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单元从地球运动所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和发现昼夜和四季成因的过程,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精神和能力。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挑战。而本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关注并讨论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及其充分性,反思自己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并不是对两种学说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是希望这两种学说和学生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碰撞,促进学生更理性的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并为后续研究地球的运动做好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的准备和积累。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思想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五、教学准备:师:有关“地心说”“日心说”的资料、课件和图片。小组:准备一大一小两球分别演示太阳和地球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有四种假设出示课件:分别是哪四种?你能演示其中的一种吗?2、揭示课题:师:要研究地球昼夜交替现象就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研究。对于地球,人类一直充满着好奇。今天就让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一同去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板书课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设计意图】:引入新课简洁明了,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师:纵观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及科学研究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主要出现了两大学说。2、翻开教科书75页,阅读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的内容。3、视频展示:出示思考:【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书中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培养了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通过上台交流和倾听别人发言,培养了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倾听别人发言的能力.4、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吗?指名三位同学上台演示,一人举地球仪扮演地球,一人举篮球扮演太阳演示,一人讲解。5、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吗?指名三位同学上台演示,一人举地球仪扮演地球,一人举篮球扮演太阳演示,一人讲解。(三)、排除假设,修正自己的观点:1、出示昼夜交替现象视频:你认为“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分别属于上述运动方式中的哪一种?2、讨论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种学说更科学,更合理呢?3、完成记录单,课件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两种学说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原有认识和两种学说产生冲突或同化,使学生更加关注人类最终是如何形成地球运动的共识的。师:哥白尼的“日心说”关于地球自转而且绕太阳公转的观点,已被现代科学家所验证,是完全正确的,相对于“地心说”的观点,他更好的解释了昼夜交替现象,更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但“日心说”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吗?①、哥白尼认为地球是球体,但它不是规则的球体,它的赤道略鼓,两级稍扁,是个椭圆的球体。②、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是太阳系的中心。③、哥白尼认为太阳不动,实际上太阳也在运动。……3、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从1543年“日心说”的发表至今,又过去了几百年,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人类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地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一个具有生命体的星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银河系(恒星和星系物质组成)、河外星系,星系(10亿多个)(四)、总结升华:1、谈话:同学们,从远古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测到1522年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从公元100年托勒密发表地心说到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的发表,……但是他们对科学的信仰从来没有动摇过,人类探究地球、宇宙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展望中国,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中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与天宫一号对接,又将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翻开辉煌的一页。同学们,让我们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2、出示课件: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回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呈现了托勒密“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学说和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学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及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要学习哥白尼研究天体运行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气概。本节课老师主要以课件讲解、搜集资料展示、猜测、模拟实验等手段,从现象和事实出发,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手脑并用,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学中,采用巧妙的倒叙设计,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不仅更好地增加了学习兴趣,也为体会到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是漫长而艰辛这一观点埋下了伏笔。八、设计特色简述:本节课我主要以课件讲解、搜集资料展示、猜测、模拟实验等手段,采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模拟演示、对比交流等方法,从现象和事实出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让学生学生通过解释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比较两位科学家之间的不同和相同,比较这些观点和前面的假使模型的联系,使他们对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并能够根据已有观点选择前面正确的猜测。同时对于哥白尼的研究态度和坚持精神产生一些触动,为今后走向科学研究道理奠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点点基础。九、板书设计及学生记录单: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地心说-------托勒密日心说-------哥白尼地心说日心说相同点不同点
本文标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6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