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八年级下期政治导学案
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导学案制作人:李金寨审核人:邓贤俊使用时间:第一周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第一课人类的朋友一、【重预习。熟内容。做准备】(1)注意观察生活,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作用(2)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水是生命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绩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由此可见,水对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二、【理框架。抓重点。克难点】1.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土地、水、能源等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活的必需2.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的朋友1.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2.在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的生存的空间食物链关系,并保持整个的平衡。3.人类是的产物,是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通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点睛题。当堂练。抓落实】1.下列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B.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C.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2.美丽的大自然是历代文人墨客永恒的赞美话题。下面诗词中表达人们赞美自然的有()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⑤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3.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①水②土地③能源④各种生物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下列关于自然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B.自然环境由水圈和大气圈组成C.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D.人类离开了自然环境不可能生存和发展5.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蔚蓝的海水,肥沃的土壤,青山绿水,虫鱼鸟兽,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慷慨馈赠。大自然,人类的朋友!她赐予人类富足的生活,让人类在她的怀抱里创造和享受着诗意的人生。大自然作为人类的朋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第二课哭泣的自然第一项目资源在枯竭制作人:李金寨审核人:邓贤俊一、【重预习。熟内容。做准备】(1)查找由于资源枯竭而危及人类生存的相关资料,感受生存危机。(2)中国51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日缺水量1600万吨。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和工业型城市。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如不及时兴建一批水源工程,每年缺水量将超过200亿立方米,将严重制约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用水需求。二、【理框架。抓重点。克难点】原因:由于人类的,全世界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1)物种减少危害:①恶化,限制③严重威胁。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资源枯竭(2)土地荒漠化影响,土地荒漠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表现危害: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典型环境灾难就是。原因:由于人类,地球上的淡水越来(3)水资源短缺越少。危害:可能是人类以后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原因:资源是有限的,人口,使(4)能源匮乏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危害:阻碍,影响。三、【点睛题。当堂练。抓落实】1.目前,人类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主要表现在()①能源日益匮乏②物种日益减少③土地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④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由于人类乱砍滥伐乱捕乱杀和环境污染,全世界的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②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③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④优胜劣汰、强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不必大惊小怪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据统计,以目前的速度开采,40多年后石油将被耗竭。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是有限的B.石油危机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C.40多年后肯定就会有新能源取代石油D.石油危机可能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4.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确立这一主题的原因是()①土地荒漠化的现象无法改变②目前土地荒漠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③土地荒漠化带来沙尘暴等环境灾难④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国土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截至2004年10月31日,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41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7%左右。你知道“地球资源枯竭”还有哪些表现吗?第二项目环境被破坏一、【重预习。熟内容。做准备】(1)调查、研究“自然景观遭破坏情况”、“中国环境状况”。(2)解读“赤潮现象”、“温室效应”、“酸雨现象”;“水污染癌症村”新闻调查二、【理框架。抓重点。克难点】(1)水污染:由于人类的和活动,遭受到了严重污染。(2)土壤污染: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生活生产中产生的、环境破坏和越来越多,土壤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土壤污染不仅严重损害的生长,也直接或间接损害和的健康。(3)大气污染:由于人类生活生产中产生的排放到空气中,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也严重损害着。三、【点睛题。当堂练。抓落实】1.200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有()A.回收废旧电池B.垃圾分类投放C.积极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行动D.捕捉野生动物幼仔,人工饲养2.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垃圾越来越多,造成()A.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B.土壤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C.大气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D.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3.我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或重金属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全国35个较大的淡水湖,有17个遭到严重污染。这些情况表明()A.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不可遏止B.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状况相当严重C.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D.“先污染,后治理”,势在必行4.由于人类生活生产中随意排放废气,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各种生物生存B.大气污染进一步恶化了我们的生存环境C.大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D.大气污染只对会呼吸的生物生存有影响5.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但是茫茫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到目前为止只有这样一个家园。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们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千疮百孔的地球也对人类进行着无情的报复,使人类生存面临重重危机。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请你从环境方面说明地球为什么会对类进行无情的“报复”?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一、【重预习。熟内容。做准备】(1)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2)解读“低碳生活”、展示介绍环保公益明星——易解放二、【理框架。抓重点。克难点】(1)人类应自然,自然,自然,做大自然的。人类(2)人类唯一的选择:实施,控制,节约,保护。(1)遵守等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规范。怎样做(2)我们可以从做起,树立,保护我们的家园。①在校园,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创建“学校”活动。做大自然青少年②在家庭和社区,种植、搞好环境卫保护的朋友等动物、节约、回收废旧电池、不使用等一次性用品等。③积极参加等各种环保公益活动。①植树造林对保护②环境的作用(P26)③三、【点睛题。当堂练。抓落实】1.目前,我国年缺水总量在300亿至400亿立方米。2008年全国共有22个城市的超过50万名孩子参与“留住一桶水”绿色奥运行动。他们的做法()A.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对节约资源作用不大B.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资源意识,也是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C.会加剧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D.带有作秀表演性质,不值得提倡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B.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爱护地球人人有责C.要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中国首先应集中发展经济,然后解决环境问题3.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因此我们应该()①感激自然,珍惜自然,善待自然②充分索取和享用大自然中的各种资源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尽可能利用大自然为现代人类造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号召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拒绝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②注意节约,少吃粮食和蔬菜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④用洗菜水冲厕所⑤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强调气候变化和更广范围的环境变化。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身体力行,为保护大自然尽一份力量?第四课共同的需要第一节身边的公共利益知识目标:了解公共场所和基础公共设施,了解社会公共服务的意义。能力目标:学会观察社会,提高社会调查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珍惜公共设施,关注社会公共服务,关心社会公共利益。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社会公共服务的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什么是公共场所?2、什么是公共设施?3、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设问导入新课。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场所中。我们在家里休息、吃饭,乘公共汽车上学,在学校里学习,到图书馆读书,等等。我想问问大家,哪些场所是我们的私人场所,哪些场所是公共场所?(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一步提问: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共场所要比我们的私人场所多得多。另外,我们的生活还离不开更重要的东西,即公共设施。现在,请大家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这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对我们正常生活的意义。活动一:寻找生活中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分组活动时,让小组成员用“头脑风暴”法分别列举“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列举得越多越好,最后看哪个组列举得最多。把所有小组列举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让学生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有多少,体会这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公共生活,感受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活动二:学生谈感想学生就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谈自己的感想,说说自己对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意义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到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懂得爱惜公共设施。活动三:公共设施项目改造计划教师:公共生活环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反映了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状况以及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中。现在,假设我们就是政府管理人员,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看看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请提出改造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公共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建议活动方式:(1)5~7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2)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感受提出当地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公共设施存在的管理问题、现有的公共设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还应建设哪些公共设施。(3)各小组整理本组提出的问题,从中选择一两项本组认为比较重要且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组的“改造项目”。(4)本组成员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设想。(5)全班交流各组的“改造方案”。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从公共设施管理者角度及人民大众的需要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公共设施建设和改造方案,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意识,锻炼学生的参与建设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教师总结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直接、最直观、最基本的体现形式,
本文标题:八年级下期政治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94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