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矩阵法)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矩阵法)在确定风险概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基础上,明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建立风险矩阵。表1风险矩阵事故发生概率等级5II5III10III15IV20IV254I4II8III12III16IV203I3II6II9III12III152I2I4II6II8III101I1I2I3I4II5风险矩阵12345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说明:1.风险=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风险矩阵中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见表2,事故发生概率等级见表3,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见表4。表2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分值描述需要的行动改进建议一级风险16<IV级≤25严重风险(绝对不能容忍)必须通过工程和/或管理、技术上的专门措施,限期(不超过六个月内)把风险降低到级别II或以下。需要并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予以削减。二级风险9<III级≤16高度风险(难以容忍)应当通过工程和/或管理、技术上的控制措施,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12个月)内,把风险降低到级别II或以下。需要并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予以削减。三级风险4<II级≤9中度风险(在控制措施落实的条件下可以容忍)具体依据成本情况采取措施。需要确认程序和控制措施已经落实,强调对它们的维护工作。个案评估。评估现有控制措施是否均有效。四级风险1≤I级≤4低度风险(可以接受)不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降低风险。不需要。可适当考虑提高安全水平的机会。(在工艺危害分析范围之外)表3事故发生概率概率等级硬件控制措施软件控制措施概率说明/年11.两道或两道以上的被动防护系统,互相独立,可靠性较高。2.有完善的书面检测程序,进行全面的功能检查,效果好、故障少。3.熟悉掌握工艺,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4.稳定的工艺,了解和掌握潜在的危险源,建立完善的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1.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导,制定了要遵循的纪律,错误被指出并立刻得到更正,定期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正常、特殊操作和应急操作程序,包括了所有的意外情况。2.每个班组上都有多个经验丰富的操作工。理想的压力水平。所有员工都符合资格要求,员工爱岗敬业,清楚了解并重视危害因素。现实中预期不会发生(在国内行业内没有先例)。10-421.两道或两道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道是被动和可靠的。2.定期的检测,功能检查可能不完全,偶尔出现问题。3.过程异常不常出现,大部分异常的原因被弄清楚,处理措施有效。4.合理的变更,可能是新技术带有一些不确定性,高质量的工艺危害分析。1.关键的操作指导正确、清晰,其它的则有些非致命的错误或缺点,定期开展检查和评审,员工熟悉程序。2.有一些无经验人员,但不会全在一个班组。偶尔的短暂的疲劳,有一些厌倦感。员工知道自己有资格做什么和自己能力不足的地方,对危害因素有足够认识。预期不会发生,但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国内同行业有过先例)。10-3至10-431.一个或两个复杂的、主动的系统,有一定的可靠性,可能有共因失效的弱点。2.不经常检测,历史上经常出问题,检测未被有效执行。3.过程持续出现小的异常,对其原因没有全搞清楚或进行处理。较严重的过程(工艺、设施、操作过程)异常被标记出来并最终得到解决。4.频繁的变更或新技术应用,工艺危害分析不深入,质量一般,运行极限不确定。1.存在操作指导,没有及时更新或进行评审,应急操作程序培训质量差。2.可能一班半数以上都是无经验人员,但不常发生。有时出现的短时期的班组群体疲劳,较强的厌倦感。员工不会主动思考,员工有时可能自以为是,不是每个员工都了解危害因素。在某个特定装置的生命周期里不太可能发生,但有多个类似装置时,可能在其中的一个装置发生(集团公司内有过先例)。10-2至10-341.仅有一个简单的主动的系统,可靠性差。2.检测工作不明确,没检查过或没有受到正确对待。3.过程经常出现异常,很多从未得到解释。4.频繁地变更及新技术应用。进行的工艺危害分析不完全,质量较差,边运行边摸索。1.对操作指导无认知,培训仅为口头传授,不正规的操作规程,过多的口头指示,没有固定成形的操作,无应急操作程序培训。2.员工周转较快,个别班组一半以上为无经验的员工。过度的加班,疲劳情况普遍,工作计划常常被打乱,士气低迷。工作由技术有缺陷的员工完成,岗位职责不清,员工对危害因素有一些了解。在装置的生命周期内可能至少发生一次(预期中会发生)。10-1至10-251.无相关检测工作。2.过程经常出现异常,对产生的异常不采取任何措施。3.对于频繁地变更或新技术应用,不进行工艺危害分析。1.对操作指导无认知,无相关的操作规程,未经批准进行操作。2..人员周转快,装置半数以上为无经验的人员。无工作计划,工作由非专业人员完成。员工普遍对危害因素没有认识。在装置生命周期内经常发生。10-1表4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严重程度等级员工伤害财产损失环境影响声誉1造成3人以下轻伤。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事故影响仅限于生产区域内,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负面信息在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内部传播,且有蔓延之势,具有在集团公司范围内部传播的可能性。2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1.造成或可能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100人以下。2.造成或可能造成跨乡镇级行政区域纠纷。3.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5吨以下。负面信息尚未在媒体传播,但已在集团公司范围内部传播,且有蔓延之势,具有媒体传播的可能性。3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1.造成或可能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100人以上500人以下。2.造成或可能造成跨县(市)级行政区域纠纷。3.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4.环境敏感区内油品泄漏量1吨以下,或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5吨以上10吨以下。1.引起地(市)级领导关注,或地(市)级政府部门领导做出批示。2.引起地(市)级主流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或通过网络媒介在可控范围内传播,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社会影响。3.媒体就某一敏感信息来访并拟报道。4.引起当地公众关注。4一次死亡3-9人,或者10-49人重伤。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1.造成或可能造成河流、沟渠、水塘、分散式取水口等水体大面积污染。2.造成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3.造成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或其他土地严重破坏。4.造成或可能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5.造成或可能造成跨地(市)级行政区域纠纷。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7.环境敏感区内油品泄漏量1吨以上10吨以下,或非环境敏感区内油品泄漏量10吨以上100吨以下。1.引起省部级或集团公司领导关注,或省级政府部门领导做出批示。2.引起省级主流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或引起较活跃网络媒介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且有蔓延之势,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3.媒体就某一敏感信息来访并拟重点报道。4.引起区域公众关注。5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者50人以上重伤。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1.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2.事件发生在环境敏感区,对周边自然环境、区域生态功能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3.造成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4.造成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或其他土地基本功能丧失或遭受永久性破坏。5.造成或可能造成区域大气环境严重污染,需疏散转移1000人以上。6.造成或可能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纠纷。7.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8.环境敏感区内油品泄漏量10吨以上,或非环境敏感区内油品泄漏量100吨以上。1.引起国家领导人关注,或国务院、相关部委领导做出批示。2.引起国内主流媒体或境外重要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极短时间内在国内或境外互联网大面积爆发,引起全网广泛传播并迅速蔓延,引起广泛关注和大量失控转载。3.媒体来访并准备组织策划专题或系列跟踪报道。4.引起国际或全国范围公众关注。
本文标题: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矩阵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7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