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连江县文笔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入答题栏中,每小题2分,共40分)1.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出自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中山陵B.黄帝陵C.炎帝陵D.秦始皇陵3.我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是()A.华夏族的形成B.商朝的建立C.禅让制的实行D.夏朝的建立4.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牧野之战B.盘庚迁殷C.周初分封D.国人暴动5.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的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6.右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7、在一次成语比赛中有同学说到“纸上谈兵”,这应该与历史上的哪一次战役有关。()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D、巨鹿之战8.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①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③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A.竹简B.青铜器C.纸D.丝帛10.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都江堰B.灵渠C.大禹治水D.王景疏通黄河11.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军一直达到咸阳附近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12.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A.大禹治水B.烽火戏诸侯C.立木为信D.卧薪尝胆1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建立县制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奖励打仗有功的人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14.下列言论,出自右图之人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5.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BCD16.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下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不适合他的是()A.他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修筑长城,防御匈奴C.统一货币D.主持修筑都江堰17.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秦始皇焚书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人们的言论B.禁止儒学传播C.树立秦国的形象D.加强思想控制18、“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9、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20.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①大泽乡起义②巨鹿之战③楚汉战争④建立张楚政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禹让位启,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分封制。AB22、商朝之所以能够灭夏朝,主要是有个明君汤,还在于他得到有才干的姜尚的辅佐。AB23、2008年,端午节首度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A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古人李冰。B24、中国古代有着许多的世界之最,其中就有铸于商朝现存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它叫——“四羊方尊”。AB25、今天在我们学校的对面还可以看到某些农民用牛耕作,学了历史我们知道:牛耕至迟在春秋末年就已开始使用,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AB三、辨析题(共一题5分)26、中国文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汉字字形是在继承中发展的。甲骨文奠定了汉字的基础,它们记录和反映了夏朝的政治、经济情况。秦朝出现了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以上的说明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四、材料解析题(27题12分,28题13分,共2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1分)“孝公”指哪国国君?(1分)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1分)(2)孝公死后,卫鞅最终被处死,可他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你能分析一下变法成功的意义吗?(3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2分)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1分)“扫六合”是什么意思?(1分)有何意义?(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做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2)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2分)他们为什么要起义?(3分)(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1分)为什么?(3分)五、综合题(共一题20分)29.“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2)人与人的和谐:请列举出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三对和谐的君臣。(6分)(3)人与自然的和谐:①战国时期我国历法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2分)②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根据提示,请各举两例说明各种不和谐的历史现象。(4)统治的不和谐:、。(2分)(5)诸侯国之间的不和谐:、。(2分)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6)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说出两项即可)(2分)(7)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说出两点即可)(2分)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0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