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专题六 中国古代宗教
1专题六中国古代宗教中国远古宗教一、什么是宗教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对神圣的存在物的信仰。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立的。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中的“菩萨”、道教中的“神仙”等等。人们信仰这些神秘的偶像,谋求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人们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对神秘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但是对于艺术史、文学史、哲学史及科技史的研究者来说,他们一致认为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为什么说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呢?(一)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宗教的产生各国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1.“魔术说”。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的巫术魔术。古人解释不了洪水、地震、电闪、雷呜,于是就用巫术魔法举行祭祀仪式来与之沟通,进而产生了对它们的崇拜。2.“灵魂说”。认为宗教起源于人对“生”的崇拜和对“死”的恐怖;3.“生气说”。认为宗教是对生命和灵气的信仰和崇拜。不管是哪种说法,他们的共同点都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身的本质、与自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种自我意识。因此我们说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文化活动特别是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绘画、雕塑、书法、建筑等广泛的内容。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密切的联系;步入道观寺庙,你会为宗教雕塑的特有魅力所折服,你会为塑像旁边的壁画和书法艺术而赞叹不已。如果我们剥去宗教的神秘外衣,它里面蕴藏的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确实是一个深厚的文化宝库。如果我们致力于研究哲学、科技(化学——炼丹)、艺术、建筑,就会发现某些宗教教义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精神追求,另外,宗教在发展过程所发现的科学技术知识也使人类受益匪浅。而且,宗教还是一种国际间的共同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共同的精神向导,它对人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精神文化方面产生了而且还在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宗教也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三、中国远古宗教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在原始社会里,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包括经典、教义,戒律规矩和组织机构等一整套宗教体系。其中某些宗教由多神教演变为一神教,国家的宗教演化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印度—亚洲—世界)。从世界范围来说,世界各国的远古宗教产生于魔术、灵魂信仰和自然崇拜。而中国的宗教信仰则起源于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一)自然神崇拜: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秘化,进2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并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人类难以驾驭的自然物都可能成为远古人类的崇拜物。诸如山岳峡谷、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石头、洞穴、风雨、雷电、水火、等,人们崇拜自然物的行为常常以唱歌、跳舞、绘画、雕塑以及食物、金钱供奉,甚至杀人、杀牲畜等活动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物的敬畏,寄托人们的希望,祈求它赐福避灾。1.太阳崇拜太阳是人类最先的崇拜对象。远古时期,直至夏、商、周三代我们的先人都很崇拜太阳。太阳是人类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最大天体,也是人类原始时期最为熟悉和敬畏的天体。它早出夕落,分出昼夜,温暖永恒,给世界带来光和热,滋生万物。先民们将太阳当成天地的主宰真神,膜拜顶礼。在原始彩陶上有太阳神或太阳图案,在各种典籍上有人们对太阳神崇拜的记载。