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1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儿童情绪智力的培养。幼儿期是进行情绪智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总结关于幼儿情绪智力的理论、情绪智力量表、以及情绪智力的应用研究,关注幼儿情绪情感的研究及其发展。关键词:幼儿情绪智力研究趋势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否的反映。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强调人脑的认识功能不足以揭示人类千变万化的心理世界,智力水平的高低也与个体未来的成功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心理学家们提出了情感智商和情商的概念,认为情感智商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生活成功,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甚至有人提出了成就的测量方程式:20%的IQ(智商)+80%的EQ(情商)=100%的成功。一、情绪智力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概念的最佳界定,当推沙洛维(PeterSalovey)教授和梅耶(D.Mayer)教授的研究。最初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包括审视自我和他人情绪和情绪的能力;辨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997年,他们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可见,情绪和智力都是多元化的,那种把情绪和智力绝对分离开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情绪智力强调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其具体过程包括四个部分——认知和控制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心理动力,坚强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一)国外有关情绪智力的理论国外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的理论研究Salovey和Mayer(1990)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和适应性调控情绪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3个因素: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的能力。这三个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十个变量:自己言语、自己非言语、他人非言语知觉、他人移情、调节自己情绪、调节他人情绪、计划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改变注意方向、形成动机。1997年两位学者对情绪智力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情绪智力觉知、表达和评估情绪、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调控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情绪促进思维这四种能力的综合。情绪智力结构模型有4个因素:反思性情绪调控,即疏导情绪、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促使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理解,即分析情绪、判断它们大概的发展趋向,并理解其结果的能力;用情绪促进思维,即调动和转换情绪,并通过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认知和表达情绪,即感知和识别面部表情、图案设计及故2事所传达情绪的能力。为了区分情绪智力与人格的概念,Salovey和Mayer(2000)提出情绪智力是认识情绪意义及其关系,利用知识推理、解决问题,并且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一种能力。该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4个因素,即感知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情绪,管理情绪。又可分为11个变量,即感知自己情绪、感知他人情绪、表达情绪、情绪引导注意、情绪引导思维、情绪影响问题解决、理解情绪意义、理解复杂情绪、认识情绪转换、管理自己情绪、管理他人情绪。2、情绪智力混合模型的理论研究1995年Goleman提出情绪智力包括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激励自己情绪、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Goleman(2001)又提出了情绪胜任力(EmotionalCompetence)的概念,并指出情绪胜任力是在情绪智力基础上,导致工作中杰出绩效的习得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实际技能,并把情绪智力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领导情绪胜任力模型将领导情绪胜任力分为两种:个人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其中个人胜任力指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具体包括情绪自我意识、评价和调节、成就动机、积极主动、自信、透明、适应、乐观等方面;而社会胜任力指的是社会意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具体涵盖了移情、组织意识、服务导向、激励、影响力、管理冲突、促进变革、团队合作等方面。Bar-On(1997)指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的非认知性潜能、能力和技巧的综合,它影响个体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是决定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Bar-On进一步提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情绪的、社会的知识与能力,它影响个体如何有效应地对环境要求。该情绪智力理论模型主要包括5个元因素:自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压力管理、适应性、一般情绪状态。15个子因素是: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坚持性、独立性、自我实现、移情、社会责任、人际关系、压力容忍、冲动控制、现实测验、弹性、问题解决、乐观、高兴。以Cooper为代表的学者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觉、理解情绪,并有效的运用情绪的力量帮助人们激发能量、增强信任、进行创造和实施影响。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5个部分:当前环境、情绪意识、情绪胜任力、情绪价值、态度和结果。还可以划分为生活压力、生活满意、自我情绪意识、情绪表达、他人情绪意识、目的性、创造性,灵活性、人际交往、建设性的不满、前景展望、同情心、直觉、信任范围、个人权利、综合自我等各个成分。情绪智力两大模型的研究重点不同,对于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的贡献也不同。能力模型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比较清晰,对情绪智力模型的构思比较严谨,在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认可。混合模型则把所有有助于解释绩效的因素,不管是否与情绪有关,都纳入到其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之中。