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2天津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12012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32题,每题2分,共6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⑻题目要求的。1.右图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2.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政府实行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D.行省制度3.古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权利,其“黄金时代”是在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改革时期D.查士丁尼改革时期4.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5.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它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武昌运动C.五四运动D.南昌起义6.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右图为会议旧址,它位于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7.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B.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C.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它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8.从新中国成立至1954年,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是A.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9.上世纪70年代,我国打开外交新局面的表现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④中美关系正常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0.“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A.两极格局B.多极化形成C.一超多强D.全球一体化11.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是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2.1522年9月6日,18位远航的勇士返回西班牙母港,受到热烈的欢迎,人们称赞他们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这是因为他们A.发现好望角B.到达印度C.开辟前往美洲的航路D.完成环球航行13.下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形成这一态势的根本原因是英国A.拥有强大的海军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B.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4.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并成为当时中国最进步的经济形态的是3A.自然经济B.洋务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5.建国初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三大改造的完成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16.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调整生产关系D.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7.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A.汕头B.厦门C.深圳D.珠海18.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在①城市里出现西餐馆、咖啡店②服装颜色五彩缤纷③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④休闲方式多样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主要得益于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第三产业的兴起D.新经济的出现20.苏俄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为此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21.二战后,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的标志是A.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签订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C.欧洲联盟的成立D.欧元的问世22.截止到2011年6月,空中客车天津总装线交付的A320客机已超过50架。空客中国公司总裁博龙说:“(今天)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自己独立制造飞机。无论空客还是波音,在全球都有合作伙伴。”这体现了4A.工业制造标准化B.经济全球化C.贸易自由化D.工业现代化23.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指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体系24.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曾长期居于正统地位。这一地位确立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25.明朝时期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26.右图是坐落于河南南阳的张仲景祠。张仲景对后世的主要贡献是著有A.《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27.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在中国众多戏曲剧种中被称为“国粹”的是A.徽剧B.越剧C.京剧D.昆曲28.达尔文被称作“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他创立了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细胞学说D.生物进化论29.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是指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平均地权,节制资本”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30.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右图所示报刊宣传的主要新思想是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民主与科学D.马克思主义31.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其伟大历史贡献是A.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B.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D.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532.2011年11月16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为将来建立空间站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事件是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银河一I号,研制成功C.“神舟一号”升上太空D.“神舟五号”升上太空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36分。33.(12分)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了由沉沦到崛起的艰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导致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材料二:(2)上图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三:2011年11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俄罗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次会议。他在会上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年来,朝着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的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在成员国之间营造了团结和睦的政治环境。上海合作组织是迄今唯一在中国境内成立、以中国城市命名、总部设在中国境内的区域性国际组织。(3)中国积极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中国在该组织中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34.(12分)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政策?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材料二:“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富兰克林·罗斯福(2)材料二中的“新政”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有什么特点?(4分)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6(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分析其原因。(4分)35.(12分)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中央电视台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上)(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卢梭(2)依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政治主张。与卢梭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还有哪些?(4分)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3)材料三阐述的是近代中国哪一重大思想理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实践该理论的?(4分)201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I卷共32题,每题2分,共64分。1.C2.D3.C4.A5.A6.B7.D8.B9.D10.C11.C12.D13.D14.D15.B16.B17.C18.B19.A20.B21.C22.B23.C24.D25.B26.B27.C28.D29.C30.C31.C32.DII卷共3题,共36分。33.(12分)(1)文件:中英《南京条约》。(2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2)事件: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2分)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3)目的: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分)作用:主导作用。(2分)34.(12分)(1)政策:重农抑商。(2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分)(2)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2分)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分)(3)农民收入增加。(1分)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分)35.(12分)(1)思想运动:文艺复兴。(2分)7核心思想:人文主义。(2分)(2)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2分)(3)思想理论:三民主义。(2分)实践:领导辛亥革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本文标题:2012天津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1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