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
8.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答:储蓄和投资来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可用图210来描述:交点0E表示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这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0Y。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则储蓄函数为S=-a+(1b)Y,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a、b值。a变小,意味着上图中储蓄上移;b变小,意味着图中储蓄线以图中的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0E向左移动,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构筑理论体系。离开了假设,理论就失去其基础,当然也就不能成立。另外,假设往往是对经济的一种理想化、简化,在此基础上构筑的经济理论当然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现实。凯恩斯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前提假设是: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就不是总供给,而是总需求。凯恩斯的这一理念主要是针对30年代大危机的情况提出的,当时工人大量失业、设备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总需求,当然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走出低谷。在这个理论中包含了某些一般理论的因素,即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强调了消费的这种作用。从总体上看,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是主要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也可以成为主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的无限增加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缩小是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总需求不足在经济中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的制约因素。不能把凯恩斯的这种理论普遍化。这是因为:(1)凯恩斯所用的是一种短期分析,即假设生产能力、技术条件等都是不变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也是短期。在长期中,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仍然要依靠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本的增加、技术的进步。这样,在长期中经济增长就取决于储蓄的提高,而不是消费的增加。(2)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所以不能将之到处照搬。对于总供给不足的国家,这种理论就完全不适用。图2—10国民收入的模型
本文标题: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09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