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
学号: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学生指导教师年级2011级专业学前教育学系别学前教育系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级2011级专业学前教育学2015年3月说明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课题来源: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逐步提升,在五大领域教学中也在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数学教育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依据《指南》、《纲要》和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数学的学科特点,幼儿的数学教育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上,科学有效的理论还比较少,因此探索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是必要的。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分析研究,探寻合理有效的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为提高幼儿数学教育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探寻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方法,帮助幼儿教师进行更科学的幼儿数学教育,并引起幼儿对数学学习的更多的趣味性,全面提高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些年,早期学前教育在世界备受关注,各个国家开始重视幼儿的数学教育方式改革,一系列新的动向表明早期的数学教育问题正在很快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理论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结合外国幼儿数学教育理论来发展我国幼儿数学教育势在必行。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于1998年起草,2000年正式出版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中,第一次加入了对2~5岁儿童的数学教育的标准,强调幼儿数学教育要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这些理论对我国幼儿数学生活化教育有很大启迪作用。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主要内容:通过对幼儿的数学教育生活化意义的掌握,主要的是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进行探索,有了科学的教育途径,才能使教育质量有真正的质的飞跃。主要方法:文献法、观察法的方法。通过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意义的理解,确定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容,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教育途径。主要问题:由于实践经验少,对幼儿数学教育现状及发展了解太少,在探讨教育途径时不知道从哪几方面着手。解决办法:寻求实习幼儿园教师的帮助,通过经验丰富的主班教师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方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等。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1.2015.3撰写开题报告并开题2.2015.4撰写论文初稿并修改3.2015.5毕业论文答辩并提交论文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图书馆的藏书、期刊杂志、打印复印设备均为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保证。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1.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四幼儿园2.哈尔滨市非同小可幼儿园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教研室(研究室)评审意见:____________教研室(研究室)主任(签字)年月院(系)审查意见:____________院(系)主任(签字)年月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学生指导教师年级2011级专业学前教育学系别学前教育系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5月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摘要:数学的学科特色和幼儿的心理特点促使幼儿数学教育必须使用生活化的方法。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是通过丰富的经验和体验认识的,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环境,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用途,所以幼儿数学教育应该开始于幼儿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创设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育活动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形式展现,让数学活动更真实的走进幼儿的生活。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就是让幼儿在自然愉快轻松舒适的情境中学习,让幼儿去“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是根据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幼儿数学教育的改革。所以我们要理解真正的幼儿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舒适环境中去学习数学。一、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一)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提高幼儿操作探索能力幼儿在自己生活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周围接触的很多事物,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来了解认识它、解决它。在生活环境中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用到数量关系、次序、形状、时间等等。幼儿在与朋友玩耍中交流交往,认识一些生活中的事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时都会与数学接触打交道。如果教师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把对幼儿来说抽象难懂的数学只是生活化,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与感受,而且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向幼儿进行最基础的数学教育时,即使幼儿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又是幼儿进一步接触世界的需要。(二)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提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数学自身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等一些特点,即使是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逻辑关系,也需要他们把材料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过程,才能得出准确结果。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就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觉、注意力等,尤其是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教学用具和生活中的事物,在玩游戏或者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从而获得了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幼儿通过自己亲身探索积累经验而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是真正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也是对幼儿来说最可靠的知识。(三)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自然的学习环境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期待通过自己探索解决问题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幼儿学习兴趣的源泉。