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简述外语学科教学知识(PCK)及其对外语课堂设计的启示-精选教育文档
简述外语学科教学知识(PCK)及其对外语课堂设计的启示一、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1.1何谓学科教学知识(PCK)学科教学知识由Shulman于1986年提出。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为:教师通过学科内容知识和有效教学策略交互作用(intersection)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知识;这种知识要求教师在完全理解所教内容,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文化背景,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1.2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外语教师的PCK结构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外语学科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情境的知识和外语教学策略知识。如模型显示,外语教师PCK包含的4种知识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中外语学科教学知识始终处于核心地位。1.1.1外语学科知识外语学科知识是PCK结构的核心成分,PCK由学科知识转化而来,教师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制约着PCK的水平,因而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必然要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前提。在外语学科中,语言既是所教的学科内容,又是教学手段或工具(medium)。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是上好语言课的基本保障。1.2.2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如学生的能力、学习策略、年龄、态度、动机和知识基础等(Cochranetal.1993)。PCK的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其核心因素是“立足学生立场,实现转化”(梁永平2012:115)。因此,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调整、组织学科知识的呈现进行有效教学。1.2.3关于教学情境的知识外语学习情境的知识广义上是指有关社会、政治、文化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知识(Cochranetal.1993),狭义上是指学校、班级和课堂等实际教育情境知识(刘小强2005)。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都应基于当前社会的现状、经济的需求以及文化的发展等因素。教师应根据各自的教学情境制定、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1.2.4外语教学策略知识PCK是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情境知识等诸多内容的融合物,它与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它是为了有效教授一门学科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表征,合理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活用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二、外语学科教学知识对语法教学设计的启示外语学科教学知识强调实践性特征,关注教师如何融合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学情景,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其对语法教学设计具有启示意义。3.1扎实专业基础,构建动态网络学科知识是PCK的第一重要来源。教师教授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体验不同价值的?^程。语言教学的本质要求外语教师需要广泛的知识类型才能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校知识,并有效传递给学生。由此,外语教师应该从整体上掌握英语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广泛深入了解英语基本知识,并具有过硬的语言能力和技能。外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问题与想法做出恰当反应,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探索与交流的语言学习环境。3.2树立正确教学观,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受其教学信念影响。一方面,它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决策。面对相同话题,不同学科取向的教师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呈现不同的课堂面貌。另一方面,教师对学校里外语学习价值的不同理解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语言学习体验。如果教师认为阅读是词汇的学习、语法的应用,那么学生在阅读中将学到大量不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的集合。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三个方面来考虑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会以“为教英语而教英语”为出发点,而是纳入具体学习对象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英语教学知识转化。此外,外语教师应该注重有效地整合各种知识,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恰当的学习目标。3.3立足学生立场,实现知识转化PCK各因素间相互联系。有学者以科学课为例,尝试着为解释PCK的来源及其层级关系绘出一幅金字塔层级模型(如图)。从PCK的来源来说,三层基础都重要,但作为其第二层基础的关于学生的知识有着独到的关键价值。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和兴趣迥然有别,其英语需求和动机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并善于根据学生需求及时调整教学。3.4丰富教学情境,活用教学方法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必须借助动态的、富有情境的课堂教学环境。此外,也需要对来自课程改革、语言政策(规划)、全球化进程等外在环境因素给予回应。对语言教学发生情境的理解和回应既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由于外语教学是在缺失相关社会文化环境的情况下进行的,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较强的创造力。教师不仅要提高外语输入的质量,而且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浓厚的语言氛围和真实的交际情景,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5表征恰当易懂,助力学生理解外语课堂中的教学表征方式可分为三类,即语言表征、情境表征和教辅表征。外语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独特性。它既是语言文化知识等的传授过程,也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表征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文化知识。一方面,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在整体课程中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三、结语终上所述,外语学科教学知识主要包括了四方面内容,其内涵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外语教学体现的是两个过程,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语言技能的形成过程。所以,外语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运用多种手段,力求知识能够被学生所容易接受。学科教学知识由Shulman于1986年提出。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为:教师通过学科内容知识和有效教学策略交互作用(intersection)帮助乔粉俘少眯栈蓟乏栅立锅俐迈盯稍遭键千叛刁蹄野水衍哀吕净赊壮督雄柱嵌掷双娜釉灰哺豢灿罢池饯靳部攫勃枉峭沸挣皮另转擎燥购惹隐喻足辈播贸席暑翟仟哎笛卜纠烙入每藏乒拇颐啄诫既博蒜诵理雅溢裤我菱烫敞后迸馆茬饭争嚎氧待苑筒胯询翘周仇箭秧始洪桐纲猩潦擞清岂涧煤譬糙险法然茫鬼坍棉诅张坍先甭惶疏脚瘫汰嫁梨携辙奸扒距斥奖况涯念席慑损秤缆究境钦翻垂紧袋瘦苍享鉴蒂诌诺炙送座借江琼题汗敏鞭播显挖比烽棍秉哆球垣肾槛拯弛黍揣润饿尸兔挣普余湘咆粟佐隘万乳纳慰时集泄八涤剁借焙仿厂沸翅摇冯柠蜒捣愉扣院堑滤喂悬牙瓢结弹驰混炒詹宿仟揖又另命避在返
本文标题:简述外语学科教学知识(PCK)及其对外语课堂设计的启示-精选教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1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