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1.宋代政治:高度集权、崇文抑武[杯酒释兵权、更戍法、重用读书人]、完善科举制、对外政策软弱2.宋代经济:○1造纸业、印刷业的发展○2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3.宋代文化的文化背景:儒佛道三家思想并行,出现互补合流的趋向。柳开与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穆修是继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的作家,其文强调教化的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在宋代古文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柳开和穆修都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王禹偁生平: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出身贫寒,入仕后多次遭贬谪,这使他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思想都迥异于那些养尊处优的馆阁词臣。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诗歌的内容及特点:1.王禹偁早年写过许多闲适诗,不过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2.晚年表现出深刻的自省意识,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导致了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例如《村行》)3.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4.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古文的特点: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白体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和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王禹偁自幼喜爱白诗,早年也写过许多闲适的唱和诗,然而他学习白诗并未囿于闲适诗,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尤其是在贬谪商州期间,他想当自觉地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惠崇等九僧,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写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而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为丰富一些。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不娶不仕,种梅养鹤,号称“梅妻鹤子”。卒和靖先生。著有《林和靖诗集》,存诗近三百首,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赏析:为人们送上一副优美的山园小梅图。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因创始诸人在秘阁中唱和的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杨亿、钱惟演、刘筠为其代表诗人。他们最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们的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也存在徒有华美之外表,而缺乏李商隐内在气韵之病。西昆体的艺术特征与缺点:西昆集的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西昆体衰弱的原因:1.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2.诗歌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晏殊生平: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卒谥元献。著有《珠玉词》。晏殊词的特点:其一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细腻的感受,使词作的抒情风格显得含蕴而温厚,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美学容量。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作通过时空变化给人生带来的微妙心理描写,将抒情主人公的深切忧思淡淡地表露出来,使人在“无可奈何”的惆怅中感受到“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调节和补充,而那无穷无尽的“徘徊”中的忧思却依然永无休止地萦绕在读者的心头。这正是晏殊词艺术魅力之所在。其二善于借用景物的典型描写暗示出独特的理性精神,从而创造出—种既有思想理念又无议论痕迹的表现方式,使词作显现出别致高远的艺术境界。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中并无一个“秋”字,却让人在“菊愁”、“兰泣”中感觉到中秋时节无法消解的离愁别苦。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的背景中,那个幽然而至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形象,却有着无限的张力,将词境带入一种无比深邃和高远的情景和理念之中,让人回味无穷。其三,选字用词清新自然,具有“珠圆玉润”的音乐美。诚如清人所评,晏殊“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由于晏殊以含蓄典雅的技法,对五代艳丽词风进行了校正,使词逐渐渗进文人士大夫的创作领域,这对宋词的繁荣无疑也是一种开创性的贡献。晏殊的《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在写男女之情时,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一洗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晏殊《珠玉词》有较多感伤之作,这些词作感叹时光的流逝,充盈着一种较深刻而普遍的人生体验。其词作语言明净雅致,描写内心体验深刻纤细,构思曲折精巧,表现了情感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其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雅致含蓄的倾向,展示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晏殊直接影响到同代稍后的欧阳修、晏几道等人,对婉约派乃至整个宋代词坛,都发挥着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力。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时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欧阳修生平: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博学多才,诗文创作和学术著作都成就卓著,为天下人所仰慕。他又是一代名臣,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声望。他以双重身份入主文坛,团结同道,及引后进。在宋代文学史上是最早开创一代新风的文坛领袖。词作收入《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篇》文学革新的主张及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1.欧阳修倡导的诗文改革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2.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反对怪癖生涩的太学体。3.对于文与道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儒家之道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道并重。文具有独立性质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古文创作:1.欧阳修的古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语言简洁。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2.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文体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对古文发展的贡献:1.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文论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在欧阳修笔下,古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古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很好的融合。对散文文体发展的贡献:1.对前代的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2.对四六体进行了革新3.欧文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欧阳修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个性鲜明、风格平易、笔触曲折舒婉。欧诗的内容:1.以社会现实为题材。2.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欧诗的特点:1.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以议论入诗。2.欧诗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燥艰涩之失。3.欧诗的散文手法主要体现在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4.欧诗学李白,得益于语言之清新流畅,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形成了流利婉转的风格。我国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对词作的革新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用白描的手法,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的表现手法)欧词的艺术风格:清新明畅欧词的影响:欧阳修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疏俊开子瞻”,“深婉开少游”)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首小词第一句首创叠字用法,后为李清照所发扬。全词近于白描,以细腻的笔触将暮春景色和人物心理融为一体,特别是“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两句,将特定的人物、情景和心态交融如织,与浓稠的笔调中渐释出一种隐痛难忍的情绪,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梅尧臣生平: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因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著有《宛陵先生文集》。宋诗开山之祖。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梅诗的艺术特点:题材走向是写日常生活琐事,论诗推崇平淡之美,他说的平淡是指一种炉火纯真的艺术境界,一种超越了雕润绮丽的老成风格。梅尧臣诗歌的内容:梅尧臣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前者如《如坟贫女》,后者如《愿嚏》。苏舜钦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著有《苏学士文集》。其性格豪迈,诗风也豪放雄肆。他早年慷慨大致,喜以诗歌痛快淋漓的反映时政,抒发强烈的政治感慨。他的另一类诗是写景诗,喜写雄浑壮阔之景,赞美自然界的壮伟之景。他的诗直率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的风格见长,这种风格主要体现于他的长篇古诗。短诗也有类似的风格倾向,语言则更为凝练。缺点:推敲、剪裁的功夫略显不足,有些作品不够含蓄,不够精炼。范仲淹生平: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曾于仁宗康定元年(1040)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今陕西延安),抗击西夏。对词境的开拓: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受,也改变了他在《苏幕遮》《御街行》中所表现出的情柔语丽的词风: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词作上阕描写边塞荒凉,大军戍守的艰苦环境:“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其艺术视点超绝尘寰,气势磅礴,景致逼真。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真切道出作者和无数爱国将士灭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则充满对长久戍边、思乡怀亲的将士所寄予的无限同情,也饱含作者对国事的深刻忧虑,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强烈期盼。“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写得最恰到好处,是这首词“秋思”的主体,烘托出一幅极有时代特色与生活真实的广阔背景,将气势磅礴的边塞秋景和深刻沉挚的感情抒发熔铸为一个艺术的整体,使这首突破传统风格的词作,焕发出超乎传统的豪气和魅力。因此,从本源上说,豪气词“突破艳科樊篱”的创举,实则以范仲淹为先路。广漠萧瑟的的塞外景象、艰苦孤寂的边塞生活、将士们的久戍思乡之情和报国
本文标题:宋代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0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