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1-(1)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卷(A)一,名著:20%古代著名的史诗四部:答:《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神曲》、《埃涅阿斯纪》十八世纪著名的小说四部:答:笛福《鲁滨逊》;歌德《浮士德》;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伏尔泰《老实人》近代以前著名的六个戏剧家:答: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近现代六部著名作品的主人公:答:巴尔扎克--《欧也尼·葛朗台》--葛朗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约翰克里斯朵夫;斯汤达--《红与黑》--于连;歌德--《浮士德》--浮士德二,简答题:(32%)1,古希腊神话有哪些特点?答:(1)古希腊神话最大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形体上和人一样,且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正直、勇敢、残忍、嫉妒等各种品质,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能长生不死。(2)古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3)古希腊神话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受宗教迷信影响很少,不是神决定和主宰人,因而它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2,但丁《神曲》的复杂性体现在哪里?答:但丁是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的思想偏见,在他的世界观中仍占相当的比重,这就决定了《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①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和复兴的愿望,阐明了《帝制论》中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思想。但又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皇帝身上。②反映了中古文化领域的重大成就与问题,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但过多传播知识也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③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强调人应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肯定人对荣誉的追求,但又把追求个人幸福的保罗和弗兰采斯卡放进地狱去受苦,强调理性的局限和荣誉的无常,认为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④反对蒙昧主义,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对古典文化推崇备至,担忧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作为“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4,简要分析作品《人间喜剧》答:第一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它具体表现在:1.立意高:《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2.视野阔: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3.挖掘深: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犬儒文丐所能比拟。三论述题:(30)1,为什么说《唐吉坷德》是近代小说的奠基之作?答:《唐·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堂吉诃德》一书全名是《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唐·吉诃德》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西班牙经过光复战争,颠覆和驱逐了阿拉伯人的统治,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又依靠其庞大的骑士队伍,雄霸欧洲,远征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黄金世纪”。这一时期,西班牙的文学也繁荣发展起来,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文学和戏剧等各大流派争奇斗艳。骑士文学在西班牙曾风靡一时,各种作品层出不穷。别林科夫说“骑士小说表现出对个人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的代表。”骑士文学对于冲破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对人性的解放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不过随着后来封建经济的解体和火枪火炮在军事上的使用,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15世纪开始出现一批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强盗骑士,骑士文学开始变得愈发庸俗化。塞万提斯生活的时期,西班牙还流行着五六十部粗制滥造、荒谬愚昧的骑士小说,为此,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他沿用骑士作为主角的写作形式,把骑士制度、骑士精神漫画化。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唐·吉诃德》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否定中有歌颂,荒诞中有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2,浮士德形象及其意义?答:人物介绍浮士德是歌德作品《浮士德》中的主人公,他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形象和意义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拖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3,以作品为例简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答:《悲惨世界》是雨果重要长篇小说之一,通过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个人物形象,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与法律。雨果指出三位不幸的总的原因始现代社会“文明”后,着重表现资产阶级社会对劳苦人民的破坏。雨果在小说中不仅提出了社会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即宣扬以“仁爱”“慈善”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塑造了卡莫西多这一钟楼怪人形象,他丑怪、耳聋,没法给周围人交流,从世界得不到温暖,但是艾丝美拉达的一杯水,由于仁慈与爱的力量,他的人性开始复苏,最终为心爱之人报仇。一个奇丑、粗野的小人物被升华为极美的高大形象,他的大智大勇,大慈大悲非常感人,雨果在此作品中颂扬了爱的力量,把爱看成改变人,改变社会的灵丹妙药。在雨果的作品中,下层人民得到了颂扬,体现出雨果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进步性,从《悲惨世界》到《巴黎圣母院》,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思考的更加成熟。四,比较论述题(18%)1,试比较莫里哀和巴尔扎克笔下悭吝人形象的异同?答:莫里哀的《悭吝人》,在人物塑造方面,莫里哀仍然采用自己擅长的手法:集中写好人物的某一特征,某一欲念,从而突出人物的个性。贪婪和吝啬是阿巴公的绝对情欲和性格的基本特征。莫里哀塑造的阿巴公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不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他还是要享受的,他有男女仆人,有厨子和马车夫(虽然都由雅克一人担任)、马车。而且像他这样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还有色欲。他爱上了一个可以做他女儿的美丽姑娘,一见面就赞美她是“明星群中最美丽的一颗”。他不顾旁人和儿女的笑话,决定要娶她。为了充分展示阿巴公悭吝的性格。莫里哀通过大量的细节和夸张的描写来刻画他。在第三幕阿巴公安排请客吃饭一场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吩咐佣人用八个人的饭菜款待十个人。在酒里要多羼水,不能对客人劝酒,要等客人口渴要喝的时候再斟酒,还要准备一些客人一吃就腻的菜肴。他要女儿管理从席上撤下来的东西,留神别叫仆人给糟践了。瓦赖尔顺着他的意思说了句:“应该为生存而吃饭,不是为吃饭而生存。”他认为这是至理名言,应当用金字刻在饭厅的壁炉上。莫里哀是写喜剧性冲突的能手,这在《悭吝人》一剧中得到充分的反映。阿巴公和儿子克雷央特在爱情和金钱上的冲突是剧本的主要冲突。昂赛末和儿子瓦赖尔在爱情上的矛盾作为烘托。而昂赛末在金钱上的慷慨行为,爱情上能体谅青年人(如主动放弃爱丽丝,积极促进儿女的婚事)恰好和阿巴公形成对照。莫里哀把精力放在对主要冲突的描写上。这些喜剧性场面既丰富了剧本的情节,也有助于表现人物个性和基本冲突,使剧本幽默生动、活泼有趣。巴尔扎克笔下悭吝人形象: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时只选其《家庭的苦难》一章中的一部分,并且给选文定名为《守财奴》,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既癫狂又狡诈。
本文标题:《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7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