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8版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优培课程建设团队制作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P95.2.4.6-96.4-98.1课程导入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及其方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方案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及其方案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本专题主要内容一、“和”与“战”的变奏二、战争双方的强弱胜负转化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四、革命胜利原因和基本经验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和”与“战”的变奏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翘首望治,期待和平统一。国共两党之间能否相忍为国、和衷共济,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历史渊源:既定目标国家和人民需要和平国际形势及美苏对华政策有避免内战的可能1.中共的“和”与“战”P183.3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现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成立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如果成立联合政府,可能有几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现在的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走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更加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联合政府的主张1.中共的“和”与“战”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我们既不准备打内战,无须多兵,兵少可以减轻国民党的畏惧心理,求得和平,以待全国人民的觉悟。如果人家要打,我们也有恃无恐”。——《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1943年1月25日)。1.中共的“和”与“战”“战”之准备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他所以可能采取暂时的和平是由于……他还需要医好自己的创伤,壮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将来消灭我们。我们应当利用他这个暂时和平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945年8月23日。1.中共的“和”与“战”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1.中共的“和”与“战”“仍取攻势”与国民党方面一面进行谈判,一面要求各地部队“今后一时期内仍应继续攻势”,对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凡能控制者均控制之,哪怕暂时也好”,“同时以必要的力量,尽量广占乡村和府州县城小市镇”。——《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1945年8月26日。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1.中共的“和”与“战”(一)时局变化,抗日阶段结束,和平建设阶段开始。(二)我党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五)中央正向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六)蒋介石困难甚多,加上国内外压力,可能赞成和平建国。(七)江南江北我军主力各就现地集结整训,恢复疲劳,准备于顽军进攻时,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打得几个大胜仗,威震大江南北,对于促成国共谈判非常有利,顽军亦不敢轻视你们。(八)一切作持久打算,依靠人民。(九)设法向敌伪购买子弹,愈多愈快愈好,同时注意从敌伪撤退区收集军用资材,为持久计。——《目前党的方针及新四军的工作部署》,(1945年8月24日)“战”之准备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1.中共的“和”与“战”到1945年8月26日,中共收复了威海卫、烟台、龙口、益都、张家口、集宁、丰镇等处,占领了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许多县城。至10月10日,解放区人民军队经过两个月的大反攻作战,共毙伤日伪军33万多人,收复城市197座,解放人口1871万。——黄友岚主编:《争取和平民主》(1945-194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争夺受降权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争夺东北1945年8月20日,指示前往东北的军队,“乘红军占领东北期间和国民党争夺东北”8月23日,攻占晋绥解放区通往东北的交通枢纽张家口。9月3日,攻占锦州。9月初,冀热辽军区的八路军主力李运昌部,协同苏军攻占山海关,很快控制了辽宁省的36个县市,吉林的8个县市和黑龙江的两个市,部队从不到两万人扩大到10余万人。9月18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任书记,以加强对东北工作的领导。大批干部火速调往东北。9月31日,中央军委发出迅速渡海向东北进军的命令。10月18日,中共陈毅部、刘伯承部和聂荣臻、贺龙等部相继发起津浦、平汉、平绥战役,迟滞国民政府军队试图通过陆路北上平、津、张,抢占东北和热河的计划。10月31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林彪任司令员。1.中共的“和”与“战”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独裁和内战方针“全国要一致集合于青天白日旗帜之下”“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上的讲话。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迫使中共“放弃武装,改走合法道路”;或者“放手动员作战”。“这两条道路任取其一,都足以解决中共问题”。但“这两条道路”中,武的一手是根本的,“与中共及各党派组织‘联合政府’,其结果是整个中国‘和平转变’为苏俄的附庸,苏俄即兵不血刃而控制整个中国”。——蒋介石:《苏俄与中国》,台湾中正书局1957年版,155-156页。2.国民党的“和”与“战”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和谈”把戏“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本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成协议,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70页、71页抗战结束时,“人们却发现政府军已处于异常不利的劣势地位。