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案
项目一教案项目名称课程介绍教学地点教室教学时间任课教师学时1学时授课班级任务描述说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和方法使用设备、工具教材、白纸、彩笔、圆规、直尺任务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内容,列出学习该课程的方法情感目标:认同学习法律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能力目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架构。难点: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准备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构成,课程所需使用工具阅读教材目录,翻阅教材深入了解该课程知识架构并系统化,条理化课题导入徒手画圆形、正方形图案,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形、正方形图案,并比较同一图案不同画法的图形差异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余同学在草稿本上画;请同学比较异同并发表意见引出课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没有规则和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而道德、法律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新课学习1、《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主要内容与构成:职业道德与法律:道德(文明礼仪;道德规范)法律(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民法)2、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意义:掌握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有助于学生明善恶美丑,分清荣辱。3、学习该课程的方法:学习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认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从小事做起,以道德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1、分6-8人小组并选出小组长。2、小组学习教材目录以及教材P1—P4内容。3、完成任务单内容,并规范填写。4、讨论“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每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回答任务完成情况。1、提出课堂纪律要求;2、提出学习要求:3、结合教材互动在线请学生谈谈学习法律的重要性;4、维持课堂纪律,巡视学生小组学习情况。5、补充讲解本课内容课堂评价同学自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参考学生学习任务单)课堂小结1、本课学习内容回顾2、本课学习效果总结3、课堂改进建议问题与思考(作业)回顾自己的过去,自己曾有无不道德的行为和违法行为?以后怎么要求自己?教学反思项目二教案项目名称个人礼仪教学地点教室教学时间任课教师学时3学时授课班级任务描述能正确的分析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找到培养自己自信心的方法。能按照交往礼仪规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用设备、工具任务目标知识目标:列出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树立自信心的方法;记住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和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情感目标:认同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交往礼仪的核心。能力目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难点:认同个人礼仪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任务教学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准备教材P6—22内容预习教材P6—22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课题导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语句理解发表对这句话的看法这句话表明: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提高自我,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新课学习1、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比较法;自评法;他评法;心理测验法;2、树立自信心的方法:3、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4、个人礼仪的养成:5、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6、交往礼仪的核心:尊重和友好7、仪容仪表:发型、个人卫生、服装、言谈1、小组完成工作任务单2、回答问题:我能够做什么?我目前的情况如何?我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3、朗读9页的“欣赏自己”。4、讨论“金晶”的人格魅力。5、练习站姿、坐姿、走姿。6、学生活动:串名字(交往礼仪部分做)7、完成P20页互动在线8、检查自己的发型、着装。1、提出课堂纪律要求;2、提出学习要求:3、结合学生回答的四个问题讲解认识自己的方法。4、维持课堂纪律,巡视学生小组学习情况。5、补充讲解本课内容6、指导学生练习站姿、走姿、坐姿。7、指导学生完成“串名字”活动,并说明交往的重要性。项目三课堂评价同学自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参考学生学习任务单)课堂小结1、本课学习内容回顾2、本课学习效果总结3、课堂改进建议问题与思考(作业)1、绘制表格。如实填写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评价自己。2、调查本班同学上网情况教学反思项目名称职业礼仪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时间任课教师学时2授课班级任务描述熟记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使用设备、工具漫画挂图(文明礼仪类)任务目标知识目标:熟记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情感目标:认同职业礼仪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协作、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难点: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学习、讨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准备教材P23—P30预习教材P23—P30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课题导入案例“服务员的态度”阅读案例并思考问题:案例中的服务员他们不同的态度分别违背和体现了职业礼仪的什么要求?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导入课题:职业礼仪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新课学习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2、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助于塑造个人职业形象。3、中职生如何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做文明礼仪的传播者;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1、小组学习本课内容2、讨论案例3、根据P30漫画编写文明礼仪的小故事。4、观看视频资料“李素丽”“张秉贵”,并讨论职业礼仪的作用和道德意义。5、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6、模拟各行业的礼仪规范:如银行柜台,宾馆前台、商场柜台等。1、提出课堂纪律要求;2、提出学习要求:3、结合学生回答的案例的情况讲解知识点。4、维持课堂纪律,巡视学生小组学习情况。5、补充讲解本课内容6、指导了解面试求职的礼仪。