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2017.10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2017修订版byLPL-1-影像名解P.S.斜体为划的重点,黑体为考过的,重点看黑斜体,蓝色字体为新增部分1、DR——digitalradiography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把X线直接转化成电信号或先转换成可见光,然后通过光电转换,把电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数字成像(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而得到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缩短了成像时间。2、CR——computer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成像,用磷光体构成的成像板(imageplate,IP)替代x线胶片吸收穿过人体的X线信息。记录在IP上的影像信息经过激光扫描读取,然后经过光电转换,把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重建成数字矩阵,再显示出数字化图像。3、DSA——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属于数字成像技术的一种,目前仍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4、USG——ultrasound超声,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5、Hu——CT值,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示组织密度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Unit,Hu)。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表示为相应像素的CT值;水0Hu;骨皮质1000;空气-1000;+5、空间分辨力spatial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物体空间大小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lp/cm(每厘米线对)5÷lp/cm=可分辨物体最小直径(mm);象素越小、层厚越薄空间分辨力越高+5、密度分辨力density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组织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例如,0.35%,5mm,0.35Gy表示物体直径5mm、病人接收剂量为0.35Gy时,密度分辨率为0.35%.象素越大、层厚越厚,密度分辨力越高。+5、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volumephenomenon)同一扫描层面中,垂直厚度内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组织时,所测的CT值是他们的平均值,不能如实反映其中的任何一种组织。+6-1、多方位重组Multiplannerreformation,MPR:利用CT螺旋扫描三维采样的优势,在任意平面上重建,获得扫描时难于得到的冠状面、矢状面、斜面等平面的二维图像,其中包括曲面重建(CPR)6-2、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最大强度投影:在三维重建过程中,从设定视角发出假定投影线,使投影线穿行轨迹中兴趣结构密度以上的象素进行编码,形成二维投影像,主要用于CT血管成像(CTA)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2017修订版byLPL-2-6-3Volumerendering,VR容积演示三维重建技术,首先确定扫描容积内的象素密度直方图,以直方图的不同峰值代表不同组织,然后计算每个象素中的不同组织百分比,继而换算成不同的灰阶,以不同的灰阶(或色彩)及不同的透明度三维显示扫描容积内的各种结构,给人以较强的立体感。6-4.仿真内窥镜Virtualendoscopy,VE三维重建技术,主要在螺旋CT连续扫描获得容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软件调节CT阈值和组织透明度,使不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100%,从而消除其影像,而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0,从而保留其影像,显示空腔的内壁,加上人工伪彩后,再利用电影功能依次回放,类似真实内窥镜的观察,可从任意方向观察管腔内部。可用来显示气管、血管、胃肠道、喉、咽、窦腔等结构6-5.Surfaceshadeddisplay,SSD表面阴影显示三维重建技术,首先确定兴趣区CT阈值的切割参数,经计算机的处理,把阈值外的组织结构隐去,从而获得CT值在阈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的表现轮廓图,再以一假想光源投照于三维模型表面,以灰阶或伪彩色方式显示三维结构模型的表面影像6、pixel——像素,数字矩阵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7、CTA——CT血管成像术,是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8、TR——repetitiontime重复时间,在脉冲序列中,两个射频激励脉冲组合间的间隔时间。TR的长短决定着能否显示出组织间的T1的差别,短TR可获得T1之间的对比。9、TE——echotime回波时间,是MRI扫描的总要成像参数,开始施加RF脉冲组合至信号收集的时间。TE决定T2信号的加权,长TE可获得T2信号的对比。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及重复时间可得到不同的扫描序列。10、T1——纵向驰豫,纵向磁化量由最小值恢复到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驰豫时间。(主要由T1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T1WI)11、T2——横向驰豫,横向磁化量由最大值衰减至原来的37%时所经历的驰豫时间。(主要由T2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T2WI)12、流空效应——体内流动的液体(如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I成像过程中虽然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但终止脉冲后采集MR信号时已经流出成像层面,因此接受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1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体内流动的液体中的质子与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的质子相比,在MR图像中表现出不同的信号特征,利用血液的这种流动效应使血管内腔成像,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可不需要对比剂。\\MRhydrography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2017修订版byLPL-3-14、MRCP——MR胆胰管造影,在MR水成像技术的基础上,使含有液体的胆胰管呈高信号,获得犹如造影效果的图像。对胆胰导管的梗阻敏感性高。无创性。\\PWI,磁共振灌注成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以后,进行快速动态扫描。反映组织微循环的分布及其血流灌注情况,评估局部组织的活力和功能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增强: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需要注射造影剂(DynamicSusceptibilityContrast)DSC成像对象:短T2*血液(主要指含造影剂血液)非增强:动脉自旋标记法ASL——不需要注射造影剂(ArterySpinLabeling/Tagging)ASL成像对象:磁化标记的血液中的氢质子\DWI,弥散成像:在人体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扩散运动会受到限制,DWI通过检测组织中水分子扩散受限的方向和程度可得到微观水分子的流动扩散情况,间接了解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主要用于(超)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发现;肿瘤囊变和囊肿的鉴别。