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4年5月1日)《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说明】2014年4月29日,大学教师金立群给高一学生讲了一篇课文——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我有幸聆听,觉得金老师讲得很好,于是根据录音做了文字整理。由于录音质量欠佳,文字整理可能有所出入,请讲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谅解。《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刘杰锋根据录音整理)主讲老师:金立群(湖北经济学院)讲课时间:2014年4月29日讲课地点:武汉市关山中学多功能报告厅听课学生:高一(14)班、高一(15)班师(金立群):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能够来到关山中学,20多年前,我曾在这里参加中考;20多年后,重来这里,我发现关山中学变化很多,这个讲课的地方也大了很多。我在大学里给研究生讲《阅读教学论》和《语文教材名篇重读》这两门课。在大学里,我们的一些观点、一些思想,可能比较新颖,比较“高大上”,但用到中学里,到底合不合适呢?同学们能不能接受呢?我很感谢关山中学,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把讲课当作一次实验,看看我跟研究生讲的东西,高中生朋友能不能接受;看看我这样讲是不是更有意思,对你们的考试、对你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不是更有帮助。今天来听课的,除了你们之外,还有研究生、大学教授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不要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就可以了。如果你们觉得某个问题没什么回答的,那就不回答,也没什么关系的。说老实话,我这个人从小是很叛逆的,我读书时,虽然也可以看作是“学霸”,但我对“学渣”一直情有独钟。(笑声)。好,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看了没有?生:看了。师:有什么感觉?我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有感觉,有触动;第二,乏味。生:乏味!师:你为什么感到乏味?生:内容多为对话。师:形式很单调。好,请坐,下一位。生:主要写一位老人,内容很乏味。师: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老人的故事,看来你对老人是不感兴趣的。如果讲述的是一个美少女的故事,那可能就要强多了。(笑声)生:写作年代久远。师:也就是对故事的背景不够了解。你们回答得很好,幸亏你们说“乏味”,如果你们都说有意思,那这篇课文我就没什么可讲的。正因为你们说“乏味”,我才有讲课的必要。的确,这篇小说形式上很单调,没什么情节,都是对话。你们说,难道都是对话,就构成乏味了吗?那你们在QQ上聊天,为什么不觉得乏味?(笑声)生:有共同的话题。师:啊,因为这个话题是你们感兴趣的,所以不觉得乏味。我总结一下,这篇小说之所以乏味,第一,主人公乏味;第二,背景乏味;第三,情节和对话乏味。这,完全是一个“三无”产品嘛。(笑声)下面,我将这个故事改写一下,题目不叫“桥边的老人”,而是“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谁来读?生:我来。师:好。你们一边听,可以一边看课文,改写的文章和课文是“套”着的,但背景、人物,我换了。生:(开始读)一个带钢丝边眼镜的同学,坐在教室门口,衣服上还有一点汤汁。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过这个门口,走进教室。他们或者议论着即将进行的期末考试,或者喃喃自语;但那个同学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说自己太累了,走不动了。我的任务是进教室监考,监督同学们考试不要作弊。考试时间,就快到了,可是那个同学还在原处。“你怎么还不进去考试?”我问他。“我刚从家里来。”他说着,露出笑容。提到家,这位同学便高兴起来,微笑了。“我在家里养了一只小动物。”他对我解释。“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在家里养了一只小动物。”“什么动物?”我问道。“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我看看他,又看看教室,寻思着这位同学所说的内容。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着预备铃一想,准备进去发卷子,而这位同学始终坐在门口。“什么动物?”我又问道。“一共两种,”他说,“两只狗,一只猫。”“你只得撇下它们吗?”我问。“是啊,今天是期末考试呀,不能迟到。”平时,他确实不迟到。“那谁来照顾它们呢?你爸妈不会帮你照看吗?”我问,边注视着教室,边大声说:“同学们,赶快把书包放在讲台上,准备考试。”“不会,”坐在教室门口的那位同学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两只狗太小,要用奶瓶给它们喂奶,我简直不敢想象。”