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红蜻蜓》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2、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节奏、音符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音准不能很好地把握,这就要求学生尽量模仿老师或是钢琴的音准进行演唱。同时学生对于音乐的信息储备量还不够,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所以要求学生课下提前预习课本上出现的音乐知识。3重点难点1、歌曲的教唱;2、歌曲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3、二声部合唱声部间声音的和谐、统一。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课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地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教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揭示课题。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1、介绍歌曲《红蜻蜓》:(1)了解歌曲内容。(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红靖蜒》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38岁时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2、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聆听要求:A.歌曲的情绪?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3、学习第一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2)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3)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4)分小组唱曲谱。4、学习歌词。(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教师:同学们在演唱时,请注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及时换气。(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二段歌词。(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5、学习第二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二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注意提示学生划拍唱)。(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3)分小组唱曲谱。6、合唱曲谱。(《红蜻蜓》歌曲学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唱两个声部曲谱。(2)两个声部合起来唱曲谱(轻声)。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唱自己的声部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3)两个组互换声部练习。7、合唱歌词。(1)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教师注意倾听两个声部的音准,针对不准的音,让学生多听,使两个声部声音谐和。(2)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二、三段歌词。活动3【活动】歌曲处理1、注意气息的运用。歌曲《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四三拍指挥图示)(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2)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3)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合唱歌曲(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2、注意节拍。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1)用深情、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歌词,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3、完整演唱歌曲。(《红蜻蜓》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1)轻声演唱。(2)气息悠长。(3)注意力度的变化。
本文标题: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红蜻蜓》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2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