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1)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朱元璋是通过参加元末农民军而起家的平民皇帝,深以自己的出身为耻,也深以当过乞丐和云游僧为耻。基于自己的出身经历,他内心中自然也划定了一块不可冒犯的禁区。但凡“光”、“秃”、“僧”等接近和尚特征的字眼儿,都会犯他禁忌。怕别人瞧不起他,怕那些投降过来的文臣武将对他不服,又怕那些跟他南征北战的战友们对他不忠,还怕那些有知识的儒士们不肯为他所用。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明太祖因出身低贱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在其中作祟。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当自卑走入极端之后,自尊心就会膨胀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压制别人的暴虐念头,以求心理平衡。这种变化在明太祖的身上也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皇帝也烦恼——从朱元璋的心理说起怎么办?巩固统治!怎么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君权)!明朝建立1368,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政治方面:废除丞相、创内阁司法方面:设厂卫特务机构军事方面:迁都北京外交方面:郑和下西洋思想文化方面:??明朝强化皇权(君权)措施:文字狱: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对捕风捉影—文字狱,你知道多少?因统治者挑剔文字过错而兴起的大狱叫文字狱。明朝时开始出现,到清朝发展到了极限。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收到一贺信,上面写道:文字狱的兴起朱元璋认为“生”与“僧”同音,“光”指没有头发,是骂他当过和尚,“则”与“贼”同音,是骂他参加过反元的起义军,因而大怒,立即把写贺信的这个文人处死了。《明史》案清初,湖州富商庄廷龙写了一本明史稿,请人补写了明崇祯时期及南明历史,书成后称为《明史》。康熙时,有人揭发《明史》中有违禁内容,于是200多人被株连,其中70多人被杀。庄廷龙已死,他的尸体被挖出砍碎。维止、一一维止查嗣庭案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1、大兴文字狱: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清朝文字狱事例:“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处斩“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__徐骏被灭族(清)徐骏作“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被灭族。(清)沈得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剖棺戮尸。(清)一位进士“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处斩。推测下,统治者为什么会认为这些诗有问题?明太祖时,杭州徐一夔(kuí)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太祖大怒,斩。一、文字狱1、大兴文字狱: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2)文字狱的严重后果(危害):(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明清政府为什么大兴文字狱?控制人们的,打击异端,强化的权威。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原因是什么?清朝大兴文字狱,不是偶然的。一方面,这是因为君权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廷为了树立其权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人们的言论稍有嫌疑,即严加镇压。另一方面,这是因为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虽然竭力标榜“满汉一体”,实际上为了保护满族贵族的特权,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大力加强思想统治,甚至不惜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文字狱就是手段之一。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鲁迅《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四库全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全书》其实是一部“四不全”的次品乃至废品。何谓“四不全”?因为在编修过程中,数目惊人的书籍遭到了焚毁、删削、篡改、错讹的厄运,而这一切都是蓄意为之。清廷借修书之机,毁禁的是哪些内容?对清政府统治不利的典籍毁禁的目的是什么?加强文化专制二、《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纂修工程浩大,由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至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1782年1月)完成,历时10年,先后动用近4000人。消极一面:大批书籍被认定对清朝统治不利。遭到销毁或篡改,清朝加强了文化专制。积极一面: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汇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存、整理和传播中国古代文献作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文字狱思考:科举制创制于哪个朝代?完善于那个朝代?如果你是当时的考生,你如何备考?隋朝:创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完善唐太宗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首创武举与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明朝乡试试卷科举考试的三级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秀才(会试)举人(省级乡试)进士(中央会试和殿试)历史小知识三、八股取士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20644间,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历史小知识唐伯虎、郑板桥、林则徐、施耐庵、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北京国子监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历史小知识命题范围:答题观点:文体特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只能分为八个部分。不求实际、禁锢思想2、八股取士:请思考一下,你如果要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你想怎样写好这篇文章?甲:标新立异,首先观点要独道。想象要丰富,构思要精妙。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答题观点:要代圣人立言,不得有自己的想法.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八股文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议论的开始起讲后入手之处束股后股中股起股入手起讲破题承题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而且要为文章的破题论点服务什么是八股文考试题目: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注解]孔子对颜渊说:“受到重用就出来做事,不被重视就深藏不露,只有我与你是这样的呀!”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破题]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承题]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起讲]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入手]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起股]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中股]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后股]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束股]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四月,参加殿试。殿试考时务策,韩菼在时务策策文中指斥“三藩”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应尽快撤销。殿试结束,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前十名的卷子送呈康熙。康熙正在筹划撤藩,韩菼的对策正中他下怀,遂在韩菼卷的卷首书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韩菼成为满清第十四位状元,年三十七岁。1、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2、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束缚了思想。尤其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八股取士”利弊孙中山曾经说过:“欧洲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这里的“中国的考试制度”说的即是科举制。隋唐明清内容要求文体项目广泛不受约束无限制《四书》、《五经》八股文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隋唐、明清科举制比较“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愿的规矩的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爱因斯坦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资料1:清代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男主人公贾宝玉不愿参加科举考试,认为那是“须眉浊物”“国贼禄蠹”之流用以沽名钓誉的手段。清朝时有人作歌讽刺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资料2: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大量热衷科举的文人。像马二先生好谈文章而不识李清照,范进当了一省的学道而不知苏轼为何人。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字,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孚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作者徐大椿,(1693—1772)清代名医、散曲作家。蒲松龄描述参加科举的举子的七种表情:7)想再试一次像破壳的小鸡6)名落孙山像叮了药饵的苍蝇2)点名时被呵斥像囚犯5)放榜是坐立不安像猕猴3)考试时住在号舍里像蜜蜂4)出场后像出笼的病鸟1)提着篮子入场时像乞丐观点1混淆了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两个概念。顾炎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科举制度。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才出现的,顾炎武批判的对象,就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所以,“顾炎武这种批评不合理”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但是,观点l肯定科举制历史贡献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2正确。顾炎武之所以这样评价八股取士,是因为这种取士方法毒害的是所有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而秦始皇“坑儒”事件,所害的只有400多人。你是否愿意生活在明清时期?请说明理由。如果可以选择,你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本文标题: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2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