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作文素材积累:西南联大(1938-1946年,西南联大像一颗流星,在中国历史上划过灿烂的一笔。)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北平、天津失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奉命南迁,先暂驻于“衡山湘水”的长沙。随着日本的侵略加剧,形势危急,1938年三校又迁到云南,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把清华、南开严谨教学的精神与北大传统的自由研究的精神结合了起来,把北大的自由与民主、清华的生动活泼与事业心、南开的实干与严格整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成为勤奋努力、事业心强、学习严谨、具有自主能力和主动性的人才。西南联大精神的形成,是为抗战的现实需要,在继承三校传统和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加以整合、提炼的结果。首先,西南联大对三校原来的传统精神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继承的基础上,而是在原有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整合,进而形成了使三校原有精神互补的西南联大精神。【比如北大具有自由的精神,西南联大继承了它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精神,但对于北大自由到看似无序的状态,西南联大并不赞成。而是选择了以清华讲秩序、守纪律和严谨的精神状态来纠正北大学生自由的无度。】北大的学生可以逃课,“你爱上课,可以;你不爱上课,也可以;你爱上你爱上的课而不爱上你不爱上的课,更是天经地义的准可以!总之,一切随意”。而清华则有严格的纪律,没有自由散漫的习气。西南联大《教务通则》第四十五条规定:“学生一学期内,无故缺课(体育及军事训练在内)满十小时者,由注册组予以警告;满二十小时者,酌以训诫;训诫后而仍无故缺课者,由教务长酌令休学一年或一学期”。第四十六条规定:“学生一学期中因任何事故于某课程缺课愈三分之一者,不得参该课程之学期考试,该课程以零分计”。其次,西南联大没有满足于对三校传统精神的继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根据西南联大所处的抗战时代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了新的精神。】根据抗战建国的需要,西南联大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培育和形成了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根据三校联合办学的现实,西南联大又突出了学校自身团结精神的培养。西南联大精神是大学的普遍精神与西南联大个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普遍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使西南联大精神能够传之久远、弥久弥珍;能够浸透代代学人的心灵,成为西南联大人的团体意识;能够至今让人击节赞叹、感怀不已。一、“刚毅坚卓”“刚毅”语出《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于仁”,注云:“刚:无欲;毅:果敢”。“卓”为“超绝出众”意。“刚毅坚卓”即为坚强果敢、坚忍不拔、超绝出众、卓尔不群之意。“刚毅坚卓”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三校精神传统的最具时代性的继承和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首先体现了以西南联大人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为成就学术救国、以文化振兴民族的大业而克服一切困难、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这正是在抗战时期对苦干、实干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最能反映在整个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精神风貌。【凭着刚毅坚卓的精神,无论是距“七七”事变爆发仅3个月后长沙临时大学即完成提议、筹建、组建到开课的所有工作,还是从长沙到昆明,实现了1671公里的远距离整体搬迁,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无论是在抗战的八年间,顶着日寇的空袭,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还是克服一切困难坚持科学研究,始终执当时中国学术之牛耳】,在西南联大所取得的成就中无不贯穿着“刚毅坚卓”的精神。“刚毅坚卓”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基础,支撑着西南联大的其他精神。因为有了“刚毅坚卓”的精神,所以西南联大人能够在抗战爆发之初,就抱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如校歌所唱“千秋耻,终当雪”,“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凭着这种精神,西南联大教师能够始终以弘扬、建设民族文化进而挽救和振兴民族为己任。要坚持文化救国、文化兴国,就要安贫乐道,就要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外敌入侵、生活困顿的抗战时期,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西南联大的基本精神——民主、自由、团结、实干、严谨等,都是在“刚毅坚卓”精神的支撑下才得以不息不绝并不断壮大。西南联大能够克服战时的一切困难,坚持把联大办成当时的一流大学,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二、爱国精神在西南联大校园,上上下下、教师学生中最为浓烈的情感就是爱国的情感,最感人的精神就是爱国精神。“七七”事变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们忧心如焚,对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多焦虑难安。他们认为:只要文化不灭,中华民族就不会灭亡。忧国之思使他们找到了抗战时期自己的位置:以文化传播、文化创造为维系民族血脉的使命。因此,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们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忧国忧民的感叹之中,而是坚定、勇敢地投入到学术救国的行列中,以自己的知识才华报效祖国。很多在国外求学的学者,“七七”事变后,也放下自己的研究和学业,不惜牺牲个人在国外的学术发展和优厚的待遇,纷纷赶回祖国,以期用自己的才学报效祖国。当时的华罗庚正在剑桥大学访问,他已经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关注。他认为,中国当时缺乏的不是一流的将军和士兵,而是科学。救国必须靠科学。他决心与全国同胞共赴国难,因而不顾师友的挽留,毅然于1938年回到祖国。黄子卿教授战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当时学院的负责人都挽留他,并且劝说他:“你的祖国正象一只破船在风雨中飘摇,哪里会有美国这样好的研究条件?”黄子卿答道:“我愿和我的祖国一起受苦!”毅然回国。像华罗庚、黄子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如陈省身、范绪筠、张青莲、王竹溪、张文裕等。【“在长期的战争中,联大的师生都生活在苦难的日子里,贫穷笼罩着一切,营养的不良,衣衫的褴褛,书籍仪器研究工具以及居室都是奇特的困难、缺乏、憔悴、衰颓、死亡,世局国难的苦闷,社会的辛酸……这种种人间的不幸,不断地连续打击在他们的身上,而他们依旧坚贞不屈,在继续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工作——真理的追求”。