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一、吉登斯简介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吉登斯是少有的既多产又少年得志的社会学家,30多岁已经蜚声学术界,至今影响巨大。他也是同时在学术界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提出的术语“结构化理论”和“第三条道路”曾经是最时髦的话语。[资料]《社会学家吉登斯广州“舌战群儒”》(《新京报》07年12月4日)吉登斯最为全球学界包括中国学者熟悉的理论,一是“结构化理论”(Structuation),二是深远影响了20世纪末西方政界发展的“第三条道路”(TheThirdWay)。但在这次的访华之行中,吉登斯对上述两个提法都进行了“敲打”,正如他所说,他自己就是自己学说之敌。吉登斯表示,结构化理论是他在初涉社会学界之际,“语不惊人死不休”时期的“拙作”:“教授跟我说,想要出名,就写没人懂的书吧。”现在的他,已基本摒弃了结构化理论。至于“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说,这也是一个现在已经很少去提的说法。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生于伦敦北部的埃德蒙顿。1956年进入赫尔大学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1959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LSE)攻读硕士学位。1964年硕士毕业后,任莱斯特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66-1969年间,先后访问和任教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69年,受聘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7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受聘为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1987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社会学会会长。1997-2003年,出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2004年,被授予“终身贵族”称号,为英国上议院议员。被誉为布莱尔的“精神导师”。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近40部。著名的政体出版社(PolityPress)的创立者之一。吉登斯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领域,早期主要在于对以往社会学理论的梳理,后期以现代性的研究为主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以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思想的反思;对以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提出了著名的“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theory);现代性理论范式的提出和现代性发展的反思;第三条道路等。目前主要关注全球化背景下英国和欧洲的政治发展。大陆已翻译出版著作:《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英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中文)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亲密关系的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超越左与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2001《批判的社会学导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为社会学辩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历史唯物主义三部曲,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民主-国家与暴力》与《超越左与右》。二、吉登斯思想历程概述第一,对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吉登斯对以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的著作进行了长达10年的反思,考察了现代社会理论的各种起源和内在不足,形成了两大著名的理论成果:《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除此之外,吉登斯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与政治理论研究》一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书反映了他对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理论传统的研究成果。第二,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吉登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重建,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理论成果,也把社会学研究方法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吉登斯出版了《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本书一方面反映了他对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反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解释社会学的反思。在本书的结尾,他提出了指导其重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准则,即“结构化理论”。1979年,吉登斯出版了《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该书围绕着前一本书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系统建立起独具吉登斯特色的“结构化理论”。1984年,他又出版了《社会的构成》一书,对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第三,历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系统建立起结构化理论体系之后,吉登斯开始了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突出成果体现在1985年出版的《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上。本书被誉为“历史唯物主义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吉登斯理论体系中最富历史社会学色彩的一部著作。该书主要从军事暴力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史的演进过程。在吉登斯看来,世界的演进过程是一个从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向民族国家演化的过程,军事暴力在推动这一演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着重分析了民族国家的产生、面貌及其内在张力。第四,现代性理论体系的建立。1990年代之后,吉登斯的学术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1990年,吉登斯出版了《现代性的后果》一书,本书承前启后,一方面承接了《民族国家与暴力》的研究话题,另一方面又预示了吉登斯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研究重点。《现代性的后果》提纲挈领式地阐述了吉登斯对于高度现代性世界的关注以及他对现代性的基本主张。1994年,他又出版了《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本书是前一著作的系统展开,全面阐述了现代性对个人生活形成的巨大冲突,表明了高度现代性条件下的人类生活状况。