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试题(含解析)
1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我们在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A.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D.法律只和中学生相依相伴【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规范人们的行为,制裁违法犯罪,说明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法律,A是正确的选项;B选项法律指导着我们的生活;C选项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约束力;D选项法律和每一个公民相依相伴。故选:A。2.以下有关法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人类社会一产生,法律就制定出来了C.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人治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解析】依据教材可知,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人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CD正确,不符合题意;原始社会没有法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有关法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B.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C.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D.法治只要求个人服从法律、遵守法律【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法治即依法治国,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法治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尊严,ABC说法均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法律____的特征。()A.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是国家治理现代化C.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解析】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体现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不符。故选:A。5.某地媒体爆料水晶泥走红中小学校园,经公安部证实水晶泥含毒性硼砂,可致儿童中毒。新闻播出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地工商、市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整治行动,查获并下架相关产品,对相关个体商贩进行了处罚。相关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说明了()①人们的行为需要受到道德的约束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③法律主要靠个人自觉遵守来实施④法律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地美好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解析】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材料中相关部门对售卖水晶泥的个体商贩违法行为2的查处,说明了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地美好。②④观点正确,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法律的强制性,①与题意不符,排除;法律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6.近日,山东济南打掉一个销售伪劣疫情防控物资的犯罪团伙,抓获16名嫌犯,缴获假冒伪劣口罩32万只,追缴赃款15万余元。这最主要体现我国法律的特征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的调整范围比道德大【解析】我国法律的特征包括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三个方面。题干中,山东济南打掉一个销售伪劣疫情防控物资的犯罪团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正确;AC也属于法律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错误,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大。故选:B。7.2019年3月31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海口经济学院开庭,对一涉黑团伙的18名被告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多项罪行一案进行了一审当庭宣判,团伙首要分子赵建灏获有期徒刑22年,其余成员获3年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这说明()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伴随着我们成长④法律维护社会秩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题文材料“团伙首要分子赵建灏获有期徒刑22年,其余成员获3年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表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严惩黑恶势力是为了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项内容是法律特征,但材料中未体现;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B。8.记者从甘肃陇南白龙江林区森林公安局两水分局获悉,该局于2月18日决定对疫情防控期间聚众打麻将,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的9人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上述材料体现出法律的特征是()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我国法律具有三个特征。题文中,对违规的9人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法律的制定或认可;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错误。故选:B。9.为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各地许多村委会干部一边挨家挨户宣传《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等法律法规,一边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将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要求融入村规民约,为疫情防控强化制度保障。这是因为()A.只要有益于疫情的防控,做什么都无可厚非B.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解析】题干中,全国各地许多村委会干部做法,体现了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D正确;A错误,要依法防控疫情;BC本身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故选:D。10.张某在某商场购买到一件劣质商品,向消协投诉,经消协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某公安局抓获一名抢劫犯,由检察院提起诉讼,该犯受到刑罚处罚。这些事例告诉我们()3①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②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③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④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张某购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获得了赔偿说明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处罚说明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违反了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②④正确;③与题意缺乏直接的关联。故选A。11.2020年1月27日,江苏徐州网友“刚子”在微信群发言称“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看到科比离开世上的消息”。当天,“刚子”涉嫌寻衅滋事被徐州警方行政拘留7日。这说明我国法律()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规范人们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C.体系已经非常完备D.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解析】依据教材知识,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题干中,江苏徐州网友“刚子”的言论触犯了行政管理法规,受到了行政处罚,说明我国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法不可违,触犯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B正确;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法律的特征之一,A不符合题意;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D错误。故选:B。12.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至15日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某校宣传小组梳理了今年“两会”的部分热门涉法议案提案。对此,你能提取到的有效信息为()①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②法律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③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法律保护未成人的权益,青少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由题干表格中某校宣传小组梳理了今年“两会”的部分热门涉法议案提案“加快《数据安全法》立法”“网络游戏立法”“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起刑点上调”等,体现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绝对,错在“唯一”表述;④错误,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包括未成人,青少年还得增强自我保护。故选:C。13.截止2019年5月10日,在360搜索引擎中输入“儿童被拐卖”就有大约861万条信息;输入“儿童被虐待”就有大约1300万条信息。这说明了()A.社会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B.未成年人的父母及监护人都没有尽职尽责C.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D.未成年人容易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解析】题目中一系列的数字描述说明,社会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说4明了他们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给予特殊保护,所以选项A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BCD与题目的寓意不符。故选:A。14.每年的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世界各地所有儿童应该享有的数十种权利,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这是因为()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②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④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的共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①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15.2019年7月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就《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关于教师惩戒权的问题,提出了要制定实施细则。以上做法的目的是()A.对学生的关爱、保护B.惩戒学生,让学生害怕C.加强教师的权威D.进一步惩罚后进学生【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四个方面的保护,判断是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关键是看实施保护的主体,本题中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主体是国务院,体现了社会保护,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保护,A是正确的选项;B选项惩戒学生是为了教育学生;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加强教师的权威;D选项是歧视性语言。故选:A。16.漫画《罚款》的未成年学生()A.缺乏自我保护意识B.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C.正确行使了自己的权利D.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保护意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而关键是未成年人自身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漫画中倘若该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话,就不可能到商店购买酒;故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17.2020年2月7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康、维护校园稳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守住校园这片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这体现了对中学生的()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四个方面的保护,判断是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5的保护,关键是看实施保护的主体。在本题中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主体是教育部,应为社会保护,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AB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18.近来,校园暴力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群殴、羞辱等校园暴力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远离校园暴力,作为中学生,我们要()①提高道德素质,关爱生命,与人
本文标题: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4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