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篇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序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尤其把做这些活动时有什么乐趣,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为什么喜欢,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写清楚。教学准备:回忆前一段时间的课余生活是不是很丰富、很有趣,再在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说一说自己在课余都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收获和感受。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想一想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二、说一说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⑴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⑵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2.教师指导写作技法:⑴回忆生活确定材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校园里打球、踢毽、看书、画画……在校外野炊、登山、郊游、放风筝……在家做家务、养小动物……这些事情中,那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哪件事你最感兴趣,那件事你最觉得高兴,你都可以写写。⑵交代原因,写出想法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总是原因的。是什么激发了你对它的特别兴趣?是由于同学间的介绍,还是你自己的独特发现?还是爱上它的丰富多彩……这部分,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想法。⑶抓住重点,记叙具体做任何事,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面对它们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这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把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并且要把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我们在记叙一件事情前,可以认真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情形怎样,最后是什么结果,并按照这个循序把过程写清楚。这既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先应该注意的。三、写一写孩子们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先给你的作文七个新颖的题目,让大家一看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2.开头:开门见山,先交代清楚你的课余爱好是什么。要简明扼要,交代清楚就行,不要泛泛而谈。3.中间: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物。可以写一写当时周围的环境、参加活动的心情等。举例说明。例如写自己爱好打篮球,可以写自己是如何喜欢这项运动的,平时是怎么练得,怎样一点一点掌握要领的,等等。注意语句通顺、连贯。让别人一看一目了然,当然,你能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则更好。4.结尾: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或者要吸取的教训,语言要简洁。怎么样!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得很精彩。孩子们,写好后,要从头到尾认真读一读,发现遗漏字、错字、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问题,要认真修改,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讲评教学过程: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二、教师总结、点评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2、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注意。3、表扬在本次习作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4、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第二篇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2)学习并掌握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2)通过交流习作,达到自改和互改的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游戏式教学,使学生乐于习作。(2)渗透优良道德品质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教学准备:范文《我的爸爸》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积累定向观察,搜集材料,观察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人,记录下他、(她)生活中的事情。二、尝试(一)交流评说丰富语言昨天的口语交际课上,通过你们的名人故事,我又认识了不少名人。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自己身边认识的人,把你熟悉的这个人介绍给大家。1、相互交流,激发兴趣:孩子们,有的人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人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有的人倔强,爱哭、爱闹;有的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人勇敢正直;有的人勤劳简朴;还有的人幽默风趣……那么,你要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把你熟悉的这个人写下来。教师板书课题: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2、明确任务,选材构思明确要求:⑴自己读读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⑵教师和学生一块交流,并总结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①写熟悉的人。②语句要通顺。③用一件事来写。④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3、小组讨论: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4、集体交流:⑴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⑵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⑶着重指导学生在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丰富人物形象,丰富自己的表达。并接着板书: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语言。(二)放胆尝试,实现迁移1、指导拟定题目:孩子们,好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你准备为你的文章起一个什么名字?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拟题。2、起草动笔。教师巡回指导:⑴学生开始自己的习作。⑵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三、评改展示交流,互评互改1、请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3、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板书设计: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1、一个人2、一件事3、写清楚、写具体(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评作文教学过程:佳作欣赏,借鉴提高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请小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⑴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⑵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⑶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2、交流归纳:作文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作文。写好一个人,只要写一件能够表现他特点的事情,并且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写,你写的这个人就会活灵活现地站在文中了。3、展示作品:⑴孩子们,每个同学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优点,说说这次作文中,哪些地方你认为写的不错?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个标点,只要你认为写得精彩,用得恰当的,都可以起来展示给其他小伙伴听听。⑵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处。4、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1)展示习作。(2)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3)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6、将自己的作文配上美丽的插图,张贴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作文的快乐第三篇作文:秋天的快乐(也可自拟)习作要求:知识与技能: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选的图画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和同桌进行交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示和欣赏。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以及观察、动脑的能力。习作重、难点:观察要仔细,要进行合理的想象,表达对金秋的喜爱之情习作准备:范文《田野的秋色》习作课时:2课时习作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布置作文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一定猜到了,对,是一幅山水花鸟画。图画就是用笔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作文是用笔写出各种各样的文章。图画与作文有密切的关系,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正如一篇百读不厌的文章。这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秋天的图画转换成写秋景的作文,多有意思啊!二、习作指导那么,写这篇习作要注意什么呢?1、首先,观察与表达要有选择,要有一定的顺序。我们知道我们要写的是一幅描写秋景的图画。观察什么?当然要选自己感兴趣、比较有特点的景物去观察,能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就行,面积不要过大,景物不要过多,不要见到什么就观察什么,没有选择。2、怎么观察?应该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去表达,写出秋景的特点。观察时先选好一个观察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按一定顺序观察。比如从上往下看或从下往上看,从远处往近处看或从近处往远处看,有时按照从中间向四周写的顺序去写,甚至是切入方法也可以,只要有条理有章法即可。想一想,《迷人的秋天》一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它是按照从上到下,从天空到田野,再到树林的顺序写的,这样条理就十分清楚。3、其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画面内容。还说那幅山水花鸟画吧。画面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也有各种色彩,但没有声音,是静止不动的。看图作文,要求我们把画面由“静”变为“动”,由“无声”变为“有声”,由“平面”变为“立体”。也就是说,要借助画面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构思,让画面“活”起来,“动”起来。比如《迷人的秋天》一文,把红红的高粱比作火把,想到“许许多多运动员举着火炬奔向2008北京奥运会”,把成熟的谷穗当成人,说“一阵阵秋风吹过来,金色的波浪一起一伏,沉甸甸的谷穗向我点头鞠躬,好像说:‘农民伯伯怎么还不来收割我们呢?’”小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不是在“拍照片”,而是根据高粱、谷穗等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因此把它们写得生动、形象、有趣。三、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修改习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评作文教学过程:一、概述本次习作情况本次习作,大部分同学能针对作文要求,做到突出重点,从秋天的颜色、气味、以及秋天的丰收景象等方面进行描写,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不足之处在于描写时,没有按一定顺序写,部分同学语句不够生动具体,衔接不自然。二、评讲作文1、出示田宇康的作文,指名同学读后思考:(1)文章存在哪些不足?(2)你认为怎样修改更好?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文章在介绍秋景时没有按顺序写,显得较凌乱。(2)没有突出重点。(3)文章没有生动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够准确,缺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4)语句不够通顺,病句较多。3、你认为怎样改更好呢?4、小结,再次明确修改重点。三、佳作欣赏出示王佳珍同学的作文,进行欣赏。说一说文中哪些地方值得你修改?四、学生修改习作,同桌互评。五、全班交流,互评互议。第四篇作文写一则观察日记习作要求:知识与技能:先交流一下各自写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过程与方法: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习作重点:观察要仔细,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把它写清楚、写具体习作准备:范文《看小鸡出壳》习作课时:2课时习作过程:一、导入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二、习作指导: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1、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2、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3、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5.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6、.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7.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8.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评作文教学过程: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二、教师总结、点评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2、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注意。3、表扬在本次习作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三、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第五篇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习作要求:1、知识与技能:交
本文标题:三年级作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5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