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镇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思路资料
威宁县迤那镇总体发展战略策划思路理念:绿色新政、生态城镇—可持续发展定位:扶贫助镇、科教兴镇、生态立镇、旅游旺镇品牌:创建个性的、凸现民族的、打造国际的题引: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历史转折的挑战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西部城镇的跳跃发展前言迤那镇地处威宁的西北部,雄踞“贵州屋脊”之要塞;揽乌蒙神韵之风采。滇黔界地,交通要道。辖区内汉、彝、苗、回等多民族相溶杂居、和谐共处,虽然偏居一隅,气候无常,但仍然在这片热土上勤劳耕耘,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农耕文化。东方文明崛起,华夏复苏,大江南北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地处西部乌蒙山脉之巅的迤那镇却依然保存着较原始本真的农业发展模式,区域民族文化被逐步同化消磨,自然资源仍然是粗放掠夺式开发,城镇建设零星散乱,毫无个性特色,功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产业整合。格局思变—或许是应了风水轮流转的哲理,迤那镇在兔年迎新之际,心系毕节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扶贫减困试验基地的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一行莅临迤那深入农家,为迤那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举全省直各相关厅、局机关;毕节地委、行署;威宁县委、县政府对迤那镇进行“四帮四促”、“整乡推进”双引擎加速腾飞发展的历史契机。因此,迤那镇将首开贵州历史先河,立足全省作为更好更快发展示范乡镇的战略高度,将会实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可能;特色迤那城镇规划编制一定会为迤那的大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三高战略全息思维:对迤那镇的城镇定位、理念、文化来一次重大的突破与创新,使迤那镇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规划愿景中更具时代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第一部分背景分析1、区位优势迤那镇地处威宁县城西北,政府办公驻地座落于离县城七十八公里处的威昭公路旁。总面积205.3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40米。迤那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102省道和内昆铁路穿境而过,迤那火车站距集市不到两千米,地理区位优势明显。2、政策优势2011年1月13日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一行莅临迤那深入农家,为迤那镇举全省直各相关厅、局机关;毕节地委、行署;威宁县委、县政府对迤那镇进行“四帮四促”、“整乡推进”,并且优先城镇规划;帮扶上亿资金无偿拨付;人才调配增编扩制;先行先试的政策倾斜。3、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行“绿色新政”多系统减贫试点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的全球战略援助,争取西部地区“绿色新政”减贫试点乡镇的机会,“绿色新政”细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就是“绿色新政”的核心。根据这一战略发展方向,实现迤那特色生态城镇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标准。4、战略思路明晰,方向符合国际趋势按照威宁“四五六七”工作思路,围绕“两年提速”工作目标,努力实施“工业富镇、农业兴镇、集镇建设立镇、扶贫助镇、旅游旺镇、科教强镇”六大战略。*定位以集团帮扶为契机、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行“绿色新政”多系统减贫试点为突破、以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城镇为核心;以彝、苗、回等多民族文化为内涵、以特色城镇为依托,打造多产业共同发展、集多民族文化和绿色生态文明特色旅游城镇。*目标实现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实现迤那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城镇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构筑云贵高原连接滇东、川西南的集散点和目的地。基本实现“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目标任务。通过特色城镇的塑造形成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将迤那镇建设成为毕节试验区延伸发展的典范、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的典范、各级各界帮扶支持发展的典范、“四帮四促”活动发展的典范,成为全省一流乡镇,达到示范和辐射周边乡镇的良好效果。通过示范效应,加快镇域发展。第二部分开发思路1、抢抓机遇,朝国际国内提倡“绿色经济”重镇的方向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可以看到,我们宁愿降低增长速度也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发展绿色经济是促成迤那向特色城镇发展的绝佳机遇,届时迤那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实现经济转型,采用低碳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就是融入高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2、从视觉上塑造特色城镇通过城镇建设构建自身特色,形成自身品牌,提升城镇品质和人居环境,增强游客的可识别性,提升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同时还可借助城镇建设的推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从产业上塑造特色城镇迤那有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绿色新政的推行,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能够开拓思路先行先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绿色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支柱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迤那乡镇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制定以综合利用绿色产业自然资源、特产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优势为根基,以发展在国际、国内市场适销对路的高科技绿色产品为动力,以创名牌、守信誉、优质服务和培育科技人才为依托,以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高营养绿色产品为支柱,以典型示范、全面推广和科研、创新、高市场占有率为突破口的产业政策:以建设迤那“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为突破口;以建设“迤那乡镇绿色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以生产绿色产品为目标,从而达到市场经济与城镇生态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指数主要包括三大分类,即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处理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城镇人本化,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使老百姓的工作、生活都很方便;房屋有机化,是指设计更自然,更符合人的需要,就地取材,采用低碳、节能、环保有机材料。