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康复评定马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康复医学科2019-4-10康复评定的定义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伤、病、残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方法康复评定的意义了解伤、病、残的状态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动态地观察伤、病、残的发展变化评定治疗效果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不是寻求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至少在康复治疗前、中、后各进行一次康复评定的意义康复评定方法运动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评定神经电生理诊断心肺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肌肉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肌力评定肌力是指机体运动时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检查肌力评定-徒手肌力检查(MMT)特点:检查者找到受损肌群,让病人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让其做一定的动作,并对动作分别给予阻力或助力,根据克服阻力及助力情况按分级标准评定级别英文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0zero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trace有轻微收缩但不引起关节运动102poor去除重力的条件下关节全范围运动253fair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504good能抗重力,抗部分的阻力运动755normal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徒手肌力检查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有多种因素可能影响肌力评定的结果,如年龄、性别、疼痛、疲劳、认知障碍等选择正确的体位,并充分固定被检查肌肉的近端关节,避免出现代偿运动如存在关节挛缩、畸形等,记录肌力时应同时标记检查时尽可能使用通俗的语言,必要时给予动作示范如为单侧肌力下降,应与健侧肢体进行对比3级以上肌力检查施加阻力时应施加于肢体远端,施加阻力的大小应视被检查者年龄、性别等个体情况而定上运动神经元疾患时慎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慎用肌力评定-器械检查简单:握力计、捏力计等高级:等速肌力检查肌力评定-器械检查握力测试握力计测定,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将把手握至适当宽度,用力握2-3次,取最大值,手的握力以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握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大于50捏力测试捏力计测定,将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指腹捏压捏力计的两臂,读取捏力计上的数值,测定拇指与其他手指间的捏力大小,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背肌力测试拉力计测试,两膝伸直,将拉力计把手调至膝关节高度,两手抓住把手,伸腰用力上拉把手。背肌力以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男性为150-200,女性为100-150,腰背痛患者禁用肌力评定-器械检查等长肌力检查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但不产生关节的屈曲运动,称为肌肉的等长收缩等张肌力检查测定肌肉等张收缩使关节做全范围运动时克服的最大阻力测定时对每次所用负荷的增加量应有所估计,避免多次反复试验引起肌肉疲劳而影响测试结果等速肌力检查等速运动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运动方式等速肌力检查是借助等速肌力测试仪用等速运动的方法对肌肉的运动功能进行动态的评定肌力评定的禁忌症绝对禁忌严重疼痛、关节活动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或滑囊炎、软组织损伤后刚刚愈后、骨关节不稳定、关节急性扭伤或拉伤相对禁忌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亚急性或慢性扭伤或拉伤、心血管疾病肌张力评定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肌张力是人体维持各种姿势和进行正常运动的基础可用检查者被动活动受检者肢体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表示评定方法:一般检查:采集病史、视诊检查、触诊检查、反射检查、被动运动检查痉挛的评定:被动活动范围检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Penn分级法、Clonus分级法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评定标准0无肌张力增加1肌张力略微增加:被动活动肢体到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1+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时,在ROM前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住”,后50%范围内有轻微阻力2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活动肢体在大部分ROM内都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3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肢体在全部ROM内都有阻力,被动活动困难4强直不能进行被动活动关节活动度评定(ROM)定义:单个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影响ROM的因素关节面的形状:如骨面相差大,则ROM大关节周围的组织结构:关节囊、韧带、肌肉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通用量角器方盘量角器电子仪器关节活动度评定原则一般规定人的解剖中立位为“0°”、起始为0°,注意各个关节所有轴位上的活动度检查结果参照正常关节活动范围进行判断,左右侧对比,避免代偿活动不宜在按摩、运动锻炼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进行检查必须严格操作规程,最好由专人负责,以提高精确性,不同方法测得的ROM不宜互相比较,仅允许有3°~5°误差关节活动度评定影响因素关节活动的方式(主动、被动)不良体位(病人、治疗师、量角器)随意或不随意的阻力活动时病人:护疼、合作程度、精神状态、软组织过多、肥大的肌肉、未适当暴露等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被检测者应采取正确体位,被测关节近端充分固定量角器要正确放置,轴心对准关节活动轴中心,关节活动过程中要防治固定臂移动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首次和再次测量使用的工具应一致对活动受限的关节,AROM与PROM均应测量并详细记录患侧肢体ROM测量结果应与健侧比较如被测关节或关节周围有急性感染、血肿、软组织损伤等情况时,ROM测量操作应特别谨慎异常关节活动度分析正常情况下,关节主动ROM略被动ROM,如被动ROM受限,则主动受限更明显被动运动正常,主动运动不能,主要为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腱断裂主动、被动运动均部分受限,主要为关节内粘连,肌肉痉挛或挛缩,皮肤疤痕挛缩,关节长时间固定等所致主动、被动运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强直,提示构成关节的骨骼之间已有骨性或牢固的纤维连接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平衡指人体处在一种稳定状态以及受到外力作用使原有状态被破坏时,能自动地进行身体调整并重新获得新的稳定姿势的能力。