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化学题型复习(二)推断题习题
1题型复习(二)推断题题型之一框图型1.(2016·云南)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1)A的化学式为CuO,B的化学式为H2。(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2.(2016·株洲)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H2O,HHgO。(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2个化合反应。3.(2016·十堰)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Fe,E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②④⑤(填序号)。4.(2016·烟台)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2请回答:(1)甲的化学式是Fe;D的化学式是Na2CO3。(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石蕊溶液。(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uSO4===Cu(OH)2↓+BaSO4↓。5.(2016·南昌)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1)A物质是硫酸(或H2SO4);(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④(填序号)。①铁②氧化铁③二氧化碳④氢氧化钡6.(2016·泉州)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中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1)甲可能是铁,丙是硫酸铜;乙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2)乙和丁反应生成丙,丁可能是氧化铜。(3)写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4)将甲与丙溶液充分混合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乙的稀溶液,没有观察到气泡冒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铜离子。7.(2016·曲靖)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黑色固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D为无色气体,E为一种可溶性碳酸盐,B、C、D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C中不含B、D中的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3(1)C的化学式为HCl。(2)B转化为D时所需的一种化合物是CO。(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8.(2016·枣庄)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1)D的化学式是CuSO4;(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CO2↑+H2O;(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OH)2===BaSO4↓+Cu(OH)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②(填序号)。①氯化铜②氢氧化钾③银9.(2016·东营)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1)写出化学式:BHCl(或HNO3),FCuSO4。(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2NaOH+CaCO3↓。(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CuO===CuSO4+H2O;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单质。10.(2016·广安)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填序号);(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11.(2016·河北)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在铅酸蓄电池中、G是最清洁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H2。(2)E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4(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12.(2016·菏泽)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Ca(OH)2;反应④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纯碱(或苏打);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13.(2016·黄冈)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化学式是CO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2CuO=====高温2Cu+CO2↑,②CuO+H2SO4===CuSO4+H2O。(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碱(写一种物质的类别)。题型之二文字叙述型1.(2015·贵港)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N2中可能混有HCl、CO2、CO、H2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气体体积变化依次为:不变、变小、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一定混有HClB.一定混有COC.一定混有CO2D.一定混有H22.(2016·泰安)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B)A.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Ca(NO3)2B.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C.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D.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3.(2015·无锡)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5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4.(2016·临沂)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无明显现象,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色气体;BaCO3、BaSO4难溶于水。试回答:(1)丁物质中的溶质是Na2CO3(填化学式)。(2)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BaCl2===2HCl+BaSO4↓。(3)写出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5.(2016·湘西)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如表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步骤1取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2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1)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样品中一定有Ba(NO3)2、Na2CO3,一定没有Na2SO4,可能有NaNO3。6.(2015·长春)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SO4+BaCl2===BaSO4↓+2HCl,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BC。A.酚酞溶液B.MgC.CuOD.Ba(OH)2溶液E.AgNO3溶液7.(2015·济南)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题型复习(二)推断题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7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