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说课稿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刘燕都兰一中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一、教材分析地位:本课是九年级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的第二课,讲述了人类早期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产生,在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书讲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奠定基础。作用:这是一课富有人文素材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学会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二、学情分析:1.初三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已经基本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自主学习已具备相应的主动性。2.对古代历史比较感兴趣,但又对书本有关知识点一知半解,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看,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三、教学目标依据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2、中考考点3、学生实际情况及所教班级特点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理解金字塔的实质象征;3.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善的法典;4.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内容。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力。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教学,是学生认识奴隶制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2、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奴隶主的利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五、说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和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内容。难点如何认识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本质及影响的认识。六、教法及学法教法:1、给学生以探究性的角色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2、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3、借助历史图片、地图、等进行学习,使学生实现从抽象的纸上的历史向直观的生动的地图的历史的思维转化。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实践性学习七、设计意图:主要以大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农业——奴隶制社会——文明产生(时间)、发展(过程)、特点(代表)为线索将四大文明古国串起来。以此为主线索展开三大文明古国的讲述。每一文明突出其重要代表性成就或特点及起源。最后以时空线索实现强化知识目标。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八、新课导入九、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对金字塔的建造是怎么看的呢?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热烈,从被听课的被动与紧张情绪中解放出来。古埃及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权力的象征法老的陵墓教师引导并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强化知识目标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阿卡德人)(苏美尔人)(希伯来人)新月沃地材料一: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如果一个人(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人(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如果他(自由民)挖出了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奴隶)价值的二分之一。材料二:奴隶可以买卖,也可以抵债,如果奴隶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们的主人将可以挖去他的耳朵。材料三:奴隶可以被任意处死,杀死奴隶不偿命,只须赔偿奴隶主的经济损失。——摘自《汉谟拉比法典》案例分析:随意……涉案人员:奴隶主甲——学生1奴隶主乙——学生2奴隶——学生3设计意图:生生互动,乐中学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设计意图:关注时空古代印度地图印度河流域文明材料: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古印度有哪些等级?你能不能排列一个顺序?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培养论从史出能力与材料分析能力梵天婆罗门(第一等级)吠舍(第三等级)刹帝利(第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祭司贵族国王、武士、官吏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掌握神权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想一想材料: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发生里氏6.9级的地震。但是灾民们并没有乱成一团,而是按照不同种姓和伊斯兰教徒的区别,分住在泾渭分明的六个帐篷区。每当要发放毛毯等救济物资时,政府领导人就得提出六份灾民清单。目的就是要确保地位高的种姓群体先获得救助,尽管这样可能使位居最下层的贱民拿不到救济物资。救援人员不由感慨:“地震震垮了房舍,却无法撼动无形的种姓制度。”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设计意图:培养分析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能力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三)、小结九、板书设计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尼罗河流域3500年(产生)——3000年(统一)代表:金字塔权力的象征古巴比伦两河流域3500年(产生)——18世纪(统一)代表:汉谟拉比法典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古印度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2500年(产生)代表: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古中国黄河流域2070年(产生)代表:司母戊大方鼎、分封制奴隶主专制在习题中应用迁移法:大河流域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位于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A.古代埃及B.古代中国C.古巴比伦D.古代印度你来创意,青出于蓝:如果选项换成了其他三项中任一项,你能否能够为它们选配一个有创意的题干呢?设计意图:通过对习题条件的改变,增强迁移能力的变通性,克服思维定势;对题目所涉及到的结论进行发散性思维。
本文标题: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4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