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课堂观察报告(附课堂实录)
课堂观察报告(2013届)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学号:09190113实习生:阮美霞实习学校:金华汤溪高级中学指导教师:唐恒钧麻艳芳完成时间:2012年10月18日浙江师范大学制课堂观察报告生物科学阮美霞1授课课题:细胞膜和细胞壁授课科目:生物授课教师:麻艳芳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8日授课班级:高二(2)班一、教学环节、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一)、课堂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麻老师在教学“细胞膜和细胞壁”这一课时,基本忠实于教材的安排,即先讲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后讲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成分的功能,再然后讲解生活中实例。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在做几道练习。最后讲解不同生物体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表1《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环节具体内容时间(秒)时间%导入实验:伊红染液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染液不会溢出细胞,说明有细胞膜。562.6%细胞膜实验:玉米胚染色实验。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30414.2%细胞膜的第一种成分:脂质。0磷脂的结构、排布和功能。②胆固醇的分布和功能。45121%细胞膜的第二种成分:蛋白质。①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22310.4%细胞膜的第三种成分:糖类。①糖类的分布和功能。1647.6%小结:细胞膜的成分。874.1%0实验:人和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②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33715.7%细胞壁0植物、真菌、细菌细胞壁的成分。②细胞壁的功能和特点。1637.6%1本课堂观察报告由赵敬言,阮美霞共同完成随堂习题同学回答随堂练习并讲解共5题。32415.1%布置作业作业本《细胞膜和细胞壁》。150.7%从上表可以发现以下特点:一是麻老师课堂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主体内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占用整节课的的80.6%,导课和随堂习题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重点,细胞壁则是简单的讲解。二是麻老师讲解“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内容主要采用实验法。在讲解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讲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三是麻老师能将课堂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的例子来巩固所学。(二)、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从下图中可以发现麻老师的知识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科内部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在本课中,主体知识来自学科内部和实验教学,随堂习题则多数联系生活。二是逆转推理的逻辑结构。突出表现在,麻老师总是先从功能出发讲解,不管是细胞膜还是细胞壁都先讲述其功能,然后再来具体讲授细胞膜、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这反映了她的生物学观点:结构决定功能。也体现了她思维的逆向发展性特征,从功能来看结构。三是麻老师讲授不同模块的知识时用的逻辑顺序是一致的。比如讲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时候,都是先讲功能,再讲结构和组成成分。而在讲细胞膜中每一种组成成分的时候则都是先讲其组成成分,再讲这种成分有什么功能。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对这些结构的认识。在本节课中具体表现在,从固定的角度构建知识体系,整体来说讲解细胞膜这一块内容时,先讲解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再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而在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时,又是层层递进的,组成成分的结构、分布到功能逐一讲解。对于细胞壁这一块的内容也是按照同样的逻辑思维讲解的。磷脂: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胆固醇:结构和功能脂质细胞膜的功能胆固醇: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细胞膜的成分糖蛋白:结构和功能糖类糖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壁的功能二、课堂问答、课堂互动分析(分析师生交互方式)(一)、课堂师生互动观察利用互动分类体系,对本节课后15分钟的课堂进行分析后发现:麻老师认为需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生物任务的分析中也体现出她在这方面的努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她给予学生主导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还可以。但在课堂后15分钟,学生主导活动的时间约为0,而教师主导时间却占约7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后半段的新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麻老师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体系及其结构。其次,在课程最后的课堂练习中多以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通过该环节主要反馈学生对于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综上所述,故而在教学过程后半段中,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较少,而教师主导的时间较多。图1课堂11类活动类型百分比图2师生互动百分比(二)、生物课堂问答分析真菌细胞壁的成分细菌细胞壁的成分细胞壁的成分细胞壁的特点百分比本节课中麻老师共提了72个问题,学生没有提出问题。对该课的问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提问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机械性问题,占所有问题的27.03%,主要是“对不对?”“是不是?”等形式,学生回答的类型也常是机械性地判断是否(占34.72%)。对提问后停顿时间的分析表明,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停顿不足3秒的占62.50%。由此可见,年轻教师麻老师的课堂上能调动学生思考的深层次问题较少。第二,有42个推理性问题(占58.33%),提问后学生沉默的几乎没有,另有30个问题由教师自己回答或问而不答,占所有推理性问题的71%。因此,学生回答推理性问题的比率偏低。根据笔者的观察,出现这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并不习惯回答这类问题,而麻老师多设计梯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自问自答帮助学生思考。