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1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教育(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1995年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高等教育概念3、☆服务社会基本途径: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推广信息4、高等学校要承担起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5、☆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A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在职能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科学文化的殿堂和制高点,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前沿。决定了高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高校的一切都要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来展开。B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它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科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新形势下,创新创业已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高校承担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一是不断自身要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创新实现,另一方面不断培养创新性人才,进而带动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已经或正在成为各国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C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现代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关系。大学的三项职能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首先,它们的目的一致,都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其次,它们的手段互补,培养人才固然以教学为主,但需要教学与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样三结合也有助于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再次,大学兼备三项职能,可以实现各种资源共享和效用最大化。育人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它是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科学研究既有助于社会进步,也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而教学同样可以在研究中推进知识的创新。没有强大的研究基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研究力量,发展高科技、提供高水平服务就成了无源之水。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途社会服务与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佳途径,也可以促进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社会服务有赖于人才的培养、输送及技术应用的水平。6、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7、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现代高校服务多样化: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9、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10、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分科教学)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机构在非洲召开44国高教会议强调了非正规的高等教育11、我国出版的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中,潘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12、十八世纪以前培养人才的职能:意大利萨拉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剑桥大学1810年德国最先建立起来的是柏林大学,由洪堡和费希特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理尔法案》,康乃尔大学是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威斯康星是另一所占有重要地位的增地学院,其思想:服务社会为大学重要职责13《莫理尔法案》颁布的意义1.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使所有人都享有高校受教育权力,与社会关系密切,社会服务成为高校第三职能。2.在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工农业科学知识在大学中的地位。3.开创了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例。14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5)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手段。15、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l)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经济收入。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实现的。16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1、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l)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促进政治的民主化。1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二者发展并非完全同步。181970年法国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学习社会”19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终身教育的代表作20教育现代化:1)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普及和深化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不断提高4)教育制度越来越灵活多样,有利于教育者个性发展21教育民主化:“要求教育有平等、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主要内容:取消等级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以受教育权利,实行教育机会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机会均等,这是就教育制度而言,指不同种族、性别,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2、教育管理民主化指在教育决策的制定与执行上,在教育管理上,应该有广泛的公众参与。3、教学民主化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2、教育方针制定要以基本国情和教育工作自身的规律为依据。3、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核心内容)(3)实施途径。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4、☆我国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制定和明确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6教育目的的性质:1.是一种教育理念,带有主观性它反映人们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它为教育活动确立一个追求的目标,并能在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对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定向、导航作用。2.具有客观性教育目的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都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7教育目的的意义(作用):1.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和验证教育质量的标准。2.教育目的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3.教育目的也是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努力方向。8、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A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B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C民族传统对教育目的产生重大影响D确定教育目的特别是制订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9、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内容A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抽象与具体的关系C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激励D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层次性,高等学校培养目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10、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作用。导向: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有导向作用。调控: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对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具有调控作用。宏观上:教育改革、规划、结构调整和政策制定具有支配调控作用。微观上:各要素的组合如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手段和技术的运用,也有支配和调控的作用。评价: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激励:它不仅能够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11、高等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高等学校培养目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12、学生的培养目标:A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自愿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B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参加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C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书刊D具有健全的体魄。213、我国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几个关系:德与才、身与心、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14、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1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A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B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C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分工的制约D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E马克思主义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F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16、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1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高校德育:是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的对高等学校的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高等学校德育是我们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18、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三个:A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实施德智体诸育的基本途径B科学研究训练: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C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19、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士学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学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20、试析如何实现高校培养目标。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符合高等教育的性质和高等学校的任务,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我国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关系。德与才的关系也被称为红与专的、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人才观是按照德才兼备的辩证关系来培养人才的。(2)身与心的关系。也就是身体素质发展与心理发展素质的关系。既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又要有强健的体魄。(3)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高校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因此,文化素质方面,加强知识的熟悉与综合应用,从而能够解决与分析实践问题,并在继承中创新,为科技进步、社会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15929 .html