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十几减9》教学设计1页教学设计《十几减9》教学设计2页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二、理念设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发散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简单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减法、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加法再到学习减法的过渡阶段,并且提供思维基础。通过十几减9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学习二十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十几减9作为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景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不《十几减9》教学设计3页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⑵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⑶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⑵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五、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看,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所以在选择导入时,应以有趣的情境导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所学内容,激《十几减9》教学设计4页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经历了一学期的习惯培养,基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但是可能还会有学生出现消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所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用问题与不同的方法刺激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年级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尤其是学习计算9加几时的“凑十法”,所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基础打得牢的话,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一是如果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算式比较熟的话,那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想加算减”法,就会很容易的利用加法算减法了,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二是如果学生在计算9加几时对“凑十法”掌握好的话,那学生在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时,会很快想到从十几里中拿出一个十,先用10减9得“1”,再用“1”加上十几中剩下的“几”,就可以求出得数了,学生在这个方法的理解上比较清晰。但是有个别的同学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不是很牢的话,那就得让学生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展示,使他们从展示的这些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计算。不过学生能过通过主题图的新年游会上能够找到有关各种游戏的数学信息,但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是欠缺的,尤其是能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为接下来学习的十几减几的计算提出数学问题打下基础。六、教学重、难点《十几减9》教学设计5页1、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⑴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⑵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计算方法。七、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十几减9》教学设计6页回忆、思考、解答思考、回忆学生评价认真观察并获取信息学生思考如何计算15-9=?八、教学流程图一、温习旧知二、探究新知三、试一试四、练一练五、课堂小结开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式课件学生判断温习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答案和引导回忆已学加减法知识面课件新知巩固课件教师补充出示十几减9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教师总结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展示用“破十法”计算15-9的原理课件小试牛刀课件教师指导、评价结束《十几减9》教学设计7页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一、温习旧知,提出问题。(1)口算9+3=8+6=17-6=7+9=(2)说出()里应填几。9+()=119+()=149+()=159+()=18学生回忆、思考、计算二、探究新知1、看图提问题2、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课件显示情景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1)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大家看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丑叔叔手里还剩几个气球?”(板书问题)1、谁能根据这个问题来列一个算式?怎样计算15-9呢?请你独立思考一下,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学生回答图中能够看到的数学信息。15-9=《十几减9》教学设计8页2、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首先请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5根小棒(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15根小棒)然后从15根小棒中取出9根,会有几种取法呢?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组的小朋友合作。3、谁愿意到台前边摆边说你的方法?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例如:(1)15-1-1-1-1-1-1-1-1-1=6(2)5-5=0,10-4=6(连减);(3)10-9=1,5+1=6(破十法);(4)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法算减法)。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方法(3)比较容易操作,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4、教师用课件展示用“点子图”来演示15-9的方法与过程。5、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所列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板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从15根小棒中,一根一根地取,取出9根,还剩下6根。(2)从15根小棒中,先取出5根,再从10根中取出4根,还剩6根。(3)先从10根中取出9根,剩下1根与原来的5根和起来就是6根。(4)9根和6根和起来是15根,15根减去9根就是6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十几减9》教学设计9页三、试一试,加深印象1、课件出示《树上掉苹果》,图中能够看到哪些数学信息?题目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课件显示完整的列式。强调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的地方。理解题意,并列式。四、练一练,巩固新知1、课件出示4个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自主练习,看图列式,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算法,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2、显示4个题目的正确列式,检验学生今天的学习掌握情况。认真思考,弄清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五、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系统归纳。十、课后反思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至关重要,但单纯计算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容易厌倦,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融《十几减9》教学设计10页入到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现对这节课进行反思如下:1、将计算教学融入到现实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究欲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卖气球、树上掉苹果、摆小棒等)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知。在学习新知处,我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5-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3、尊重差异,鼓励发散思维,体现算法多样化,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在探究15-9=?时,由于学生间的差异,结果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①将剩下的气球个数数出来,算出15-9=6;②想加算减:9+6=15,15-9=6;③破十法:10-9=1,1+5=6,15-9=6;④连续减:15-5-4=6,15-9=6;⑤简便计算:15-10+1=6,15-9=6。鼓励算《十几减9》教学设计11页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在学习中自行探索、独立思考的结果。如何进行算法多样化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学生的方法,如何进行优化和何时进行优化的问题。同时要尊重差异,将每一种方法都展示出来,并一一予以肯定,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索成功的愉悦,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4、不足之处。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⑵备课时对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未考虑周全。⑶课堂的气氛不是特别活跃,举手回答不是很积极,个别学生纪律稍差。5、今后打算。⑴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课堂发言,发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⑵同时自己也要不断思索、推敲不断,总结更为适合对教学年级学生使用的教学表达的方法和方式。⑶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考虑周全。⑷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吸取和总结教学的技巧、技能。⑸课堂教学时保持饱满的精神,诙谐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十一、教学效果展示《十几减9》教学设计12页《十几减9》教学设计13页
本文标题:十几减9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9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