协调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平衡与协调之间有密切关系平衡功能坐、站、行走平衡静态平衡、动态平衡维持人体平衡的条件正常的肌张力适当的感觉输入,包括视觉、本体感觉等中枢的整合作用交互神经支配或抑制骨骼肌系统产生适宜的运动,完成大脑制定的运动方案平衡功能评定观察法闭目站立试验法活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如坐位或站立时移动身体不同条件下行走、脚跟碰脚尖行走、走直线、走圆圈、绕过障碍物行走、侧方走、倒退走量表法Berg平衡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平衡测试系统静态平衡仪动态平衡仪Berg平衡量表14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0-4分,总分56分测试一般可在20分钟内完成测试所需设备:秒表直尺椅子台阶/小凳子Berg平衡量表结果判读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行走有一定平衡能力,可辅助步行平衡功能差,需坐轮椅41~56分21~40分0~20分总分少于40分,预示有跌倒的危险性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方法被测试者从座椅站起,向前走3米,折返回来的时间以及在行走中的动态平衡结果判断1分:正常2分:极轻微异常3分:轻微异常4分:中度异常5分:重度异常得分为≥3分,则表示有跌倒的危险性平衡测试系统受力平台和显示器保持稳定,测定人体在睁、闭眼、外界视动光刺激时的重心平衡状态主要参数重心位置重心移动路径总长度重心位移平均速度重心摆动的功率谱协调功能评定协调功能主要是判断有无协调障碍,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评定方法主要是观察被测试者在完成指定动作中有无异常协调功能评定共济运动检查指鼻试验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不随意运动检查步态分析步行步行是由全身肌肉参与,包括人体重心移位、骨盆倾斜旋转、髋、膝、踝关节伸屈、内外旋展等,使人体位移的一种复杂随意运动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步行的基本功能:使用双脚从某一地方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步态步态是人类步行的姿态步态是四肢关节、肌肉及躯干共同参与的有节律的活动,指足部运动的姿势,走或跑的方式正常步态是指健康人用自我感觉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势进行的步态,具有稳定性、周期性和节律性、方向性、协调性以及个体差异性步态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中枢命令:皮层?脊髓?步行中枢?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正常步态特征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上身姿势稳定最佳能量消耗或最省力的步行姿态步态分析步态分析是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康复评估和治疗步态分析是康复评定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成为评估患者步行能力、步行状态及步行预后的重要手段步态分析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协助康复评估和治疗协助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机理研究等步态分析基本测量步行周期步长跨步长步频步宽足偏角步行速度步行周期支撑期:指足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60%早期:占步行周期的10%-12%中期:占步行周期的38%-40%末期:占步行周期的10%-12%摆动期:指足离开地面向前迈步到再次落地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40%早期:占步行周期的13%-15%中期:占步行周期的10%末期:占步行周期的15%临床步态分析步态分析前提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系统检查是判断步态障碍的基础步态分析方法目测分析法:不同方向观察患者步行节律、稳定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等定量步态分析法:借助器械或专用设备来观察步态,如卷尺、动态肌电图、步态同步摄像分析等三维步态分析通过2-8台检测仪连续获取受试者步行时关节标记物的信号,通过计算机转换为数字信号,分析受试者的三维运动特征常见病理步态引起病理步态的常见原因骨关节因素、神经肌肉因素常见的病理步态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胫前肌步态、偏瘫步态、交叉步态、慌张步态、醉酒步态矫治原则尽量消除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步态训练言语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言语失用失语症评定主要症状及评定内容听觉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评定方法波士顿失语症检查法(BDAE)西方失语症成套检查表(WAB)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构音能力评定评定内容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动作、流涎发音器官:口唇、颌、软腭、喉、舌言语评定方法构音器官评定构音评定吞咽功能评定评定内容及方法临床一般情况评定口腔功能评定:口腔功能检查、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量表吞咽功能评定:吞唾液测试、饮水试验、简易吞咽激发试验摄食-吞咽过程评定特殊检查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为感知和认知两个过程感知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失认症和失用症认知是人脑对外周各感觉器所输入信息的认识、分析、综合、判断并发出指令做出反应的能力大脑皮质出现器质性病变时会出现认知障碍认知功能评定首先询问病史,再选择合适的评定量表内容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综合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言语功能也是认知评定的内容之一记忆功能评定记忆功能障碍的初筛测验:用于初步评定患者记忆功能韦克斯勒记忆量表韦氏记忆量表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成套记忆测试,可用于7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作为评估记忆功能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之一韦氏量表共有10项,1-3项测长时记忆;4-9项测短时记忆;10项测瞬间时记忆。记忆的总水平由记忆商(MQ)来表示,小于标准值
本文标题:康复医学康复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87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