须改革和完善供给制度,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总体考虑,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变城乡二元供给格局,缩小差距;其次从公共品供给的各个层面对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造,实现公共品在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公平分配,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能力。具体来说,发展中国家总是面临资金约束的问题,财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只能循序渐进,有重点、分阶段、按类别确定优先序,统筹考虑其公平与效率问题。一是从公共品分配制度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以坚持城乡一体化为导向,推进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建立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新型现代公共品供给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问题。二是在决策层面上研究农民对公共品的真正需求,改变现在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反映各地区农村、农民对各种公共产品需求程度的差别;同时不摒弃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以更有效的组织公共品的供给。三是从成本分摊机制上来说要按照公共产品的类别、层次,确定城乡各类公共品的供给主体,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职责范围,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应提供公共品的种类;要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确定提供公共品资金的来源;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四是建立和规范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运行制度,保证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顺利运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是将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看作是一个制度集合来研究,而不是仅仅研究单个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第二从制度内容来看,政府供给制度应是由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公共财政基础上的筹资制度、多样化的生产制度和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所构成;第三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突破口,其核心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由于作者的理论功底和水平所限,文章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其内在的本质;第二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没有更系统的论述,对制度的变迁、如何变迁以及变迁的途径等没有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第三文章中有部分数据是引自别人的著作和文章,数据缺乏权威性,有待进一步取证;第四提出要研究农村公共品的有效需求,但没有给出研究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3.期刊论文曾金盾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及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以制度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缺陷;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供给主体的失衡、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制度的不合理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渠道狭窄.4.期刊论文李霞.陈秉谱.LiXia.ChenBingpu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反思与创新——以甘肃省为例-新疆农垦经济2006,(10)本文对现行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投资和农民建设二者是否形成互动关系作为衡量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并利用这一标准以甘肃省为例对历年公共产品投资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有效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基本标准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创新的具体思路.5.学位论文周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2007公共产品作为人类公共利益的载体,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重要途径,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是客观的,公共产品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更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效、充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引发的农民负担过于沉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负外部性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和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很大障碍,它们的存在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与扭曲,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需要,造成了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农民社会福利的损失,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社会稳定。“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天下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的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密切相关,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笔者认为必须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严重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低下、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引发的农民负担过于沉重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立足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积极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国家公共产品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分析,这个是广大高校师生关注的问题和社会热点,也是我国理论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更是摆在当前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产品的理论入手,综合运用经济学,公共财政理论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结合数据比较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效率低下、供给不公平、农民负担过于沉重、具有负外部性等问题。全文的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对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主要是探讨了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效用的不可分性、公益性及外部性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共产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具体可以把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和负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并进一步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范畴、分类、特征及作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为下面的论证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是指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然后是对我国不同时期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了的历史回顾。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变迁的里程碑式标志,可以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划分为人民公社时期、家庭承包制实施到农村税费改革时期和农村税费改革后三个时期,同时分析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状况和政策特征。第三部分是考察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首先是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供给中出现的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本文标题:国际经验与制度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