废物再生化,不仅是各国目前争相讨论的话题,在废物的利用方面,更是给出了政策倾斜;能源自然化和智能化是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迤那地处“贵州屋脊”具备充足的日照和风能进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给水、电、暖。(如:迤那城镇街道亮化照明系统;排污和垃圾生物质处理系统;太阳能灶、风光互补取暖设备等)。根据麦肯锡报告预测,从目前到2030年,中国将掀起一场“绿色革命”,这包括绿色发电、绿色交通、绿色工业、绿色建筑以及绿色生态系统五大领域。让发展模式变成绿色的,把生活方式变成绿色的。许多预测显示,绿色经济将会创造上千万的就业机会。绿色增长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才能确保资源的支撑力与环境的承载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实现绿色增长的关键,只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实现“绿色”与“增长”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绿色增长是主体,资源环境是基础推力,政府政策是引导拉力,三者结合就能为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证。如何发展绿色经济?高度关注发展绿色经济,并成为“绿色新政”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率先在贵州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乡镇。在迤那“绿色新政”规划调控指标中特别要具备8个可持续发展指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在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划中。要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体系。在加快城镇一体化规划中,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构建能源保障体系等方面,均要符合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的规划中,提出服务业的合作,创新科技合作,交通便利的合作,生态和保治污染的合作等。在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中,要建立健康水生态系统;改善大气和声环境质量;加强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控制;在推进生态城镇建设中,要建立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镇社区。同时,发展绿色经济也间接体现在规划的各方面。是建成贵州样板典型示范创新城镇关键所在,提出新能源产业;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所涉及的三次产业均要有助于绿色增长的产品和措施,比如引进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进而三产比重的提高。4、从内容上塑造特色城镇迤那镇要想形成特色城镇就必须跳出现有的、普遍的传统思维定势,而应该站在更高远更大胆的角度上去重新构建战略愿景: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行“绿色新政”多系统减贫试点镇、推行“绿色经济产业园区”、通过高起点的发展战略规划初步形成“一本五基地”的框架结构。“一本”就是:现代生态循环大农业的绿色经济范本。“五基地”就是:现代绿色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现代清洁能源绿色发电基地;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旅游观光考察基地;以及民族手工业制造加工基地;绿色交通、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等绿色产业领域科研人才培训基地。5、生态城镇规划设计为体现迤那镇独有的乡镇生态环境、乡镇文化、乡镇形象、乡镇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乡镇景观设计、乡镇产业设计和乡镇社区设计三个方面。乡镇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乡镇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在做好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乡镇公园、乡镇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乡镇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乡镇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镇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乡镇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乡镇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乡镇居住社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第三部分功能布局1、特色城镇泛指整个城镇范围,对城镇现有沿街建筑进行外立面的改造,运用迤那当地元素,结合迤那镇辖区的彝、苗、回等民族文化符号,经过现代思维的抽象与创意,最大限度地彰显文化内涵,形成独具迤那特色的沿街建筑、城镇出、入口标识牌坊系统,同时在城镇中打造民族风情园,风格与沿街建筑整体风格保持一致的同时更加张扬迤那个性,迤那地域精神文化气息更加浓郁,用于集中展示迤那特色,这一特色包括了其文化、特产、手工艺品等,是旅游者的娱乐休闲地。内容:镇入口标识牌坊;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民族风情园建设。2、集散服务中心发展方向:在现有城镇距火车站较近区域打造交通、客运、货运、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配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形成城镇与对外吞吐和客源交流服务区地带,是物流、客流、资金流、信息流沟通交换的枢纽中心。负责城镇交通工具的
本文标题:镇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思路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2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