对于幼儿来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或许不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逐渐的了解自己周围的大千世界,逐步学会如何友善的与周围人相处,学习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自由自在的游戏与玩耍,让他们更多的去亲近自然,和周围世界有更多的交流和接触,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经验,这些是对幼儿来说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收获。二、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容(一)数学教育的目标生活化数学教育目标生活化强调的是用幼儿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引导幼儿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而不是仅仅给幼儿灌输教条式的数学知识。教育形式应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角活动,个别自选活动等的结合,形式灵活多变。“幼儿的数学知识学习不仅仅是只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幼儿通过真是的生活经验获得数学知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不能按部就班应用教材上准备好的教案,而应当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幼儿发展状况,选择性的应用教材内容,让教学活动更多的带有实际的生活色彩。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幼儿的整个生活状态,选取一些幼儿生活周围的学习环境,寻找一些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二)数学教育的途径生活化数学教育途径生活化强调将数学教育活动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途径应具有生活性,更多的是在生活或类似生活的情境中去学习,而不是在数学情境中学习。”日常生活中蕴含大量的学习数学的时机,在生活情景中进行数学教育,需要幼儿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关注幼儿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幼儿开展的各种活动,要善于从幼儿的活动中发现教育时机,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和解答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从而使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三)数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数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强调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数学内容,才能使幼儿有兴趣学习数学,有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为了是数学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要从实际生活环境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数学教育内容。幼儿生活的周围现实环境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的源泉,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尝试把数学知识巧妙的结合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所以不必为了教授数学知识而刻意寻找数学内容。比如路边的几朵小花,在路上遇到不少熟悉的人不少陌生的人,马路上行驶的各式各样的汽车有多少,这些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再比如空间角度的数学内容,就是说说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的形状、大小,还有时间角度的知识,例如用时间概念表示的这家具用了多久了,这些随处可见的事物都隐藏着数学的身影,只要我们去思考就能发掘出身边大大小小的数学教育资源。从生活活动中选择包含简单数学逻辑关系的教育内容,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反省所获得的抽象知识正是其逻辑思维的源泉,儿童的逻辑思维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就是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要遵循从动作向抽象层面转化的规律。幼儿在建立大小这一逻辑关系时,需要经过多次实物操作才能转化为抽象经验。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如果脱离了具体的事物形象和动作,他们会感到困难。因此,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三、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一)在幼儿园教育中利用生活化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感知、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作用从实际的一日活动中找寻有趣的数学教育内容。幼儿各种知识的获得很多是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获取,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一日活动教育契机。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不必刻意找寻数学教育资源,只要注意观察,抓住一日活动中教育时机,就有大量教育资源供我们可用。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反省所获得的抽象知识正是其逻辑思维的源泉,儿童的逻辑思维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就是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要遵循从动作向抽象层面转化的规律。因此,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要都是生活环境中真实的存在,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幼儿能有意识的用数学的思维和方式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对数学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会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他们也可以真正理解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如果幼儿和教师一起去寻找生活中所熟悉的电话号,故事书,闹钟等物品,幼儿通过操作实际材料,使幼儿们在有趣的游戏中,经过游戏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数学关系等并通过想象性的描述,积累经验,就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具体丰富的知识,就可以带领幼儿从生活走进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成有趣的数学,增强幼儿的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的数学教育,不是为了教授数学理论而进行教育,而是教会幼儿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来源的教育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必须着眼幼儿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如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比如说,让幼儿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自己住在那个单元,家里有多少口人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幼儿有极大的兴趣去观察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物。还比如说,让幼儿每天到幼儿园时和其他幼儿一起数数今天班上来了多少个朋友,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来?今天做小值日生的有几位小朋友?今天是星期几?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当幼儿老师带着幼儿出来户外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去观察建筑物的形状,数数有多少棵大树,比较建筑物的高矮等等......幼儿的数学教育中游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重视游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数学是一门抽象、相对枯燥的学科,所以将数学融入游戏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式。集体教育活动只是在三十分钟左右时间,而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游戏中的,所以我们要抓住游戏这样一个对幼儿来说好的教育契机。游戏中的数学是无所不在的,如:商店买东西要用到数学,对应关系等;建构区的颜色形状大小高矮区分必不可少,认识几何图形等等,在幼儿数学教育中贯穿游戏,幼儿对数学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才有
本文标题: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4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