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研究
1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研究【摘要】:家庭是幼儿出生的摇篮,是人生的奠基石,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主要的场所。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而家庭教养方式的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尤为深刻的、长远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得当,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直接影响,本文梳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在对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进行了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成因分析并提出了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幼儿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养子观、人生观)和已经习惯的教育行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以下四种类型: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阶段中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对幼儿的行为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纲要》中也具体化到各领域的教育目标中。如在健康领域具体化为“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社会领域中具体化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在科学领域中具体化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行为习惯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惯有的行为倾向和态度,可以说是由一系列行为细节形成的一套自动化的、有机的行为整体,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自动出现,形成一种动力定型。因此,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组织。家庭成员包括经常来往的亲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繁杂的、微观的网状系统,它以一种全方位、2多侧面综合交叉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影响着亲子之间双向关系的质量和子女的个性发展的特点。在不同的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性格与素质有差异,所受民族文化熏陶、教育年限、早期生活经历、从事职业和兴趣、特长等的差异,加上子女在相貌、健康、智力、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往往会产生出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也是不同的。从我园的幼儿家庭状况来看,大多数的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享受轻松,常常把孩子托付给祖辈带养。而祖辈的孩子都是比较溺爱,护短的。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情,父母总是批评、惩罚的方式比较多,而祖辈则觉得心疼,就会包庇孩子。这样往往形成了孩子霸道、自私的个性行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习惯。一般集中表现在:不好好吃饭、孤僻、退缩、多动、逆反、过分依赖等,极个别的幼儿还存在说谎、偷窃、等问题行为。福禄倍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到不如说是握在父母手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二、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和研究,旨在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良好的一般规律,从而指导实践,促进发展。2、通过本课题研究,进而达到提高家长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掌握培养方式、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二)、研究内容:1、家长教养方式及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调查。2、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影响的成因分析。3、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三、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一)研究的过程1、研究前期的准备阶段(2009年1月)确定课题,制定计划;组织课题组,进行分析;制定评价方案。32、调查研究阶段(2009年1月~3月)家庭教养方式现状调查;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关系调查3、实验研究阶段(2009年3月~2009年12月)影响家长教养方式因素分析;研究对策4、总结整理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月)统计;撰写课题(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不断推进课题。四、研究结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思考、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研究结论如下:(一)明确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在确立了课题研究方案以后,我们首先梳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研究结果如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学习习惯。良好行为习惯具体内容品德习惯文明礼貌(具体是爱长辈、老师,听他们的话;见人有礼貌地称呼,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不打扰成人谈话,不随便要与翻弄别人的东西,经同意才可接受他人的物品,并致谢。)友爱同伴(具体是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关心他人、谦让他人,会合作,乐意分享与帮助别人。)爱集体守纪律(爱集体主要表现在遵守集体规则)爱劳动(爱劳动具体是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诚实勇敢4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卫生习惯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学习习惯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二)家长教养方式及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调查1、对象与方法从宝山区选取两所幼儿园,在两所幼儿园中各选取100名幼儿,同时对这200名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6份。2、研究结果与分析表1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孩子损坏了玩具您会责备他(N)146%是7551%否7149%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有51%的家长在孩子损坏了玩具的时候会责备孩子,有49%的家长在孩子损坏玩具时不会责备孩子,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把玩具弄坏了就会骂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以后不买玩具了,孩子看家长这么凶,有可能是不小心弄坏的,可是妈妈却这么说自己,也没有给解释的机会,以后孩子可能就会对妈妈有所意见,不论家长要求自己做什么都愿意去做了,这样就适得其反了。表2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孩子损坏了玩具您会责备他(N)146%是4833%否9867%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有67%的家长在孩子没有达到家长所立下的规矩时不5会对孩子严加斥责,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也有33%的家长会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立下的规矩时会对孩子严加斥责,这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表3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在家你给孩子喂饭(N)146%是5840%否8860%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60%的家长在家不会给孩子喂饭,都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但也有40%的家长在家会给孩子喂饭,在这40%的家庭中,家长都给孩子喂饭的话,对孩子以后发展都是不利的,有些孩子不愿吃饭,家长就给一口一口的喂,慢慢地孩子就养成“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些孩子也会因此养成挑食的习惯。表4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孩子不愿穿衣您会替他穿好(N)146%是8840%否5860%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有60%的家长在孩子不愿穿衣时会替他把衣服穿好,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有些家长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孩子不愿穿衣,就会为孩子把衣服穿好;有的家长看孩子穿衣服动作慢,为了节约时间,防止上班不会迟到,就急急忙忙替孩子把衣服穿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反正爸妈会替我穿衣服,我才不高兴自己穿”的思想,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表5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整理玩具(N)146%是11982%否2718%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有82%的家长会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整理自己的玩具,只有少数家长不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这说明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是值得提倡的。6表6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整理玩具(N)146%是6041%否8659%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有41%的家长在孩子不愿吃饭时会特地为孩子营造用餐气氛,有59%的家长不会为孩子营造用餐气氛,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多数家长不会去注意这个问题,在孩子不愿吃饭时就会千方百计的骗孩子把饭吃下去,例如如果孩子把饭吃掉的话就会给他买玩具买零食,饭虽然吃下去了,可是会使孩子养成只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才愿意吃饭的不良习惯。表7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没有规定孩子睡觉起床时间(N)146%是5135%否9565%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有65%的家长有规定孩子睡觉起床的时间,但也有35%的家长没有规定孩子睡觉起床的时间,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在家中应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开始孩子可能不习惯,有时看到好看的电视而不愿去睡觉,父母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孩子可能会因此哭闹,家长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感到哭也没有用,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实,所以必要的规则还是需要的。表8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情况统计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N)146%是4732%否9968%分析: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有65%的家长不会放任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但也有35%的家长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去限制他,有的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孩子,一定要让孩子过的比自己好而对孩子加倍疼爱,孩子要吃什么就吃什么,这对孩子是很不利的,会使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自然对孩子身体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所以家长不能宠爱7(三)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分析1、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民主权威型的家长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与限制,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并能接纳孩子们合理的意见和想法。他们互相尊重,彼此体贴、关心。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自尊心很强,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需求,对儿童的兴趣加以引导,挖掘他们的潜能。例如,邻居六岁的甜甜曾经按照她父母的意愿开始学习书法,在父母的督促下,她每天进行书法练习,虽然在书法上有了一点进步,但是在学习时总提不起精神来。一段时间后,她父母也觉察到了这一点,便找她谈话。她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自己的最大兴趣是学拉小提琴。父母非但没有训斥她,反而尊重她的选择,满足了她的要求。正如歌德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因为有了兴趣,她学拉小提琴非常自觉,并且在弹奏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把每首曲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而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度”这个问题,则是家教的成功秘诀。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行为。2、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专制型家庭的幼儿受到很少的关爱并且受到极大的限制。父母往往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要求子绝对地服从。在这种家庭里,从早到晚都弥漫着“火药味”。父母根本不从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早已习惯了对孩子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的头上,全然不顾孩子们的感受,埋怨声、责骂声、争吵声、打架声此起彼伏。当自己的愿望孩子还未达到时,做父母的往往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或恨铁不成钢;而当发现孩子有过错时,他们往往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体罚。例如:我家对面王阿姨家天天打骂声不断。他们不征求孩子的意见,硬是送他去学习钢琴。业余时,他们又买了好多乐理资料让他学习,每天除了练琴还是练琴。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想练琴时
本文标题: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3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