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赛项理论工艺知识题库一.单选题1精铣平面时,宜选用的加工条件为(B)。A、较大切削速度与较大进给速度B、较大切削速度与较小进给速度C、较小切削速度与较大进给速度D、较小切削速度与较小进给速度2铣刀直径为50mm,铣削铸铁时其切削速度为20m/min,则其主轴转速为每分钟(B)。A、60转B、120转C、240转D、480转。3铣削T型槽时,下列那种方法较合适(A)。A、用立铣刀先铣直槽再用T槽铣刀B、直接用T槽铣刀C、用半圆键铣刀铣削直槽再用T槽铣刀D、用端铣刀先铣直槽再用T槽铣刀4精铣的进给率应比粗铣(B)。A、大B、小C、不变D、无关5能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的措施是(B)。A、增大刀具前角B、适当的热处理C、减小切削用量D、更换刀具6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是(C)。A、因为孔比轴难加工B、因为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具、量具的规格和数量D、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7切削脆性金属材料时,材料的塑性很小,在刀具前角较小、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C)。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崩碎切屑D、节状切屑8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8mm,则其(A)误差必不大于0.08mm。A、平面度B、对称度C、垂直度D、位置度9孔和轴的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一般是(B)。A、两平行直线B、圆柱面C、一组平行平面D、两组平行平面10下列关于基孔制的描述中,(B)是不正确的。A、基孔制的孔是配合的基准件B、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C、基准孔的上偏差为正值D、基准孔下偏差数值为零11配合依其性质可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关于过盈配合,正确的说法是(B)。A、孔的公差带总是位于轴的公差带上方B、孔的公差带总是位于轴的公差带下方C、孔的公差带总与轴的公差带有重合部分D、常用于动配合12普通螺纹的配合精度取决于(C)。A、公差等级与基本偏差B、基本偏差与旋合长度C、公差等级、基本偏差和旋合长度D、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13铣削中主运动的线速度称为(A)。A、铣削速度B、每分钟进给量C、每转进给量D、每齿进给量14平面的质量主要从(A)两个方面来衡量。A、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B、平行度和垂直度C、表面粗糙度和垂直度D、平行度和平面度15在下列条件中,(D)是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A、广泛使用专用设备B、有详细的工艺文件C、广泛采用夹具进行安装定位D、使用通用刀具和万能量具16铣床精度检验包括铣床的(A)精度检验和工作精度检验。A、几何B、制造C、装配D、位置17为消除粗加工的内应力,精加工常在(D)进行。A、退火处理后B、冷火处理后C、淬火处理后D、回火处理后18当钢材的硬度在(B)范围内时,其加工性能较好。A、20-40HRCB、160-230HBSC、58-64HRCD、500-550HBW1945钢退火后的硬度通常采用(B)硬度试验法来测定。A、洛氏B、布氏C、维氏D、肖氏20以下几种材料中,塑性最好的是(A)。A、纯铜B、铸铁C、中碳钢D、高碳钢21图纸中技术要求项中“热处理:C45”表示(A)。A、淬火硬度HRC45B、退火硬度为HRB450C、正火硬度为HRC45D、调质硬度为HRC4522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A)处理,才能达到表面高硬度及高耐磨作用的。A、淬火+低温回火B、正火C、调质D、淬火23退火的目的是(A),正火的目的是(B),淬火的目的是(C),回退火的目的是(D)。A、降低硬度,提高塑性B、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C、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D、减小或消除工件的内应力24关于表面淬火,不正确的描述是(C)。A、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B、保证零件心部原有的韧性和塑性C、特别适用于低碳钢D、用于高碳钢,容易淬裂25不仅改变钢的组织,而且钢表层的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的热处理是(D)。