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情况
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情况主要内容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广东局辖区内的出口工业产品企业数量达到2万多家,年出口批次达300万批,原有的检验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外贸迅猛发展、物流快速通关的需要,迫切要求对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分类管理。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令第51号),这为我们开展分类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广东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开展分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积极开展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是实现科学管理,贯彻以质取胜战略,扶优扶强,服务企业、贴近企业,促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和基本制度。从根本上改变批批检验做法,对提高通关效率,节约行政资源,便利对外贸易、鼓励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是实现提速、增效、减负、有效监管和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托。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目前已对出口机械、电器、纺织服装、鞋类、玩具、陶瓷、化工品、矿产品、金属材料等工业产品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分类管理工作,涉及3276多家企业。(其中:一类企业:545家;二类企业:2731家),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一类企业数量总体增长63%。并依据有关规定对不同类别的分类企业实施检验监管,提高了检验检疫通关效率,促进广东外经贸的发展。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168340(比去年同期增长102%)545(比去年同期增长60%)0100200300400500600单位:家2004年2005年2006年2004年~2006年分类企业增长情况表2004年2005年2006年一、广东局分类管理概况2006年广东局一类出口企业管理情况图轻工产品、玩具39.4%机电产品、电器36.5%其他产品1.2%化矿金产品1.8%纺织服装21.2%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主要做法1.广东局党组高度重视,为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开展提前部署近年来,为更好地贯彻新《商检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对出口商品的监管,广东局对企业分类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每年都召开全省企业分类管理专项会议,对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部署,要求逐步扩大分类管理范围,要把分类管理和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企业分类管理工作。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2.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促进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向前推进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向企业宣传企业分类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鼓励企业完善质量体系建设,规范管理,定时公布合格企业名单,促进更多企业完善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纷纷申请一、二类企业。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3.积极探索,规范管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了51号令后,广东局结合本地的实际,为适应外贸大发展和物流大通关的要求,大力改革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积极探索将分类管理与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有机结合的方法。经过几年来的研究摸索和实践,对我局的分类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和规范。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主要问题:一是无法灵活体现地域差别,贸易差别,产品质量差别等,管理思路已不适应外贸外经发展的实际.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额逐年攀升,检验检疫机构人力物力均超负荷运行,如一些分支局检验员人均检验量每天达数十个批次,人均监管企业过百家,而且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显然目前分类管理力度完全不够,根本无法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但在粤西\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情况则完全相反,一类企业也可以完成批批检验,因此,分类管理工作在各分支局开展较不平衡.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二是对分类企业差别化管理力度不够,无法达到扶优限劣的初衷.对于企业来讲,目前对一类/三类的管理差别无法体现分类管理的差别,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抽检比例根本无法体现差别,因此造成企业申请积极性不高,个别检验检疫机构也认为该项工作可有可无,分类管理的政策优势和管理优势几乎无法体现.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三是与其他管理政策或管理措施割裂开来,不能形成互补,没有起到基础平台作用.目前分类管理几乎是一项孤立的制度,与其他管理措施如电子监管\绿色通道\快速核放等在政策上没有关联机制,甚至各施其政,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削弱了管理绩效.二、主要做法和碰到的问题四是一些条款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及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管理手段比较机械.如设置抽检比例;要求企业申请;固态设置有效期等等,显得不够科学合理.为此,我们在分管局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在个别分支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检验检疫局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规定》及其配套文件,对分类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指导分支局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1、扩大了分类管理的外延.改变了过去企业分类管理只对涉及检验、监管的过程做出要求的做法,将分类管理延伸到检验检疫的整个业务流程,对一、二类企业从报检-检验监管-通关整个流程的要求给予明确,使分类管理作为了检验检疫业务措施及政策规范实施的基本依据,以此强化了行政执法手段,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报检、通关、检验和监管的有机统一。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2、增加分类管理的内涵,把过去机械的抽批检验要求改为根据产品的敏感特性、贸易方式、输往国家或地区、生产地域等因子确定自检的批次,使各分支机构能够根据本地实际,自主地根据不同管理类别和产品的不同风险程度,来规定抽检频次确定报检批的检验方式,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检验周期,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检验监管的效率。如下表,我们将企业的分类和产品风险分类有机结合,以确定检验监管模式。企业一类二类三类产品风险高中低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3、把企业分类管理与电子监管工作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我们把分类管理作为电子监管的基本平台,将分类管理中的企业检验员“认可”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实验室“认可”作为进入电子监管的门槛,保证了将检验监管业务模式改革作为电子监管的基础和依托。这样,让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实施分类管理和电子监管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使推广与应用工作顺利推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4、分类管理与快速通关有机结合.对已取得一、二类资格的企业采取直通式电子报检、通过电子监管系统快速核放.如其产品属不需要抽批检验的报检批,在办理报检后,转入快速通关通道,实现了“单等人”效果,同时,在省内口岸无须查验直接通关.这些做法,大大的提高通关效率,深受企业欢迎。三、进一步做好分类管理工作的探索和思路5、实施分类企业的动态监管.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把日常检验和过程控制以及监管信息有机结合,根据企业管理水平、产品特性及质量状况与风险,适时调整管理类别,实现分类企业的动态监管.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一是希望总局统一指导完善和制定对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二是根据各地检验监管能力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差异,分类管理工作应充分显现地域差别(包括产地和出口国别)、产品差别、贸易方式差别等。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三是加强对分类企业差别化管理力度,特别是要显现对优秀企业的鼓励性措施和对违规企业惩罚性措施。建议在理论上大胆突破,在措施上加大力度。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四是加大分类管理的推行力度,充分体现分类管理对其他业务工作的基础平台作用;加强内外协调,在出台涉及出口生产企业的相关管理措施时,要分类管理作为基础支持,使各项管理措施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广东局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工作情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