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20 《创造宣言》课件
创造宣言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深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熏陶的陶行知,将杜威当时在中国大兴其道的“学校即社会,社会即生活”改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后面又加了一句:“教学做合一。”这是1925年左右,时年陶行知34岁。他和同事,东南大学教授程其宝一起提出了以教育入手,促进中国现代化的主张。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他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标题的含义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运用大量典型的事例与文质兼备的名言警句,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并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议论文相关知识论据类型:常用论证方法:议论类型:驳论方法: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事实论据理论论据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立论驳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反驳?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思考3.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一、解释下列词语,并注意加横线词语的意思。1.望洋兴叹:2.顾影自怜:3.遁辞:4.鲁钝:5.自暴自弃:6.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来看的样子。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也写作“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迟钝,笨。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琪罗《易经》《正气歌》《国际歌》雷塞布莫扎特爱迪生帕斯加尔曾参惠能玄奘哥伦布《安魂曲》歌德古语借口反驳论据作者观点人人是创造之人!宣言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思考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品味语言排比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总结:强调在单调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总结: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就可取得巨大成就。品味语言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总结: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潜能。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品味语言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总结: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比喻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总结: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课堂练习1.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由宗教家造神、艺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家的创造不同于前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第二部分(第4-10自然段)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中确立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这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批驳了“平凡”、“单调”不能创造的观点。第二层次批驳了“年纪太小”、“太无能”、“陷入绝境”不能创造的观点。“平凡”“单调”强调的是外部环境,是懒惰人的借口,而创造者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在单调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单调,靠的是勤奋努力,靠的是聪明才智,靠的是坚强意志。第二层强调的是人的主观因素。作者以古今中外典型事例为事实论据,以名人名言为理论论据,予以有力的驳斥。最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明地指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你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课文写法分析1.本文有破有立,既摆出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又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主张。试加以分析。解说:文章首先列举了“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因而不能创造”的两个借口,针对性地提出了“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选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选出不单调”的主张;接着,作者又针对“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陷入绝境”这三个不能创造的原因,明确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2.本文在行文过程中采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解说:记叙主要指文中列举具体事例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为对事例进行分析,得出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批驳了第五个谬论后的分析。文章叙议结合,有力地证明了“人人为创造之人”的中心论点。2.作者所举的“不能创造”的五种借口是从哪些角度提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陷入绝境客观主观缺乏自信认识自我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能力。但由于缺乏自信,许多人常常不敢正视创造,或者以各种借口来拒绝创造,以至与许多次创造的机会擦肩而过,甚至成了创造面前的懦夫。陶行知先生以大量生动、典型、有说服力的事实,以充满激情的语言一再告诉我们:在创造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勇气,有智慧,有信念和意志,你就可以成为创造之人。反复诵读、品味本文,可以让人与勇气握手,与自信重逢。
本文标题:20 《创造宣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3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