第五,对现代政治的重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吉登斯对现代政治发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并系统提出了他对于现代政治发展的设想――“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不仅对全球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启发了一大批政治领导者的思维。1998年之后,在吉登斯理论思维的影响下,布莱尔、克林顿、施罗德、达伽马、若斯潘等西方国家领导人纷纷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欧洲一时间变成了所谓“粉红色的欧洲”。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本书上,一是《超越左与右》,二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前者出版于1994年,被誉为“历史唯物主义三部曲”的第三部。三、结构化理论的方法原则(1)吉登斯认为自己建立的结构化理论,既不是哲学也不是社会学,而是“社会理论”“‘社会理论’这个词涵括了我认为各门科学所共同关注的那些论题。这些论题的宗旨是探讨人的行动与行动中的自我的性质,研究应该如何从概念上理解互动及其与制度的关系,努力把握社会研究的实践意涵”社会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学科分类的限制,其理论视野或问题论域涉及各门社会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理论社会理论的研究不是实证社会学强调的描述性的量化分析,而是关于社会行动、自我、交互行动、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定性研究,要在各种矛盾关系中揭示问题的实质。(2)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的关系:“我说理解的‘社会学’并不是有关人类社会整体研究的一门通用学科,而只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只关注‘发达的’或现代的社会……‘社会学理论’看作更为普遍的社会理论的一个分支,但它不能保有充分独立的身份。”吉登斯不否认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的研究,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研究而淡化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本体性研究“社会理论的探求者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重新构造有关人的存在与行为、社会再生产与社会转型的概念,而不是愈益沉溺于认识论争论。”提出用结构二重性原则来取代主客二元论(3)结构二重性吉登斯认为,微观的个人行动和个人间面对面的社会互动与宏观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理论界的一个主要课题。社会学家一直都纠缠于微观社会现象还是宏观社会现象哪个优先这个问题上。宏观社会立场=客观论如:马克思、涂尔干、帕森斯微观社会立场=主观论如:韦伯、符号互动论、交换论、本土方法论吉登斯认为,前者缺点在于,它往往略过了个人在社会事件里的参与这方面的分析,未能恰当地理解社会成员个人的自主性和这种自主性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社会变迁的角色。后者缺点在于,它不能恰当地理解社会对个人各种活动所起的约束作用。社会学中的“二元对立”思维:主体个人行动唯名论方法论个体主义客体社会结构唯实论方法论集体主义个人行动——社会结构的二元论(dualism)个人行动——社会结构的二重性(duality)“结构的二重性假设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吉登斯的观点是:客体主义者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体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实际存在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这些因素是通过人的行动而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着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另一方面,人们在自己的社会行动中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并以此来影响,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以及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从客观上的制约地位转入主观的创造过程中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社会层面上,而且也存在于个人的思想意识中。迪尔凯姆、韦伯等人将社会结构看作是社会构成要素的客观联系的观点是把社会结构简单化了,是在静态中看待社会结构他指出,“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在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的规则与资源”,因此,要在社会实践或社会生产的不断展开和持续过程中动态地理解结构。社会结构制约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人们又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着社会结构,二者是不断的双向循环过程。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制度或规则,都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行动者是按照自己头脑中的目的、计划来创造这些前提条件的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是由人们头脑中的“记忆痕迹”亦即结构观念指导人们的实践行动创造出来的。这种记忆痕迹,不是传统认识论所称的逻辑思维,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概念、判断,而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习惯性的实践意识。“所谓实践意识,就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名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4)行动、意识和能动性“在结构化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的得到有序安排的社会实践”---在具体条件和过程中的社会行动如何受社会制度制约而完成社会结构化“人的行动是作为一种绵延而发生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正如认知一样。有目的的行动并不是由一堆或一系列单个分离的意图、理由或动机组成的”。意识因素的连续性问题,他认为,首先,支配人们社会行动的意识不应简单的称为“自我意识”,而应当认为是一种“人类意识”其次,存在于行动中但行动者意识不到的“共同知识”,“在行动者话语意识觉察不到的两个行动过程层次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灰色区域’……行动者的意识无法直接觉察到这种共同知识。这样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实践性的,人们要想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持续完成各种例行活动,它们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或文化传统行动的能动性问题首先,他反对单纯从意识活动来看待行动的能动性。“能动作用不仅仅指人们在做事情时所具有的意图,而是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要把行动者的“所欲”和“所做”分开,主张在所做与后果的联系中分析能动性,注意到的不仅是自觉的意识因素产生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不自觉的无意识因素产生的后果,即意外后果。三种以外后果:(1)某种偶发情境而产生的意外后果—进屋开灯,却惊走了正在偷窃的盗贼(2)每个个
本文标题: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2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