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河南科技学院马珂2014年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概述: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二部分: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城乡空间规划第四部分:城市专题规划第五部分:城市规划的实施课程概述:第三部分:城乡空间规划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和编制任务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第十二章城乡区域规划第十三章总体规划第十四章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论城乡空间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对未来空间的安排。从本质意义上,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对象的空间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的作用一般是通过才宏观到微观,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的决策来实现的。本篇重点论述了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三种类型规划的编制原则、编制主体、编制内容、编制方法。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1节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空间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与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并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进气控制引导措施。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2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调查工作分为三个方面1.现场踏勘(城市概貌、原形象概念、新建设用地情况)2.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分析研究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2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应具备的基础资料:城市勘察资料气象资料城市测量资料水文资料城市历史资料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城市人口资料市域自然资源资料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工矿企事业单位现状及规划资料交通运输资料各类仓储资料城市建筑物现状资料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等各种团体资料工程设施资料城市园林、绿地、景区、古迹、近代建筑城市环境资料……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3节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策略区域规划、总体规划等建设控制引导控制规划、详细规划等从行政层面上来区分,我国的城乡规划可以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第1节城市用地概述1.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总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规划法》城市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1.城市用地属性自然属性: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和不可变的特性社会属性:权力表征经济表征法律表征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分为两个层面:一、行政管辖区划层面:市域或城市地区中小城市:市区、郊区大城市:中心市区、近郊区、远郊区、远郊新城或卫星城等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2.城市用地两个层面:二、规划建设层面:城市规划区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用地: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仓库区、港口站场等功能区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8大类、35中类和43小类。城市用地分类中的英文字母含义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达到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分区规划阶段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达到小类深度。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分类中的英文字母含义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3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一、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分析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三、城市用地的选择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和城市职能的充分发挥有很大的影响。自然条件影响城市发展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1.地质条件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地形条件自然条件影响城市的发展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商业城市多在水陆交通干线上大运河沿线、尼罗河沿线军事要塞多选择易于攻守地形南京、北京工业城市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唐山、克拉玛依、大庆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水对北方地区或土地资源对山区城市的制约唐长安地形地貌对城市形态的制约兰州、江南水乡山区城市的道路系统自然条件的改变影响城市的衰落丝绸之路的兴衰影响敦煌、嘉峪关大运河的兴衰矿产资源的发现和枯竭返回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与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冲沟冲沟是由间断性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层、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是形成冲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地形,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如黄土高原、美国西部大峡谷。地质条件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全球每年地震约500万次,人们所能感到的地震有5万多次,破坏特别严重的地震约1~2次。地震对城市用地的选择、规划布局、具体的建筑布置、以及各项工程的抗震设防等都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A.如在设防地区,断裂带上不宜建房,而布置一定宽度的防护带,如唐山B.在地质不稳定地区,不宜布置庞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三峡坝址C.如在设防地区的建筑需要进行处理,如变形缝的设置,以及建筑物的高度控制水文条件指地表水的各种形式,如江、河、湖泊等等。水体的作用:有利因素:水源、水运、改善气候、泄洪、排水、稀释污水、美化环境不利因素:洪水(城市防洪设防准)、淤积(河床高于城市)、污染城市水灾引起城市水害剧化的各种因素滥伐滥垦,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围垦湖泊洼地,天然调蓄系统萎缩行洪江河水道被人为侵占或缩窄都市化洪水效应使城市易受内涝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偏低防洪意识淡薄,防洪建设滞后现代城市使城市在水患面前变得更脆弱由于城市规划科学在防御水灾上尚欠完备,致使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许多失误,加重了洪涝灾害城市水灾等级重要性非农业人口(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年)]Ⅰ特别重要的城市150200Ⅱ重要的城市150~50200~100Ⅲ中等城市50~20100~50Ⅳ一般城市2050~20城市防洪标准按照城市防洪设计规范返回水文地质条件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条件。地下水通常是城市的水源,特别是远离江湖或是地面水量、水质不敷需用的地区。勘明地下水资源对于城市选址,确定工业建设项目和城市规模都有重要关系。地下水的组成与开采地面沉降天津市1966~1972年的年平均沉降速度44.95毫米/年。上海最严重地区下沉了两三米。为解决地下水的水位下降:A.严格控制过量开采B.地下水回灌技术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危害: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港区码头、地下管线的损害和深井事故、地裂缝等等上海市区、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成了长三角地区的三大“漏斗”,长三角地面沉降区域内累计沉降已经超过200毫米,给这一地区带来了超过3000亿元的经济损失。上海地面沉降图(1980-1995)返回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在为居民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关系密切。影响规划与建设的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气象要素主要有: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与降水等几个方面。风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如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等。在城市中,风还起着输送和扩散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作用,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关系甚大,必须掌握风向的资料。风象风象与风玫瑰图某城市地区累年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常州地区风玫瑰图由于地形的不同特点,形成局部地区的空气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示意图海风示意图陆风示意图谷风示意图山风示意图城市的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性质;空气中由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较多;加上人为的热源等因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这种情况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上海城市热岛图区域ADBCE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第十二章城乡区域规划一、区域概念区域ADBCE一个区域是指一个连续的地段,其中心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却又缺乏明确的界线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个部分,它以一种或多种标志区别于邻近地区区域是地球表面某一特定范围区域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地区、地域,实质上是一致的一种是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如山区与平原区,干旱区与湿润区,发达区与贫困区…我们最熟悉的教学区和生活区二、区域及区域规划的划分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性上存在的高度相关性。这种高度的相关性,可以有两种情况: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广州)依据区域的概念划分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区域分类自然区一般是通过自然区划,按照地表自然特征区内的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如我国的东南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等。经济区或是经过经济区划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也可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连片地方,如聚类经济区、经济协作区、经济特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行政区行政区是为了对国家政权职能实行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社会区社会区是以民族、风俗、文化、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差别,按人文指标划分的地域单元。不同的社会区,往往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民居的形式和建筑风格也往往各有特点,如广府地区、潮汕地区、客家地区等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规划类型自然区域规划如流域规划、沿海地带规划、山区规划、海岛规划、草原规划、湖区开发利用规划、滩涂开发利用规划等。经济区域规划如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东北经济协作区规划、闽粤赣边境经济协作区规划等。行政区域规划如市域规划、县域规划、镇域规划等。社会区域规划如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等。自然区域规划如流域规划、沿海地带规划、山区规划、海岛规划、草原规划、湖区开发利用规划、滩涂开发利用规划等。经济区域规划如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东北经济协作区规划、闽粤赣边境经济协作区规划等。行政区域规划如市域规划、县域规划、镇域规划等。社会区域规划如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等。三、现代区域规划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或不同的目标取向1.二战后至60年代重点就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生产力布局,其着眼点是经济、是开发。2.60年代以法国、联邦德国为代表,以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加强地方城市建设、解决区域之间平衡问题为中心的区域(国士)规划得到迅速的开展,其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区域差异。3.70年代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为中心,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的的区域规划成为当前区域规划的主流。四、中国的区域规划(一)发展过程1、我国区域规划工作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原理第六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7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