激励他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学术研究的勇气与力量就是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三、自由与民主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说“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可以说是对西南联大自由与民主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概括。思想自由为北大所固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为北大所坚持,而且也是清华所具有的,最终为联大所继承。西南联大继承了三校思想自由的核心价值观,并加以扩展和升华,使之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灵魂。因而在西南联大,形成了“自由研究、自由讨论是教育的主要方法,尊重个性、尊重人格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的风气。民主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西南联大既然继承了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必然也要同时继承民主。在西南联大,民主精神体现为校内的学术民主、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对民主制度的政治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已经成为西南联大的制度性规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破坏。国民政府要干涉学术自由,西南联大人予以坚决抵制。包括教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也必须恪守自由民主的精神,而不得破坏。为了通过学术复兴带动民族复兴,就要让学术顺利发展,西南联大必须具备自由与民主的精神。自由与民主是西南联大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团结精神西南联大在八年的办学过程中还体现了一种反映西南联大现实特点的精神——团结。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当时西南联大的总教务长郑天挺教授也认为“西南联大的八年,最可贵的是友爱和团结”。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三校之间均如此。西南联大的团结精神首先表现在学校领导的团结。【西南联大刚成立时,曾定常委会主席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一年一轮。而张伯苓将权力委托梅贻琦,蒋梦麟常到重庆为西南联大联系政府与社会各界,联大的最高权力实际让给了梅贻琦。】这也反映了张、蒋从大局出发,自觉维护西南联大的团结意识。这种权力的划分,不仅体现了张和蒋对梅贻琦的信任,而且在权力的实际运行中又不会对梅贻琦的工作造成过多干扰,更能提高行政效率,避免了“三足鼎立”带来的政令不一、政出多门和“轮流坐庄”引发的人为矛盾,保证了西南联大的稳定。梅贻琦也能从公心出发,做事公正、公平,从而使三校的团结得以巩固。三位校长对团结的维护,是保证西南联大能够团结的首要因素。西南联大教师之间也较为团结。在学业、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致力于学术救国。1938年10月,为避空袭,联大教授有家眷者多迁居昆明郊外。华罗庚一家因贫困及行动迟缓竟无处落身。这时闻一多伸出了热情之手,邀华罗庚与其同住。在狭小的房子内,闻家8口与华家6口隔帘而居,共度难关。西南联大教授间的无私与团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联大师生之间也保持着团结亲密的关系。陈岱孙回忆道:“老师与学生亲密一致。警报一响,师生一起跑出去,敌机飞到头上时,大家一起趴下,过后学生抬头一看,原来是某某老师,相视一笑。大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战争,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密切了联大师生的关系。三校能够克服矛盾,求大同存小异,凡事从大局出发,始终保持了西南联大的团结,尤显西南联大团结精神的可贵。较之与西南联大同时成立的西北联合大学成立不到二年即告离析,西南联大从大局出发,化解矛盾、精诚团结的精神,更显得难能可贵。五、苦干实干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曾概括清华的精神为“清华的精神是实干”。注重行动、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实干精神确实是清华主要的精神之一。而苦干则是南开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践行的基本信条。南联大的苦干实干精神,首先体现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文化创造不停息的勇气和不懈追求。西南联大迁昆后,物价飞涨,生活困苦。到1941年,“乃自暑假以来,物价又复飞涨,比于战前多高至三十倍以上”,而教授们的薪水不仅发放不足,而且到手的薪水也严重贬值。由此,导致了联大教师们生活的贫困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或外出兼课,或凭借技艺挣钱,甚至摆地摊、卖文稿。连梅贻琦校长的夫人也不得不靠卖“定胜糕”以补家用。【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西南联大的教师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以文化救国的责任,坚守着学术阵地。】很多教师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创造了非凡奇迹。苦干实干精神还表现在克服困难、创造性地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的努力方面。三校在匆忙间南迁,大部分仪器设备未能带出。但是联大师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应进行的科研教学或等政府拨款重新购买。相反,他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以保证科研教学的进行。联大教授轶事——《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里,记录了西南联大众多名师大家在寒微艰辛的生活里言传身教、治学育人的故事,读来令人感佩。美国友人李约瑟先生曾这样评论当时这些中国教授:“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常常闻名于欧美而不得一饱。”1.费孝通摆茶摊卖碗茶//沈从文卖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由于社会动乱,薪金微薄,为了一家人的温饱,教授们课余时间,不得不到社会上去打工兼差,增加收入。有的教授则自己做起了生意。那时运气最好的教授们,可以到云南大学、中法大学兼课,或者到报社当编辑、记者、撰稿人,凭自己的名气挣钱。费孝通博士那个时候就在自己任教的云南大学门口,摆了个茶摊,卖个碗茶,来喝茶的人中间,有不少是他的学生或者同僚。//著名作家沈从文由于作品充满一种湘西农村的田园气息,缺少更深刻的现实矛盾,常常被人误当作不问政事的清高文人。事实上沈从文一直过着一面教书一面卖文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这位在许多人眼里的清高文人,曾经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卖文广告,推销自己,在当时实属一种十分大胆的举动。2.朱自清“教授”拒乞丐联大怪人朱自清在昆明留下的轶事非常多。有一次,一名乞丐在大街追逐朱自清先生乞讨,朱先生被纠缠得无可奈何,便回头甩了一句话:“别跟我要钱,我是教授。”那位乞丐听到这句话,扭头便走。这个故事传到学校里,于是其他教授也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方法对付跟他们乞讨的叫化子,别说,这一招还真灵。那个年头,只要乞丐们一听说那人是教授,顿时兴趣索然。
本文标题:作文素材:西南联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77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