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超级资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附送1-8单元分单元测试题
超级资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附送1-8单元分单元测试题一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认识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及其特征的基础。同时,借助自主练习中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所以学生对于这五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但学生对这五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为此,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学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五种平面图形,能识别和辨认这些图形。【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难点: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在生活中的存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由各种平面图形组合成的图片,如:小树、鱼、火箭、轮船、小狗等。(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图画,并说出图片名称)2.课件画面定格在完整图片里。师:“这么多美丽的图画,其实是由很多平面图形拼成的。同学们想不想认识这些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探究新知】1.课件展示(师并解说):小猫咪来到我们班,带来四个物体娃娃(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学生说出放大的认识的物体名称)出示动画:引出已学的“体”,为学“面”在“体”上做铺垫。出示动画、认识新物体,并初步感受“面”在“体”上。2.回忆立体图形: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球等立体图,并贴在黑板上。(学生说名称)出示画片。(为后面“体”与“面”的区分作铺垫)3.用“体”分离出“形”。(1)用“体”猜“形”:课件演示物体娃娃掉地板上,留下脚印,学生猜测脚印形状。课件演示证实。(2)用“体”描“形”。“能用什么办法把它的脚印留在纸上?”课件演示小猫咪所用的方法。(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评价,再指着图形让学生说名称,并说出是从什么物体上找到的)①小组说一说物体的脚印的样子,再小组汇报,证实猜测。②学生试说用“体”描“形”的方法。观看着小猫咪的方法:印、描、剪等,小组合作把面留在纸上。4.欣赏作品,说图形名称,并说出是从什么物体上找到的?(1)动画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模型,白纸、印泥、彩笔等。(形象地初步猜测各个物体的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猜测能力)(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体”与“面”的联系变换。(3)请你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可以分成哪几类?为什么可以这样分?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找到他们的区别和联系。5.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2.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同桌合作,利用手做的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出各种平面图形。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2、3题。【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下面我们要和这些图形说再见了。老师报一个,请你找到它和它再见,把它放回学具袋里。【板书设计】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在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拼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基本平面图形,并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前面又学习了《认识图形》这一节课,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五种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基础上来动手拼一拼,学生们是非常喜欢的。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能拼出好几种图形,有的仅能拼出一种图形。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应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摆、拼、剪等活动,初步让学生学会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难点: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存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风车、平面图形若干。【情境导入】六一儿童节那天,小明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礼物——一架大风车镶嵌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小风车。【探究新知】一、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猜一猜做风车的纸张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猜测,答案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2.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询问学生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提问:要想验证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介绍方法:方法一:用尺子分别量一量两条长边和短边。(教师肯定方法但不做演示。)师:通过测量的办法比较长短,真是好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方法二:对折边的方法。(学生边演示边介绍。)生:两条边对齐了,证明两条长边的长度相等。生:这样折,我发现两条短边的长度相等。师:刚才我们用对折的办法,验证了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两条长边的位置是相对的,两条短边的位置也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3.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师:我们一起验证了长方形边的特征,风车是不是用长方形纸张做出来的呢?我们把风车拆开看一看。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不是长方形而是正方形。学生归纳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长方形、正方形的转化。教师出示长方形纸,要求把它变成制作风车用的正方形纸,向学生寻求方法。建议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进行活动)活动之后,汇报交流。方法一:用眼睛看,估计一下把纸直接向里折。学生质疑折出的不一定是正方形,这样折不标准。方法二:用尺子量出短边的长度,在长边上画好,得到正方形后再折。提问:这样能不能折出标准的正方形?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方法三:用短边贴长边折纸。(学生边演示边介绍折法。)师:我们都用这个方法折一折,一起摸一摸正方形的四条边,看看四条边在哪呢?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摸边,边摸边说明:有两条边凑到一起了,我们能看出它们的长度相等。另外两条边,它们的长度也相等。5.验证正方形的特征。师:怎样折能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呢?(学生再次活动,并介绍折纸的方法。)师:这样折一下就能看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折出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小结:我们一起通过折叠的方法,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利用长方形纸折出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二、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之间的关系1.在长方形中找到正方形。2.在正方形中找到三角形。如图教师描出折痕。三、简单平面图形的拼组1.出示材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学具中材料的形状、数量和大小。2.各小组进行拼图活动。师: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新图形,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贴出展示。(1)拼出长方形。(2)拼出正方形。师:把几个这样的作品再拼到一起,你们看,拼成了什么形?小结:虽然我们用的材料不同,但是都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3)拼出其他图形。学生展示并介绍拼图方法。四、拼组图案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拼一只小兔子。(出示课件)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拼图。【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页下面“做一做”。【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验证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还发现了图形折一折、拼一拼就能变成新图形,同学们还用新知识拼出了小兔子,你们真了不起!只要大家平时注意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图形世界里更多的奥秘。【板书设计】错误!第3课时数学活动——七巧板【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3【教材分析】用七巧板拼图形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本节学习的内容是利用拼七巧板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除了要求学生能摆出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拼摆图案外,还引导学生对七巧板进行了比较,同时设计了拼出指定的图形的活动,这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小学生常常需要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孩子们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七巧板空间、图形的变化,又将引出无数个奇妙的图案,这对处于好奇心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激励他们主动探索、审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学生已经能够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形状的纸拼出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图形。他们对动手拼一拼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利用七巧板进行实例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图形。【教学目标】通过拼摆七巧板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七巧板,并能用七巧板拼出学过的图形。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出图案。【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七巧板等。【情境导入】1.电脑出示由七巧板制成的“动态”图形课件。(有人和小动物在玩、乒乓球员比赛图)问:小朋友,你知道这些图案是由什么拼出来的吗?2.介绍七巧板的有关知识。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起源于宋代,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是黄伯思创造的,起初叫“燕矶图”,也叫“七星”、“易方”,后来就叫做“七巧板”。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还得到了世界的赞美。3.设置疑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后来它被称为“七巧板”吗?正因为它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美妙的图案,所以被称为七巧板。今天我们就用聪明的大脑去想,灵巧的小手来拼,让七巧板更巧吧。(板书课题:七巧板)【探究新知】教学例3(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1.说一说:给七巧板编号,组织小组交流,说出自己发现了七巧板有哪些特点。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向全班汇报。2.拼一拼:利用七巧板,学生自主拼出学过的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拼法,并要求学生汇报拼出的图案由哪些图形组成。3.议一议:电脑出示小明、小丽拼出的各种形状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想象这些图形是平时生活中的哪些物体?4.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拼出自己喜欢的生活中的图案,并取个好听的名字。让学生介绍自己拼出的图案,比一比谁的图案更漂亮。【实践应用】1.电脑演示“守株待兔”的拼图,猜一猜它们分别像什么。2.让学生尝试自己叙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说一说故事内容告诉我们哪些道理。3.小组活动:拼图编小故事。要求小组合作给拼好的图案编一个小故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4.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拼图编出的故事,其他学生谈谈对故事内容的看法和意见。【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用七巧板拼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觉得七巧板有趣吗?【板书设计】七巧板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1课时十几减9【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
本文标题:超级资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附送1-8单元分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7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