“你还想不想念书?”我问。“念书,它跟我不相干。”他说。“我16岁了,但是我什么也不想念。”他说。“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你既然来了,还是赶快进教室吧。”“我要待一会儿再进去。”他说。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儿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愁,“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那两只刚生下来的小狗呢?你说它们会怎样?”“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你当然这样想吗?”“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教室。“可是小狗怎么办呢?它们太小,需要喂奶。”“放个盘子,喂点奶,不就完了吗?”我说。“放了,它们会喝的。”“嗯,也许会。”“可是牛奶凉了呢?它们会拉肚子的。再说了,猫会抢走那些牛奶的。刚生下来的小狗,怎么对付得了猫呢?唉,不想也罢。”他说。“要是你坐够了,就赶快进去,我要发卷子了。”我催他:“站起来,快进去。”“谢谢老师。”他说着站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教室门口坐下去。“现在,我本该在给小狗喂奶,”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想给小狗按时喂奶。”师:改了以后的文章,你们觉得怎么样?生:挺逗的。师:为什么?生:文中的“我”很可爱。师:有没有同学说他“变态”的?生:没有。生:没有!师:你们的回答,比我预想的要好。我原想很多同学会说文章中的“我”很变态,没想到,你们竟然接受了他。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出现,你觉得会不会有“托付终身”的可能?(笑声)生:有可能。(笑声)师:说到这里,你们觉得我改写的东西,是不是更有兴趣一点?生:是的。师:你是喜欢学霸,还是喜欢文章中的“我”?生:喜欢学霸。师:为什么?生:因为文章中的“我”有点神经。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文章中的“我”是不是有一点玩物丧志?生:有!师:这就奇怪了。一方面,你们从感情上喜欢他;另一方面,从理智上,又觉得他玩物丧志。这是不是很矛盾?怎样理解这个矛盾呢?接下来,我打个比方。我家小宝宝,今年才三岁,小孩子往往是非常喜欢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小孩子。孩子他妈常说的一句话是“相依为命,迟送早接”。上个星期天,我去菜场买了一些小龙虾,绝大多数的小龙虾被用来做菜,只留下两只给我家小宝宝玩。弄个盆,放些水,把小龙虾养起来。你们知道,时间长了,小龙虾往往会发臭。我妻子说,臭了,就丢出去。而小宝宝却说:“你要是把它丢出去,妈妈,我就不要你了。”我妻子的第一反应是:“我的宝贝啊,难道你爱小龙虾,超过了爱你妈妈吗?”我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生:有。师:那我就问你们,难道那个东西真的比妈妈重要吗?生:不是。师:为什么呢?生:想借此威胁妈妈。师:何至于用一只小龙虾来伤害亲人之间的感情吗?同学之间,也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互不理睬,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重物轻人吗?生:(无人回答)师:那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都爱自己,但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比父母更为重要的?生:没有。生:有,比如自由。师:对,自由啊,自我啊,自我的人格、自我的尊严是超过一切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迁就父母,让父母更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因为那样做,可以让自己更快乐。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自我。我家小宝宝为什么为了龙虾而愿意丢下妈妈呢?就是因为丢了龙虾,会伤害小宝宝的自我、自尊。所以,问题不在于这个物和人相比,谁轻谁重,而在于这个物,体现了自我。所以,难道我们能够简单地说《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中的那个学生是玩物丧志吗?生:不是。师:好,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桥边的老人》。现在,你们是不是觉得这篇课文还是像刚才那样,觉得它是那么的、那么的没有意思呢?生:(大声齐喊)没意思!师:看来我的第一招不起作用了,(笑声)那我就用第二招,直接进入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我想问一下,刚才我讲的那些东西,跟课文有没有联系?生:有。师:有联系,那我就放心了。下面请一个同学念一下课文。课文不长,念到某个位置,我说停,就请停下。