A、火焰加热表面淬火B、淬火C、感应加热表面淬火D、渗碳、渗氮26高精度的零件,一般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A),减少或消除工件内应力。A、时效处理B、淬火处理C、回火处理D、高频淬火27端铣刀(D)的主要作用是减小副切削刃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其大小将影响副切削刃对已加工表面的修光作用。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偏角28高速切削时应使用(D)类刀柄。A、BT刀柄B、CAT刀柄C、JT刀柄D、HSK刀柄29对长期反复使用、加工大批量零件的情况,以配备(A)刀柄为宜。A、整体式结构B、模块式结构C、增速刀柄D、内冷却刀柄30高速铣削刀具的装夹方式不宜采用以下的哪一个(C)。A、液压夹紧式B、弹性夹紧式C、侧固式D、热膨胀式31铣刀主刀刃与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A)。A、螺旋角B、前角C、后角D、主偏角32加工中心常用的刀柄定位面的锥度为(A)。A、7:24B、8:20C、6:20D、5:2033麻花钻直径大于13mm时,刀柄一般做成(c)。A、直柄B、两体C、莫氏锥柄D、直柄或锥柄34为了保证钻孔时钻头的定心作用,钻头在刃磨时应修磨(A)。A、横刃B、前刀面C、后刀面D、棱边35标准麻花钻的顶角φ的大小为(C)。A、90ºB、100ºC、118ºD、120º36(D)不能冷热加工成形,刀片压制烧结后无须热处理就可使用。A、碳素工具钢B、低合金刃具钢C、高速钢D、硬质合金37YG8硬质合金,其中数字8表示(B)含量的百分数。A、碳化钨B、钴C、钛D、碳化钛38刀具磨钝标准通常按照(B)的磨损值制定标准。A、前面B、后面C、前角D、后角39刀具磨损的最常见形式是(A)。A、磨料磨损B、扩散磨损C、氧化磨损D、热电磨损40通常依据后刀面的磨损尺寸来制定刀具允许磨损的(A)A、最大限度B、最小限度C、标准限度D、时间41刀具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B)。A、上升B、下降C、不变D、突增42刀具剧烈磨损阶段切削力(C)。A、缓慢下降B、不变C、急剧上升D、无法确定43影响刀具扩散磨损扩散速度的最主要原因是切削(D)。A、方向B、速度C、力D、温度44关于CVD涂层,(B)描述是不正确的。A、CVD表示化学气相沉积B、CVD是在400~600℃的较低温度下形成C、CVD涂层具有高耐磨性D、CVD对硬质合金有极强的粘附性45对工件表层有硬皮的铸件或锻件粗车时,切削深度的选择应采用(B)。A、小切削深度B、切深超过硬皮或冷硬层C、首先考虑刀具的强度确定D、首先考虑零件的刚性及刀具强度46在加工内圆弧面时,刀具半径的选择应该是(B)圆弧半径。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47采用金刚石涂层的刀具不能加工(D)零件。A、钛合金B、黄铜C、铝合金D、碳素钢48专用刀具主要针对(B)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的效率,降低客户的加工成本。A、单件B、批量C、维修D、小量49夹紧力通过工件传至(D)造成工件变形和定位基准位移。A、平面B、外平台C、内圆D、支承元件50毛坯的形状误差对下一工序的影响表现为(C)复映。A、计算B、公差C、误差D、运算51(A)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A、原理误差B、加工误差C、工艺误差D、计算误差52基准位移误差在当前工序中产生,一般受(B)的影响。A、定位器B、夹具C、量具D、电源和夹具53(D)不属于零件毛坯工艺性分析内容。A、机械性能B、加工余量C、表面状态D、工序尺寸及其公差54跨距大箱体的同轴孔加工,尽量采取(B)加工方法。A、装夹和联动B、调头C、平动D、双爪卡盘装夹55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前后(C)不同而引起。A、设计基准B、环境温度C、工序基准D、形位误差56拼装夹具具有(D)的优点A、专用夹具B、可调夹具C、成组夹具D、组合夹具57与成组夹具相比,可调夹具的适用性(B)。A、更窄B、更宽C、与成组夹具的适用性相同D、更差,制造成本更高58(B)属于紧固件。A、T形键和定位销B、螺栓C、定位盘和定位销D、平键和基础角铁59机床在无切削载荷的情况下,因本身的制造、安装和磨损造成的误差称之为机床(C)。A、物理误差B、动态误差C、静态误差D、调整误差60主轴在转动时若有一定的径向圆跳动,则工件加工后会产生(B)的误差。A、垂直度B、同轴度C、斜度D、粗糙度61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力变形、受热变形而引起的种种误差,这类原始误差关系称之为工艺系统(A)。