7、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情景训练。课堂评价同学自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参考学生学习任务单)课堂小结1、本课学习内容回顾2、本课学习效果总结3、课堂改进建议问题与思考(作业)了解你所学专业对应工作的相应的职业礼仪要求有哪些。教学反思项目四教案项目名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时间任课教师学时2学时授课班级任务描述熟记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具体要求使用设备、工具彩色卡片纸、彩笔任务目标1、知识目标:列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内容及要求。2、情感目标:认同道德的重要性3、能力目标: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与人协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难点:理解道德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学习法、任务引导法、讲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准备教材P32—40内容预习教材P32—40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课题导入“丁丁现象”案例导入(P32)阅读案例并思考问题: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们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社会生活行为的?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对问题的回答引入课题: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新课学习1、道德的概念: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等来维系的,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3、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5、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6、道德的重要作用:有助于1、小组学习本课内容回答“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2、观看视频资料“谢延信”“罗映珍”,并讨论他们身上体现了那些美德,说一说自己在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方面做得怎么样?3、根据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4、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1、提出课堂纪律要求;2、提出学习要求:3、结合学生回答的问题讲解认识自己的方法。4、维持课堂纪律,巡视学生小组学习情况。5、补充讲解本课内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促进人生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课堂评价同学自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参考学生学习任务单)课堂小结1、本课学习内容回顾2、本课学习效果总结3、课堂改进建议问题与思考(作业)依据教材P40图片设计制作社会公德警示语、或公益广告画。教学反思项目五教案项目名称职业道德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时间任课教师学时4学时授课班级任务描述熟记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及具体要求使用设备、工具课件任务目标知识目标: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及具体要求。情感目标:理解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培养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的能力、倾听、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办事公道难点:正确理解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讲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准备教材P41—P57预习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课题导入案例“老中医的礼物”阅读案例回答问题:老中医为什么要送他弟子这两件礼物?这个案例说明了职业道德具有什么特点?现在的医生给人看病还需要雨伞和油灯吗?根据学生回答:案例中的老中医的行为体现了职业道德的特点: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新课学习1、职业道德的定义:指从事一定的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2、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3、职业道德的作用:4、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5、爱岗敬业的作用: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6、爱岗敬业的要求:乐业、勤业、精业;干一行、爱一行、1、小组学习本课内容回答“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2、小组讨论案例“谭千秋”,并总结职业道德的作用。3、根据案例“许振超”、“陆琴”总结如何做到爱岗敬业。4、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邓1、提出课堂纪律要求;2、提出学习要求:3、结合学生回答的问题讲解解知识要点。4、维持课堂纪律,巡视学生小组学习情况。5、补充讲解本课内容6、“诚信,从小事做起:”指导学生摘录并诵记有关诚信的名言。专一行。7、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要求:实事求是、信守承诺。8、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要求: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红英”,讨论“我上班挣钱,天经地义,没有奉献的义务。”这句话对吗?为什么?5、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课堂小结1、本课学习内容回顾2、本课学习效果总结3、课堂改进建议课堂评价同学自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参考学生学习任务单)问题与思考(作业)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哪一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分析其包括师德在内的原因。教学反思项目六项目名称职业行为习惯教学地点教室教学时间任课教师学时2授课班级任务描述掌握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方法使用设备、工具彩纸,彩笔等任务目标知识目标:列出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情感目标:认同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语言表达、与人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难点:认同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讲授、案例、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准备教材P58-P65内容阅读教材P58-P65内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课题导入案例“小王和小李的故事”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根据小王和小李的经历,谈谈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重要作用。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职业道德的养成对于谋职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节课
本文标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5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