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小学数学家常课的设计与思考
小学数学家常课的设计与思考当前,有形式无实质的数学课时有发生,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数学家常课的设计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精心备课,凸显“家常课”的特性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一种学习提升、精心修炼的过程;是一种力图完善、张扬个性的过程;是一种放飞想象、抒发情感的过程。备课包含吃透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思考教学方法、写好教案。教师要围绕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创设问题化解难点,搭配有效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技能。注重研究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教学实践表明:任何一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用心备好“家常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深入了解学生——体现针对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大家都知道不同的班级学生的素质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预案之前,应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先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哪些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内容是难于记忆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再来考虑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意义,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有了对学生学习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的充分了解,教师平常备课时,就不会照抄他人的教案设计,而会在使用别人的教案前,首先考虑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在内容的难易、素材的选择上考虑到哪些地方需要删去的,哪些地方是不适合我用的。如基础差的、“学困生”多的班级,在教学内容上,不妨增加些基础题教学,教学方式上可注重有意义的接受教学模式。这样去结合班级的实际,分析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来备一节课,就能为我所用,为生所用,为生能用。(二)准确领会教材——体现灵活性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整理房间”这节课,笔者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空间”,灵活地设计了教学环节。①从师生的自我介绍中引出各自的属相,按属相不同把小朋友分为属×和属×,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②教师选取学生身边的事情(帮助淘气整理房间)为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对房间整理前后的观察比较感知到分类方法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在帮助淘气整理房间的过程中留足时间让学生“想、说、动”,得到不同的整理方法,体验到按同一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二、用心上好课,处理好“家常课”两个关系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巾完成。上好“家常课”是向课堂要效率的关键,而要上好课,笔者认为应用心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教师应悉心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有机地融入课堂预设,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抓住这个亮点,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班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使预设、生成双赢。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化简比”后,出示号,要求学生化简。一个学生板演出=5:3,“错了!”“反过来了!”教室里顿时出现了反对声。面对这一错误,教师没有马上让其他同学说出正确的结果,而是先让那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猜测举例、验证,最后达成共识:凡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整数比就是前后的分母调换位置写出的比。由于这位教师独具匠心的处理,让错误变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二)处理好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与新课标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在实施探究教学时,部分优秀生往往控制和把持着局面,他们在整个探索过程巾的收获是比较大的;而另一部分学困生可能只是陪衬,在探究过程中参与的程度很低,思维并未被激活,有的甚至杂乱地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对探究的问题认识不够或者根本不明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给予学困生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外,有必要用讲授法向这些学生传递必需的基础知识。如在“圆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有部分学生在听了同伴的说明与解释后,能基本理解这一公式的来源,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是无法理解与接受。这时,我就用电脑演示,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告诉那些学生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与圆的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并让他们将这一过程画出来,标上字母。通过这一过程,让这些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因此,教学中要把探索的“钥匙”交给学生,由其自主去开启成功的“大门”,去体验探索者的艰辛和成功感,同时要注重“探究”与“接受”这两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以实现有效学习。总之,教师应自觉地备好、上好“家常课”,体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与实用性,处理好上述三个关系,以凸显课堂实效性。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家常课的设计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2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