\MRS,MR波普成像:目前唯一的活体观察组织细胞代谢及生化变化的无创性技术。不同的代谢物在外加磁场中存在共振频率的差异,即化学位移不同,MRS记录的是不同化学位移处代谢物的共振信号。MRS原理与磁共振相同,只是数据表现的形式不同,MRS表现的是信号的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函数。分辨率高,功能性研究,临床科研价值较高15、Seldingertechnique——穿刺点消毒,局麻下以穿刺针按预定的角度和深度穿刺,抽出液体后,送入导丝,推出穿刺针,再沿导丝置入引流管。16、TAI——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经导管向靶动脉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药物高浓度地直接作用于病变,从而提高了对局灶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17、TAE——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能够引起血管腔暂时性或永久性阻塞的物质,通过导管释放入病变血管或病变的供血动脉内,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的技术。18、PT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穿刺植入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和再通的技术。19、TIPS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是指在门脉的分支和肝静脉的汇入端或下腔静脉之间在肝内建立一个分流道,集穿刺、PTA、内支架置放术为一体的新技术。20、PACS——图片存档与传输系统,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及海量存储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具有查找快速准确、图像质量无失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特点。组成:1)数字化图像的采集;2)网络的分布;3)数字化影像的管理和海量存储;4)图像的浏览查询及硬拷贝输出;5)与医院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的无缝集合2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间隙增宽。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严重时,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如鱼椎骨状。2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内钙盐含量降低。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外围为一层未钙化的骨样组织。X线:骨密度减低。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皮质边缘模糊,骨变形、假骨折线,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2017修订版byLPL-4-在儿童可见干骺端和骨骺改变。23、骨质破坏——destructionofbone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组织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可发生破坏。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骨松质破坏成斑片状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蚀状。2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andosteosclerosis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X线: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骨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皮质增厚致密,难于分清皮质与骨松质。长骨可见骨髓腔变窄或消失25、骨膜增生——periostealreaction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亢进所引起的骨膜新生骨,表示有病变存在。组织学: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梁。X线:早期长短不定,与皮质平行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透亮间隙,继而增厚,呈线状、层状、放射状、花边状骨膜反应。26、骨骺骨折——epiphysealfracture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X线:骺板或骺线增宽,骨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27、青枝骨折——greenstickfracture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骨折。X线表现: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的皱折、凹陷或隆突与翘起。28、关节破坏——destructionofjoint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侵犯、代替所致。X线:累及软骨时,间隙变窄,在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可见骨破坏和缺损,严重时可半脱位和变形。29、关节强直——ankyiosisofjoint可分骨性与纤维性两种,X线: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并有骨小梁连接两侧骨端,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纤维性强直,关节间隙狭窄,且无骨小梁贯穿见于关节结核。30、codman三角——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常为恶性肿瘤的征象.呼呼吸吸系系统统::1、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形成,在充满气体的肺野,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外围逐渐变细;立位时下肺野纹理较粗。2、原发综合症:原发性肺结核时,X线特征表现为:a、原发浸润b、淋巴管炎c、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三个特征表现同时出现,形似哑铃状,又称哑铃征。(次级)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结构,是最小的被结缔组织膈膜所包围的肺单位;由小叶核心、小叶间隔和小叶实质构成;切面呈圆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朝胸膜。初级肺小叶:每一终末细支气管及所属结构肺腺泡:每一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结构,腺泡由许多个肺泡及其围成的肺泡囊组成,由肺泡管相通。分叶征——lobulation:肺部的恶性结节和肿块在X和CT上显示结节边缘成细小深分叶或锯齿状,状如桑葚
本文标题: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2017.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1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