生:(学生读课文,从开头读到“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在读课文第一段的时候,这位学生把脚踝的“踝”字读错了,很多同学大笑。)师:谢谢,请坐下。我在大学教书时,也曾把字念错过。有一次,我把一个学生的姓名——“张泪”,念成了“张目”,因为我觉得,“泪”字不会成为一个人的名字。但结果,我错了,他叫“张泪”,而不是“张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后只要细心,就可以避免错误了。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侦察兵)说,并没有完全听懂。”他为什么没有完全听懂?生:关心的东西不一样。师:很对。我举一个例子。考试后你回家,你爸爸问你,考得怎么样?你回答说,爸爸,今天我们球赛又赢了。这个时候,你爸像没有听懂一样,说,你说什么?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时候?生:有。师:现在明白了吧,就是关心的东西不一样。请问,《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关心的是什么?生:战争。师:文中的老人,关心是什么呢?生:动物世界。师:动物对老人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来说,《塞翁失马》中的马对塞翁来说意味着什么?生:财产。师:对,财产啊,工具啊。在这篇课文里,那些动物对老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呢?现在,我们或许一下子看不明白。刚才,我举了生活中很多类似的例子,包括前面我改写的那篇文章。你们说,我仿写的那篇文章,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来说,它有意思在哪里?平时,我们也会养一些小动物,习以为常的。但为什么把那件事放在教室门口来说,就有意思了呢?生:有一个特殊环境。师:对。那它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生:矛盾。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或者说“错位”,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叫什么?生:不明觉厉。师:对。生:不搭。师:也对。有矛盾,有错位,有不明觉厉,还有“不搭”,现在来看这篇小说,你们说是不是有意思了一点?生:是。师:小说的味道,就在于“错位”。好,下面我们接着读课文,谁来?生:(开始读,从“我凝视着浮桥”到“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师:好,请坐下。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个‘政治态度’?什么意思?”生:应该跟前面的内容有关。师:平时上课时,有没有学生出校门的?生:有。师:要出校门,要有老师的条儿,对吧。我们设想一下,上课期间,你翻墙,正好被执勤的老师看到了,执勤老师通常第一句话会说什么?生:你是哪个班的?(笑声)师:说得太棒了,跟我想得一样。(笑声)告诉你们,如果是我来问的话,我会这样问:“喂,出什么事啦?你有什么急事吗?”我这样的问,跟执勤老师的问,是不是很不一样?因为我跟他关注的点不一样。再来看课文。文章的“我”跟老人说话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生:“我”对老人依然保持警惕性。师:对,这跟“我”是侦察兵的身份有关。那老人对“我”呢?生:漠不关心。师:如果是“漠不关心”,那干嘛两人要说话呢?生:“我”对老人同情,怀疑。师:同情吗?怀疑吗?如果是怀疑,那我说,文中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句子——“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这是在怀疑老人啊?我发现同学们在说到一种情绪时,通常是认为这个情绪是这样一种情绪,那个情绪是那样一种情绪,往往会选用一个比较“重”的词。我要告诉同学们,“我”对老人的态度,实际上是“漫不经心”。请问,“漫不经心”的程度是不是比“漠不关心”的程度要轻一点?生:对。师:“我”对老人还是有一点关心,想跟他“搭一搭”,但是呢,又没有那么强烈的关心;有点怀疑呢,但是又没有那么强烈的怀疑。所以,“我”跟老人说话,一边说,一边看着其他的地方,是“漫不经心”。好,接下来,谁来念课文?生:(读课文,从“‘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到文章结束)师:现在,“我”对老人的关心程度是不是加重了一些?生:是的,前面是“盘问”,后面是“询问”。师:现在,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吧。那为什么会出现结尾的这个情况——“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现在,老人为什么对“我”变得“漫不经心”?这是很奇怪的啊,怎么理解?【板书】“不搭”之一:“我”和老人关心的不一样。前面,“我”只关心一些战争的、政治的、身份性的
本文标题:(2014年5月1日)《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0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