贺兰山、阴山古老岩画遗迹里,至今犹见跪拜太阳的人物画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是阿波罗。2.月神崇拜中国古代还盛行月神崇拜,在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崇拜月神的尤多。中秋节其实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有关。中国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中秋节“拜月仪式”,供奉素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月亮代表着“净素”,就像月饼大多是素的一样。有一种观点认为,先民所拜的月神是将其看作造物主来祭祀的。台湾语言学学家杜而未认为,月神崇拜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之一。可能你一时半会还没缓过神来,我们先举个例子,在我们现存的传说中,嫦娥是吃了长生不老药才去了月亮,上面的玉兔、蟾蜍也都是不死的,而且吴刚所伐的桂树劈开了又能长。是否发现,与月亮有关的东西都是永恒的,这是为什么?在上古时代,太阳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不言而喻,当人类有了理性之后,便会发问:“我们从哪里来?”遥不可及的日月便成了许多民族的崇拜对象。你可以想像一下,古人们抬头望着星空,月亮它一时满,一时缺,消失又重现,那是何等神奇的现象!杜而未认为,中华民族的古文明对月的崇拜要远甚于日。这一点从《老子》当中也能看出一二。有许多学者都认为,《老子》中的“道”思想来自于之前的上古神话,而“道”的原型很可能就是月亮。《老子》里对“道”有这样的形容:“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月亮有着“朔望盈亏、阴晴圆缺”的周期性变化,它循环往复地运行,永不停息,便象征了生命的轮回。事实上,月神崇拜在东方文明中有着悠远的历史。在古印度,大多巫术仪式都包含着向新月或满月的献祭。在中国民间,目前很多地方在举行献祭仪式也会选择新月或满月之时。另一方面,月神崇拜也被看作是一种女性生殖崇拜。在上古的神话中,月神一直具有母性的特点,譬如伏羲与女娲是一对兄妹,分别掌管着日月,女娲便是最早的月神,后来造人的也便是女娲。也有古人将西王母看作是月神,《吴越春秋》里记载:“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西王母。”上古神话中,终南与昆仑是每天日月休息的地方。杜而未认为,上古神话里的“终南”和“昆仑”其实是两个同词源的词,他们的意思都是“月亮山”。在他的《昆仑文化与不死观念》一书中,杜而未解释道,先民们最早的宗教是通过“不死”的概念来体现的,而月亮的盈亏正好符合这个条件,死亡到新生,月亮似乎有着“永恒”的神奇力量。3月神崇拜直接影响到了这个民族日后的性格养成。与西方崇尚阳刚不同,东方文化推崇一种阴柔之美,“拜月”或许就是源头吧。古代典籍中记载古人有告朔、望的传统,其中“朔”是指阴历初一晚上的月亮。“望”是指阴历十五晚上的月亮。八月十五祭月仪式流传至今。中国月神崇拜源自女性生殖崇拜在美丽的阳朔,有一座奇特的山,顶部中空,状如弦月,夜晚望去,若一弯明月挂在天空,这就是著名的景点“月亮山”。传说有一位老妈妈每天都爬上山去,坐在月亮里头,给游客卖水,于是大家都叫她“月亮妈妈”。“月亮”与“妈妈”联系起来,并给人以美的遐想,这并非偶然,而是与中华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血缘。《礼记·祭器》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古人称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月亮与妇女,都是阴性的代名词。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肇始于人类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时期。创造人类的始祖“女娲”,同时就是月神,在汉墓砖画中,伏羲手捧太阳,女娲则手捧月亮。远古人以为,女人和月亮有着一样的本性,都有膨胀的倾向,而且还有与月相变化周期一样长的月经期。他们的观念中,物体可以通过某种神秘的感应超时空地发生作用,所以月光的照射可以使女人怀孕。因此月亮赋予了女性一种神秘的能力。人类早期对父亲的意义并不清楚,女性在原始母权制社会中处于崇高的地位,繁衍生息的渴望推动了月亮信仰的不断发展。月亮的感应力逐渐被人格化,衍化为高洁的月亮女神。月神形象演变折射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中国的月神最著名的是嫦娥,据后人考证,女娲、女和、尚娥、嫦娥其实同为一人。嫦娥是怎样奔月的呢?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把它偷吃掉,并逃到月亮里去了,变作一只蟾蜍,成为月精。后来,蜍音讹变为兔,于是蟾兔并存于月中,到了东汉时期,蟾蜍被逐出,月宫中只剩下了玉兔。《淮南子》对嫦娥的丑化,暗示了伴随母系王国沦陷后父系文明的建立,妇女的地位骤然下降,嫦娥奔月象征了被父权驱赶的女性们寂寞凄苦的情怀。而蟾蜍向玉兔形象的转变又表明,嫦娥的地位在后世重新得到了提升。这与后来中国文化崇尚阴柔的转向有关,文人墨客对月亮的反复吟诵也为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山神崇拜历代皇帝登基后举行封禅天地的重大活动,说明了人们对山神崇拜的心理。封禅,是一种表示帝王受命有天下的典礼。它起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是当时齐、鲁的儒生为适应兼并争霸趋于统一的形式而提出的祭礼。