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6课莱州一中:张晓梅家长会学生代表讲话稿大全【导语】我很高兴能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我代表全体同学感谢你们在百忙之,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其实,很多家长都想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好学习方法,但我认为,方法是孩子自己在学习过程摸索总结的。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叔叔阿姨大家好!我叫程**,很高兴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经验,其实,每位同学都想自己学习成绩好,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觉得要想提高成绩,有三大因素:一、端正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做为一名学生,首先对学习要有饱满的热情,课堂的45分钟要牢牢把握,思维要紧跟老师,多举手,多发言,千万不能开小差,做小动作。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都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不要带着完成任务的想法去学习,要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学习的生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面对失败,我们要学会总结反省,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取得好成绩,因为学习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往往坚持就是胜利!二、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好习惯受益一辈子,我觉得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我们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效率,今日事,今日毕,学会合理安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重点: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有哪些?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生产、资本、经营、分配)(1)生产的调整——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2)资本的调整——人民资本主义(3)经营的调整——经营者革命(4)分配的调整——福利国家的建成。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被轰炸后的伦敦1932年,纽约,人们排队领取面包罗斯福苏联的建立及强大凯恩斯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3)成功案例——罗斯福新政(4)来自社会主义的冲击——苏联的强大(5)现实原因:——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2)1、背景惨痛教训——三十年代大危机(1)邮政电站煤炭铁路航空英国10010010010075法国10010010010075西德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2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材料1: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2、措施(1)二战后发达国家对邮政、电力、铁路等部门采取了什么政策?⑵为什么要在这些行业实行国有化?方式一: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私人不愿或无力、投资额大、见效慢、利润低、主要是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共事业、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国营企业后,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国家马上要变成社会主义了”,你怎么认为?•国有企业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国营企业的建立只能表明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合作探究】材料2: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经济计划起到了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材料3:1946~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⑴据史料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什么?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是指什么?方式二: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自由的缺点:造成生产的盲目无序⑵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史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恰当的题目。•题目: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西方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有人惊呼资本主义也和社会主义一样实行了计划经济了呢?误区警示:经济计划≠计划经济经济计划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合作探究】•材料4: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阅读以上材料美国是怎样干预经济的?方式三:政府用直接采购的方式调节社会生产阅读教材第74~75页内容,思考:各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何不同?提示:英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侧重于第一种方式——采用国有化措施;法国、日本侧重第二种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计划;美国侧重第三种方式——国家采购所占比重高。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3、影响:局限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哈哈!买了股票,我也是老板了!材料1: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买。1986年,日本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拥有公司的股票。材料2:美国的股票总值中,占90%的居民只有11%的股票,而10%的最富有者占了63%的股票。小股东虽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不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请思考】1)持股人数的不断增长说明了什么?2)二战后这种情况被称为什么?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不等于资本家放弃了所有股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占主导的地位。3)“人民资本主义”是否意味着人民成为资本家了?股票分散化4)为什么会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它有什么作用?1、“人民资本主义”(2)表现——股票分散化(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②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的主体③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3)评价: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ManagerJack拥有了股票的Jack渐渐不再满足于自己没有变化的生活,他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去读国际贸易。随着公司的扩大,只是高中毕业的老板渐渐把握不住公司的发展了,开始招聘管理者,Jack经过应聘当上了市场部的经理,做了经理的Jack薪水比原来多了好几倍……1)Jack当上了经理,说明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大变化,你知道是什么吗?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经营者革命”2)原来企业的所有者是谁?经营者是谁?现在的所有者是谁?经营者是谁?3)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请思考】老板董事长总经理2、“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含量的增加,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需要有较高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企业经营者(2)表现: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分离(3)影响: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②“新中间阶层”出现。新中间阶层阶级概念淡化“经营者革命”社会矛盾缓和金字塔我又失业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呢?almsmanJackJack从失业后一直都呆在家里,也没有出去找工作。•【请思考】Jack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英国实行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二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1.基础: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2.内容:(1)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2)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3.特点:有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否正确?(1)福利制度虽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2)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采取的一项措施,它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3)福利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所以当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历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民生话题。这些民生焦点分布在收入分配、医疗改革、养老改革、户籍改革等方面。•思考:你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何建议?答案:(1)坚持“以工代赈”,扩大社会业保障人民生活。(2)调节社会分配,完善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3)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材料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0-1982年经济的发展1950-19731974-1982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6%2.4%通货膨胀率3.4%9.9%(1)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1)20世纪50-70年代初,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材料2: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高德步《世界经济史》(2)材料2中的病症指什么?特征是什么?资本主义怎样解决这一问题?(2)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①滞胀特征: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率和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并存②解决滞胀对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国家的大力干预“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的出现“黄金时代”“滞胀”时期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自我调整调整实质: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点击进入限时训练•1、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A.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D.知识经济B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B•3.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所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向是()•A.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B.资本的社会化•C.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B•4.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反对过度干预经济,英国实行“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政策,法国开始了私有化浪潮。这表明()•A.凯恩斯主义盛行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B.西方国家陷入石油危机,经济发展艰难•C.西方国家对逐渐失效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调整•D.西欧国家实力增强,逐渐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C•5.著名经济学家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他所批评的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D6、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二战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主要表现有: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
本文标题: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公开课教学课件-(共4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4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