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第一章教师与教育心理学新教师:刚进入教学领域的新手教学法---内容知识: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知识专家型教师:胜任某一学科教学任务,其教学效绩优于一般教师的一类教师。教学专长:专家型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学科知识专长:指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课堂管理专长:支持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课堂条件的知识教授专长:为了完成目标,所拥有的有关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总和诊断专长:获得关于全部学生和个别学生的信息状况的方法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习与教学的中间学科或联系学科。描述性研究: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探讨两个事件之间的关联程度的研究方法。相关系数:表明两个测量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强度和方向的一个数值。实验研究:在情境中引入变量,记录结构并分析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认知发展智慧(思维):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来自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发生认识论:研究认识如何发生或起源以及如何逐渐发展的一门学科。图式: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适应:通过同化和顺应维持有机体生存的一种认知机能组织:通过对图式中有关信息的组织,促进对环境中新信息的同化和顺应,属于另一认知机能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一种量变)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或重构的过程(一种质变)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逻辑---数理经验: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来源于物体。平衡化:指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自我调节: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建动作图式的认知发展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守恒:指儿童已经认识到无论客体的外形发生什么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是运用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一种认知发展理论。内化:指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个人言语(维果斯基):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自我谈话自我中心式言语(皮亚杰):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他人的一种言语,代表个人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间的距离。教学支架:是指儿童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支架式教学:一种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制约的人格和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危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自我意识: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认识: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具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和态度。自我控制:自己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自我概念:由个体对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态度组成的混合物。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阐述儿童道德认知随年龄发展,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理论。(皮亚杰)前道德判断阶段:所遵守的社会准则不固定,或根本没有任何准则的道德认知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的道德认知阶段。自律道德阶段:根据已有主观价值进行判断的道德认知阶段。道德两难: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道德观念发展阶段的理论。(柯尔伯格)教养方式:父母将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的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接受+控制)专断型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教养方式。(拒绝+控制)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报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接受+容许)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拒绝+容许)同伴关系:由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相同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第四章智力与创造力经典智力理论:将智力视为人脑的内部特性和有待发现的心理结构的理论。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智力由一种单一的g因素和一系列S因素构成。G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而且在相当程度由遗传得来。S因素:有五类:口语能力因素、数算能力因素、机械能力因素、注意力、想象力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一般智力因素有两个,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是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如词汇能力和计算能力。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理论:智力涉及7种“基本能力”:计算、语词流畅、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智力结构含三个维度(操作、内容、产物)共150种独特的智力因素。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智力可划分为四个层次:普遍因素、大因素、小因素群和各种特殊因素。现代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人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并对智力的内部活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人有七种智力。戴斯PASS智力模型: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即注意——唤醒系统、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和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注意唤醒同济计划——注意唤醒同时继时计划)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该智力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即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情景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外部世界相联系,回答“行为在何处才显示出智慧”这一问题的智力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内、外部世界均联系起来,回答“行为何时才是智慧的”这一问题的智力亚理论成分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内部世界联系起来,回答“智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的智力亚理论。创造力:相对于个体或社会,产生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它存在于任何个体中。灵感:就是个体在创造过程中,突然产生某种新颖的形象、概念或思想的心理状态。第五章特殊学生智力落后: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表现出适应性行为的障碍,并且发生在发育时期(18岁以前)。情绪和行为障碍:又称行为障碍,由不明原因所导致的人际关系障碍,或者不适宜的行为和情绪,或者不愉快或压抑感,或者各种生理不良症状和恐惧反应。学习困难:在我国,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听觉障碍:部分或全部丧失听力。视觉障碍:双眼视力损伤或视野缩小。躯体障碍:躯干或四肢等部位不能正常活动。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重要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1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