A、动态误差B、安装误差C、调和误差D、逻辑误差62在零件毛坯加工余量不匀的情况下进行加工,会引起(A)大小的变化,因而产生误差。A、切削力B、开力C、夹紧力D、重力63在加工过程中,因高速旋转的不平衡的工件所产生的(C)会使机床工艺系统产生动态误差。A、开力B、重力和夹紧力C、惯性力D、闭合力64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增环的基本尺寸(B)各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A、之差乘以B、之和减去C、之和除以D、之差除以65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各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C)各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A、之差乘以B、之差除以C、之和减去D、除以66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各增环的上偏差(B)各减环的下偏差之和。A、之差乘以B、之和减去C、之和除以D、之差除以67由于硬质合金镗刀不耐冲击,故其刃倾角应取得比高速钢镗刀(A)。A、大些B、小些C、相同D、不可知68工件定位时,下列哪一种定位是不允许存在的(B)。A、完全定位B、欠定位C、不完全定位D、过定位69在数控铣床上铣一个正方形零件(外轮廓),如果使用的铣刀直径比原来小1mm,则计算加工后的正方形尺寸差(C)。A、小1mmB、小0.5mmC、大1mmD、大0.5mm70在以下工序顺序安排中,(B)不是合理的安排。A、上道工序的加工不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B、先进行外形加工工序,后进行内形型腔加工工序C、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接连进行D、在同一次装夹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序。71精加工时应首先考虑(A)。A、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B、刀具的耐用度C、生产效率D、机床的功率72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A)。A、工步B、工序C、工位D、进给73工艺基准分为(D)、测量和装配基准。A、设计B、加工C、安装D、定位74工件在机床上或在夹具中装夹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相对于刀具切削位置的面叫(D)。A、测量基准B、装配基准C、工艺基准D、定位基准75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前后(C)不同而引起。A、设计基准B、环境温度C、工序基准D、形位误差76数控加工的批量生产中,当本道工序定位基准与上道工序已加工表面不重合时,就难以保证本道工序将要加工表面与上道工序已加工表面之间的(B)。A、表面质量B、位置精度C、尺寸精度D、形状精度77选择定位基准时,应尽量与工件的(D)一致。A、工艺基准B、测量基准C、起始基准D、设计基准78数控机床的主机(机械部件)包括:床身、主轴箱、刀架、尾座和(A)。A、进给机构B、液压系统C、冷却系统79数控机床利用插补功能加工的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比普通机床加工同样零件表面粗糙度(A)。A、差B、相同C、好D、一般80数控铣床与普通铣床相比,在结构上差别最大的部件是(D)A、主轴箱B、工作台C、床身D、进给传动81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模具零件的工序安排多为(B)。A、工序分散B、工序集中C、集散兼有D、因地制宜82根据装配精度(即封闭环公差)合理分配组成环公差的过程,叫(A)。A、解尺寸链B、装配法C、工艺过程D、检验方法83尺寸链中,当其他尺寸确定后,新产生的一个环是(D)。A、增环B、减环C、增环或减环D、封闭环84封闭环公差等于(A)。A、各组成环公差之和B、减环公差C、增环、减环代数差D、增环公差85某组成环增大,其他组成环不变,使封闭环减小,则该环称为(A)。A、减环B、增环C、结合环D、形成环86工艺尺寸链用于定位基准与(D)不重合时尺寸换算;工序尺寸计算及工序余量解算等。A、工序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设计基准87任何一个未被约束
本文标题:数控铣工艺知识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2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