它最优秀的军队都与华北、华中的沿海城市遥隔数百英里之远”。——[美]白修德、贾安那著:《中国的惊雷》,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页。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新政学系头目、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向蒋介石建议道:“可邀中共领袖毛泽东来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共商国是,如毛泽东来,则谈;若毛泽东不来,则是无视和平、失理之举。若谈得成,可迫使中共交出军队,若谈不成,则共产党是破坏和平。无论谈与不谈,我党均能争取时间,加紧部署,择机讨伐!”“和谈”把戏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惠盼之至”。——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电报“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以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特再弛电邀奉,务恳惠诺为感”。——1945年8月20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第二个电报“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切迫,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现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1945年8月23日邀请毛泽东赴渝的第三个电报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无和谈诚意2.国民党的“和”与“战”国民党方面并未对谈判充分准备,只提出基本原则“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1945年8月28日蒋介石日记。(一)不得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也。——1945年8月29日蒋介石拟定谈判三原则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电报无和谈诚意2.国民党的“和”与“战”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战”之准备抢占沿海要地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要求日军“应对本委员长所指定之部队投降,如对非指定之部队而擅自向其投降或让防,或于投降期间不遵守我军命令实施者,得由陆军总司令下令以武力制裁之,并对不遵命令之敌部队或敌军最高指挥官,直接予以处置”。——转引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4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战”之准备大力收编伪军,以充当战略要地先遣部队日本投降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国民政府就新任命了10余个路军总司令、3个先遣军总司令、5个军长、1个集团军总司令、1个总指挥、1个警备司令。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战”之准备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与共产党争夺东北至1946年1月13日,中共控制了东北9省155个县中的146个县,面积的97%,人口总数的92%。而这时国民政府除控制山海关至锦州间的部分地区以及收编伪军武装占领的极少城市外,对东北几乎没有影响。——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7编,《战后中国》2,第889-890页。2.国民党的“和”与“战”“战”之准备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2.国民党的“和”与“战”“战”之准备与共产党争夺东北◇1946年2月初,苏军撤兵之际,国民党部分军队在美国军舰帮助下运至东北,国民政府在东北的总兵力达到30万人。◇5月3日,攻占南满军事重镇本溪。◇5月18日,攻占四平。◇5月23日,攻占长春。◇5月28日,攻占吉林。◇5月39日,攻抵松花江南岸。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共双方代表签订双十协定地点——重庆桂园厅一角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合影一、“和”与“战”的变奏P183.4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和《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一、“和”与“战”的变奏P183.5-184.1.2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3.中国共产党履行协议之努力与措施1945年10月20日《中央关于过渡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指示》:“目前开始的六个月左右期间,是为抗日阶段转变至和平建设阶段的过渡期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0页。)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措施一,整编军队。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出:“我党即将参加政府”,“各党派亦将到解放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至参加解放区政权,我们的军队即将整编为正式国军及地方保安队、自卫队等。在整编后的军队中,政治委员、党的支部、党务委员会等即将取消,党将停止对于军队的直接指导,不再向军队发出直接的指令,我党与军队的关系,将依照国民党与其军队的关系。”——《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第63-64页。3.中国共产党履行协议之努力与措施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措施二,在内部初步商定参加国民政府委员会和经过改组后的行政院的名单。中共中央致电在重庆的代表团,‘国府委员会仍照周在延所提八人,即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周(恩来)、刘少奇、范明枢、张闻天为适宜,以便将来指导中心移至外边。第一次会议少奇可不出席。范明枢能否出外,已去电询问,尚未得复。如范不就,则提命傅茂公(彭真)。’‘同意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飞)分任行政院副院长、两部长及不管部。’”——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页。3.中国共产党履行协议之努力与措施专
本文标题:2018版专题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2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