第三,回答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提问后让学生集体回答的比率约为58.33%,另有41.67%为问后不答或教师自答。这样的答问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在笔者的课堂观察中也确实发现,在麻老师与学生之间问答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学生学习不投入现象。表2《细胞膜和细胞壁》的课堂问答行为类别频率百分比提出问题的类型1、常规管理性问题2、机械性问题3、记忆性问题4、推理性问题5、创造性问题6、批判性问题020942100.00%27.03%12.50%58.33%1.39%0.00%回答方式1、问前先点名2、问后让学生齐答(或自发回答)3、问后叫举手者答4、问后未举手者答5、问后不答(或教师自答)04200300.00%58.33%0.00%0.00%41.67%停顿1、提问后,没有停顿或不足3秒2、提问后,适当停顿3秒以上,学生未出现不投入状态3、提问后,停顿过长,学生出现不投入状态4527062.50%37.50%0.00%学生回答的类型1、无回答2、机械判断是否3、认知记忆性回答3125943.06%34.72%12.50%4、推理性回答5、创造评价性回答709.72%0.00%教师理答方式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3、不停顿提出其他问题或继续演讲4、重复问题或学生答案5、追问、沿着学生的答案演讲或解释6、等待数秒后提出辅助性问题7、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8、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理由00282269700.00%0.00%38.90%30.56%8.33%12.5%9.72%0.00%第四,从教师理答方式可以发现,麻老师希望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重复问题或重复学生答案占30.56%,而且整节课不存在打断学生回答,或对学生回答进行消极评价的情况,即使在学生未能回答周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附录一:麻艳芳老师《细胞膜和细胞壁》课堂实录指教科目生物指教教师麻艳芳授课班级高二(2)班授课日期10月21日授课课题《细胞膜和细胞壁》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师的教学行为(讲解、提问等)学生的学习行为(互动、参与等)教学媒体教学策略00:00-00:01上课。起立。00:02-00:04同学们好。老师好。00:06-00:07请坐。00:07-00:24大家先看PPT上的问题,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一种非常微小的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到了变形虫的体内,我们知道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是不是?嗯(是)。00:25-00:48它整个个体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那这个时候将伊红,伊红是一种红色的染液,它是红色的,红色的,把它注入到变形虫体内以后呢,这个伊红的红色很快就扩散到整个细胞,但是红色的伊红并没有溢出细胞,为什么没有被膜。有溢出细胞呢?00:50-00:52因为它有细胞膜。00:52-01:53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说,变形虫它的细胞是有细胞膜的。我们接下来进入我们要学的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细胞膜还有细胞壁。“细胞膜”又称为“质膜”。(板书)。细胞膜又称为质膜。接下来我们看这个实验。这里有许多玉米种子,把这些种子分为甲乙两组,首先呢,把这些玉米种子都给泡胀了,泡涨了,这说明这个种子,它吸收的应该是,应该是什么啊?水。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01:54-03:10水啊,是不是?它能吸收水分是不是?那其中呢,泡胀以后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玉米种子呢我没给它煮熟,而乙组的玉米种子呢把它煮熟了,煮熟了以后把这个玉米种子给它纵切,纵向切,切成两半,切成两半以后呢,我们就可以看到,玉米的话,这里有白白的小颗粒,这就是闻名所说的胚,胚呢是由细胞组成的。那这个时候甲组和乙组,煮熟和没有煮熟的玉米种子都纵切了以后,用稀释了20倍的红墨水进行染色,染色以后再洗去浮色,实验结束以后你会发现,甲组没有被煮熟的玉米种子呢,它的胚染色比较浅,耳烛蜀国的玉米种子这个胚这部分细胞,染色非常的深,染色非常的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它们的着色为什么是不一样的呢?何研婷细胞膜被破坏,两侧的浓度会…….03:19-06:04煮熟了以后细胞已经死亡了,是不是?死亡了以后这个细胞膜也就被破坏了,这个时候红墨水就非常容易进入死亡的细胞,而这个没有被煮熟的这个玉米种子的胚的细胞还是活的,是活的。那对于活的细胞而言,红墨水是不能进去的,它具有选择吸收的功能,活细胞具有选择吸收的功能。那对于一个细胞来说,它选择吸收的话主要还是靠它最外界的一个边界,就是细胞膜。奥,细胞膜。第一点,质膜的功能特点,我们将这种,这个细胞膜能选择性的吸收物质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这种功能的特点,我们称为选择透性。我们称为选择透性。那既然这个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有些物质能进去,比如水,能进去,而红墨水不能进去,主要还是跟它的结构相关,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质膜的结构。质膜,它到底都有什么成分组成的呢?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实验。在1895年,欧文顿他选用了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他研究发现,如果是不溶于脂质的物质的话,它是不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而如果是溶于脂质的物质的话,它比较容易能进入细胞。它是比较容易能进入细胞的。那我们现在想一下,对于细胞膜来说,它里面应该含有什么呢?吴静捷06:06-06:09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而不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那细胞膜里面应该有什么物质?脂质。细胞膜的成分:脂质06:11-07:40在化学里面我们学过,相似相容嘛,是不是?所以这个细胞膜当中肯定是含有脂质的。第一个,细胞膜,质膜它含有脂质。我们在讲到脂质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什么物质是可以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对不对?我们来看一下磷脂。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磷脂的结构,磷脂它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那这个呢,图上这个呢就是一个磷脂分子,它有一个头部,是磷酸的头部,长长的尾巴呢是脂肪酸,其中这个磷酸头部是亲水的,就是它愿意和水呆在一块,而对于脂肪酸来说呢,它是疏水的,尾部疏水的,它不愿意和水呆在一块儿。就这样整一个称为磷脂分子。那这个磷脂分子,如果它在空气水这个界面上,铺成一层的话,对于它来说,头部和尾部会怎样排列呢?请同学说一下啊,方思聪头在水里。磷脂:细胞膜基本骨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07:44-07:46头在水里,那尾巴呢?在空气里。07:51-08:52那排下来就是这样的结构,亲水的磷酸头部它是在水里面的,而亲脂的尾部则在空气里面,这是磷脂分子排成单分子层的时候是这样排布的。那在1925年呢,两位荷兰科学家,他们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提取出来以后,它把这些脂质平铺在了这样一个水空气的界面中,他发现这个,铺完以后这个铺出来的这个界面的面积呢是相当于红细胞细胞膜的两倍,这个面积是红细胞细胞膜的两倍。那大家想一下,为什么面积
本文标题:课堂观察报告(附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5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