然而,学术领域普遍认为该流派对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关于情绪智力理论模型的构造不够严谨,研究的内容过于庞杂,该模型故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判。(二)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近些年来,随着西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也引起了我国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我国学者也积极尝试着定义情绪智力这一术语,并构建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卢家楣(2005)则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要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以情感为操作对象的一种能力”。学者张瑞良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所谓情绪智力,是指人具有一种善于调适五觉感受、平衡六欲取值、控制七情抒发及保持八方和合的理智和能力”。关于情绪智力的结构,有学者指出情绪智力包括情绪自觉和情绪他觉两个方面(董海滨,1997)。还有学者提出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结构,认为情绪3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五种因素具体又分为18种次因素(徐小燕、张进辅,2004)。许远理(2004)在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组合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具体又可以从三个维度对“情绪智力”予以界定。第一是对象维度,包括三个部分:面向自己、面向他人、面向环境。第二是情绪智力的操作维度,可以划分为感知与体验、表达与评价、控制与调节。第三是情绪智力的内容维度。可分为积极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情绪、情感两个部分。根据“对象”、“操作”和“内容”三个维度成分的划分,可以构成3×3×2种情绪能力,即将情绪智力划分为18种信息加工的能力。二、情绪智力模型关于情绪智力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梅耶和萨拉维(Mayer&Salovey)1990模型1990年梅耶和萨拉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指出情绪智力应包括区分和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两个方面:1、情绪的评估、表达(包括言语、非言语表达的理解和移情);2、情绪调节包括调节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而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包括灵活计划、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转移以及动机状态四个方面。(二)丹尼尔.戈尔曼(DanialGoleman)1995模型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比照“智商”一词把“情商”的概念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这些能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相比之下,戈尔曼概括情绪智力更侧重个体的社会适应性,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混合模型。(三)梅耶和萨拉维1997模型1997年梅耶和萨拉维对情绪智力的内涵进行了修订,强调了情绪的认知成分。修订后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1、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2、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3、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4、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梅耶和萨拉维所说的“情绪智力“除了情绪的知觉和表达外,还特别强调情绪与思维的关系,以及将情感和情绪转化为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四)丹尼尔-戈尔曼1998模型1998年,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EQII--工作EQ》一书中提出了工作EQ的模型。最初他认为人的情绪智力可以分为5个领域,共25种能力。这五个领域分别是自我觉察力、自我控制、成就动机、移情、社交技巧。后来丹尼尔.戈尔曼又结合了里查德-博亚兹(RichardBoyatzis)等人的研究把这5个领域25种能力精炼成4个领域20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觉知(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自我管理(包括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社会觉知(包括移情、对团体情绪的觉知、服务倾向性)和社交技巧(包括帮助他人发展、领导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革新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协作能力)。三、关于情绪智力的量表开发4关于情绪智力的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情绪智力量表(EIS)是斯科特(Schutle)等人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一份自陈问卷。它共有33项,可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斯科特等人用这份量表测试了一个社区的328名男性和女性。在考察测验的内在一致性信度时,采用了A系数估计法,结果测得社区样本的内在一致性A系数为0.90。两个星期后得到的重测信度为0.78。在此量表上高分者通常更为积极、更能克制冲动、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恢复、较少的情感障碍和抑郁、更富有同情心、更能自我监控。(二)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7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量表根据梅耶和萨拉维1997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1、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该量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评估人们感知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它包括四个维度十二项任务分别是:感知情绪(4项任务)、同化情绪(2项任务)、理解情绪(4项任务)和控制自我情绪(2项任务)。该量表有整体评分和专家评分两种评分方法。梅耶和萨拉维就该量表对509名成年人以及229名青年施测,发现这12项任务之间存在正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的4个因子的构架。研究还发现情绪智力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该量表的总体系数0.96。在准则效度方面,量表总分和感知情绪、控制情绪这两个因子和文字智力、同情心、生活满意度和父母的热情上都存在高度相关。2、梅耶-萨拉维-卡卢索(Mayer-Salovey-Caruso)情绪智力量表(MSCEIT)MSCEIT采用传统智力量表的形式,主要测量梅耶和萨拉维1997情绪智力能力模型中的4个分支。它是一个基础能力量表,共有14
本文标题: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4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