他们认为泰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至高无上的上帝。封是祭天,禅是祭地。泰山封禅,便赋予了帝王取得上天承认、证明白已是“天子”的神圣意义。封禅大典便成了泰山独有的古老礼仪,也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为种礼仪的执行者是历代帝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影响更为深远,形成了从传说中的古史到宋代皇帝,贯穿于原始社会和封建社4会延绵相续的礼仪传统。[2]4.河神崇拜“河伯娶妇”的传说(魏文侯(魏斯)命西门豹为邺城县令。当地巫祝、三老勾结廷掾、豪长,假借河神娶妇,以少女投河,诈取百姓财物。西门豹微服私访,洞察其情,即将计就计。三月十五日为河神娶妇之期,西门豹亲至河边送亲,故指新妇容貌不佳,命巫祝、三老、廷掾禀明河神,容重选佳丽,将三人相继投入河中。百姓醒悟,河神娶妇之事遂绝。[1]见《国语》及《列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川剧有《邺水投巫》,又《河伯娶妇》。[),则证明战国前人们有祭河神的习俗。除此之外,夏朝以前,人们还有崇拜风、云、雷、雨的习俗。美州印第安人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尤甚。(二)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1.动植物崇拜远古时期,人们对宠大的狮、虎、豹等动物既害怕又崇敬。人们对自已赖以生存的植物也怀着敬畏的心情,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有灵性,因此把它们当作神灵崇拜。这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普遍具有的宗教意识,如原始彩陶和青铜器上多为动植物图案,与动植物崇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是图腾崇拜。2.图腾崇拜图腾崇拜也是原始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宗教信仰。“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的词的音译,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神秘的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就成为这个氏族的图腾,成了这个氏族的保护者和象征,多数氏族的人以动物(如熊、狼、鹰、鹿等)为图腾,并往往以它命名,对本氏族的图腾要禁杀禁食,还时常举行崇拜仪式。传说中国上古时期的黄帝曾训练虎、豹、罴、貔、貅6种野兽与蚩尤等部落作战。其实,这6种动物就是黄帝部落所属的6种氏族的图腾符号。另外,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些部落还分性别搞图腾崇拜,男子以蝙蝠为图腾,女子以夜鹰为图腾。可见图腾崇拜是远古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宗教行为。有些氏族禁杀、禁食甚至回避视为图腾的动植物,但有的氏族却在举行一定宗教仪式中宰杀和食用它,企求图腾之优良特性传承给氏族成员体内。图腾崇拜的遗迹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犹存,如中国民间对龙的偏爱,一些国家在国旗上饰以狮、鹰、象等图案,如泰国:象。美国:秃鹰(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1.鬼魂崇拜远古时代的人由于不能解释做梦、生死等现象,普遍地认为有一种独立于身体之外或不随形体的灭亡而消失的精神实体,即灵魂。由于这种灵魂不会死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原始人既惧怕受到它的危害,又希望能得到它的恩赐,久而久之,不死的鬼魂成为人们普遍崇拜的对象,这就是鬼魂崇拜。2.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以祖先的“灵魂”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信仰,同样也流行于远古社会。当时人们认为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于人间,为了使它不扰乱后代的生活,并祈求得到祖先的保护,人们就举行各种形式的安灵祭,于是出现了祖先崇拜。祖先崇拜长期保留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中。祖先崇拜萌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大量的墓葬考古能证明这一论断,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产生以后,氏族的女祖先,生前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奠基者,死后便受到民族成员的崇拜。当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以后,人们转而崇拜男性祖先。在以血缘为纽带的
本文标题:专题六 中国古代宗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46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