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政治哲学古诗词选择题集
第1页(共16页)高中政治哲学古诗词选择题集1、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菊花。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下列判断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是A、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日有所思,夜中所梦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4、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A、和谐就是美和善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C、是亦彼也,彼亦是也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5、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B、天不变,道亦不变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6、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也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深刻7、“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B、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依据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8、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说明了这样的一个哲学道理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C、事物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D、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10、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外部条件影响事物的发展C、内在因素决定事物的发展D、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1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第2页(共16页)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14、“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A、①B、①②C、①③D、①④15、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的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16、“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回答17~18题。17、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A、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完全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18、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认识来源于实践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回答19~20题。19、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20、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A、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第3页(共16页)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2、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这句话说明A、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C、个人活动影响社会发展D、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23、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到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24、“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5、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A、想象是突发的B、想象是随意的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27、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是因为它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④是多数人的习惯想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8、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9、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我们需要①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迎接挑战②有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③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④树立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挫折既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又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这种看法A、是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B、正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说明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D、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31、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32、甲说:“我在故我思”,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二人的观点可以看出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是观点是唯物主第4页(共16页)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3、“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34、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3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36、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37、“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句话说明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是可有可无的③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8、“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39、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是A、目不识丁B、目不见睫C、目不窥园D、目无全牛40、“草萤有耀终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41、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调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①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②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③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④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回答43~44题。43、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第5页(共16页)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44、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②严于律已不断完善道德修养③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④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知善恶,更在为与不为的行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5、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①前者是感性的,后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哲学古诗词选择题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4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