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论大学生恋爱观文献综述
论大学生恋爱观文献综述——以河北名族师范学院为例恋爱观是指一个人对爱情的认识与理解,对于恋爱的态度、看法及行为看法,一个人的恋爱观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或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文化、观念也产生了重大改变,国外文化的传播以及观念的转变,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全新开放的社会环境,与之前的时代相比,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再也不必向家长们压抑和隐藏自己的情感,在校园内,两情相悦就可以公开在一起,也就是恋爱,而社会、学校和家长似乎对这种现象采取了越来越快融、默许的态度,甚至有家长还劝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校园找男女朋友,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采取了这种态度,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对恋爱问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大学生恋爱出现很多问题,近年来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校园伤害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不注意举止,在教师等公开场合做亲密举动,影响其他学生,甚至发生由于处理感情不当,而伤害自己的事情。一、国外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院的建立为起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研究成果颇多:1.国外关于大学生对恋爱态度的研究:国外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呈支持态度并且很积极。(日本学者原田玲仁在《恋爱心理学》著作中则从更为本质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认为年轻人进入青春期后,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开始谈恋爱,自己也想找个男(女)朋友的行为,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同调行为”,这样一来,人就自然会降低对恋爱对象的标准,更容易确立恋爱关系。除此之外,原田玲仁也认为恋爱往往是异性之间的一种感觉引起的强大的心理效应,大学生也会常在这种心理效应下发生恋爱。)2.国外关于男女生态度异同的研究:研究发现男女对于恋爱都持积极态度,但是相对而言女生对于恋爱更加积极。(由著名心理学家Dr.JohnBobby最先提出依附理论,所谓依附就是一个人对一另特定他人的情感联结依附具有特殊性和识别性,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因此,在男女交往过尽管男女双方都对爱情存有完美的憧憬,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女性在恋爱过程中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她们往往对爱情散发出更高程度的忠贞和专注,这也是依附理论的某种表现形式。)3.国外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研究表明国外大学生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并且在选择性伴侣时更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霭理士在1993年完成的《性心理学》一书是其代表性专著,被认为是研究人类性行为的开山之作。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其追随者莎利文、安娜.弗洛伊德等发展了该学说的思想,形成了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对性障碍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及治疗。华生创立的行为学派认为男女两性性别特点的形成是男女角色的社会化影响结果,这一社会化过程是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途径而实现的。)二、国内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国内对大学生恋爱观进行了一些具体的研究,相对国外而言,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差异。这里以我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1.研究发现绝大数的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持赞成态度,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而且对恋爱中的错误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体现了一种现代开放的观念。(张颖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中说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大学生恋爱人数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的认识趋向开放性。)2.恋爱动机也多种多样,观念也不清晰,往往重视恋爱的情感付出,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恋爱的结果。(罗学莉在当代大学生恋爱观道德教育的思考中指出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代大学生太恋爱盲目跟风,互相攀比。)3.自主恋爱观从“媒妁之言”到“开放明主”的转变,表明大学生在恋爱的自主意识上更加突出,呈现出现代观念的气息。(《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7期认为干个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逐渐接受外来的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一些传统观念,当然也包括恋爱和婚姻观念:使得我们由原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婚姻观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大学时代的恋爱是美好而纯洁的,所以每个大学生更应该妥善对待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虽然已经有很多了,但是对于我们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恋爱观调查几乎没有,所以我们觉得这个研究很有意义,可以将这个研究调查给学校领导,以便更好的加强和引导我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恋爱意识。
本文标题:论大学生恋爱观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9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