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自考《管理学原理》0054[1]1
[键入文字]管理学1第一章1、管理(名词解释):所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的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的基本特征(简答)(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3、管理的载体是组织4、管理者的第一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第二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这人是管理工作和员工5、管理的任务,也是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6、管理者承担的五个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展开讨论7、管理者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8、管理学(名词解释)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9、系统(名词解释):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0、系统方法(名词解释)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11、系统的特性(多选)整体性、目的性、开发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第二章1、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作为标志。(选择)2、管理学形成与发展过程总结(选择)时间特点19世纪末以前20世纪初~1930年标准化、制度化1930年~1950年重视人的因素1950年~1960年全面、系统、精确20世纪60年代以后长远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持续改进、参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突破式改进、创新3、科学管理之父——F*W*泰罗4、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6、工作定额原理(名词解释):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的时间记录下来,并把这些时间加起来,再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键入文字]管理学2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总时间,据此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7、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这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代表作。8、管理过程理论(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在各类企业里,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体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而较上层的人员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2)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管理的十四原则(4)管理要素管理这一职能活动由五个管理职能组成,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9、韦伯在管理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和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10、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利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换乱为秩序。存在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理论—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11、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力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12、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考评和教育;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13、霍桑试验(名词解释):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帮助,西方电气公司邀请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14霍桑试验共分为四个阶段: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15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时“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存在着霍桑效应16、目前组织行为学可分成三个层次: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17、激励内容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18、激励过程理论:期望理论、波特—劳勒理论19、有关团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介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之间,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三方面。20、有关组织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有关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有关领导理论又包括三大类,即有关领导性格理论,有关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21、法约尔被认为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者22、社会学是社会合作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23、最早提出经验或案例学派这一见解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几位教授2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获伯格的“动机保健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属于人际关系行为学派。25、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伯格*西蒙26、3C即变化(change)、顾客(customer)、和竞争(competition)描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基本轮廓。27、战略管理提出的背景:变化时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时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无所不在的竞争是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三个主要特征28、战略管理定义为:战略管理师组织指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键入文字]管理学329、战略管理的特点:系统性、长远预见性、对外抗争性、灵活应变性30、全面质量管理:TQM31、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3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33、卓越绩效标准的11条核心价值观包括:领导作用;以顾客为导向;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关系;灵敏性;关注未来;管理创新;基于事实的管理;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观点等。第三章1、一般环境(PEST)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等。2、对应关系(名词解释):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中层、深层。表层的企业文化如厂容、厂貌、厂歌、厂旗、产品形象、职工风貌等;中层的企业文化介于表层、深层之间,如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沉淀于企业及职工心理的意识形态,它要受企业外部环境中诸因素的影响,并向内化为企业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3、具体环境(名词解释):指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其中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环境。4、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熟悉其所对应的例子)简单和稳定的环境:例如容器制造商、软饮料生产企业和啤酒经销商复杂和稳定的环境:医院、大学、保险公司和汽车制造商简单和动态的环境: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商和时装加工企业复杂和动态的环境:电子行业、计算机图软件公司、电子仪器制造商5、社会责任(名词解释):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6、企业被社会责任的内容(简答)企业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具体来说,企业要保护股东及其他出资人的投资,并使之得到合理的利益;对于新闻媒介,企业要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及时,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等,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于社区,企业应当经济参与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护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企业对于政府的责任是认真遵守政府的有关法令和政策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和管理,自觉履行作为公民应承担的各项义务;对消费者而言,企业应当把满足顾客需要,尊重和维护其合法利益,担负起教育、引导消费者的职责。7、道德(名词解释):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和原则。8、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前惯例阶段,第二阶段称为惯例阶段,第三阶段称为原则阶段。9、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除了由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之外,还受到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强度等影响。第四章1、计划工作是管理各项职能中的首要职能。2、计划工作(名词解释):是指制度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键入文字]管理学4方法。3、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4、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5、计划工作的意义: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有利于控制。6、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为上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7、计划工作的程序包括: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制订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8、对机会的估量,要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9、限定因素原理(名词解释):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10、限定因素原理是决策的精髓。11、许诺原理(名词解释):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12、企业中常用的投资回收率就是这个原理的具体应用。13、灵活性原理(名词解释):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14、对管理者来说,灵活性原理是计划工作中最主要的原理。15、灵活性的限制条件是:(1)我们不能总是以推迟决策的时间来确保计划的灵活性,因为未来的不肯定性是很难完全预料的,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尽可能地将未来可能出现的而难以考虑地非常周全,以此来拟定应变措施,当决不决,就会坐失良机,造成损失,(2)使计划具有灵活性可能是得花钱的,甚至由此得到的好处可能补偿不理它的费用支出,这就不符合计划的效率性。(3)有些情况往往根本无法使计划具体灵活性,即使有些情况可以做到,但困难之多会影响到计划的实施。16、改变航道原理(名词解释):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状况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第五章1、目标(名词解释)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2、目标具有独特的属性,称为SMART属性,即具体明确,可以度量或测量,可以实现,目标之间相互关系,时间限定。3、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前者是使生产水平或经营活动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猴子是指使生产水平或经营活动水平维持在现有水平。4、目标的作用: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激励作用,凝聚作用,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5、目标管理(名词解释)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6、目标管理的特点:强调“自我控制”,促使下放权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7、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键入文字]管理学5(5)不灵活的危险8、战略(名词解释):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求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9、制定战略是组织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环节。10、战略制定通常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设计、以及战略部署和展开等环节。11、制定战略的核心是要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12、战略分析(名词解释)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13、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14、美国战略学者波特提出了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决定产业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的模型15、使命(名词解释)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
本文标题:自考《管理学原理》0054[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69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